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颖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冶金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冶金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2篇石墨
  • 2篇石墨烯
  • 2篇复合材料
  • 2篇复合材
  • 1篇锈斑
  • 1篇氧化铝
  • 1篇氧化铝复合
  • 1篇孕育剂
  • 1篇致密化
  • 1篇铜粉
  • 1篇摩擦磨损性能
  • 1篇缸体
  • 1篇
  • 1篇超细铜粉

机构

  • 4篇四川大学
  • 1篇泸州职业技术...
  • 1篇成都航空职业...
  • 1篇广东美的厨房...
  • 1篇重庆机电控股...

作者

  • 4篇苏颖
  • 3篇刘剑
  • 3篇杨刚
  • 2篇杨屹
  • 1篇吴明霞
  • 1篇李刚
  • 1篇周宇
  • 1篇李兵
  • 1篇兰乔

传媒

  • 3篇热加工工艺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多物理场耦合烧结超细铜粉的致密化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为研究多物理场耦合烧结超细铜粉的致密化过程,以平均晶粒度为0.5μm的超细铜粉为载体,利用Gleeble-1500 D热模拟机进行烧结实验,并将其与平均晶粒度为30μm的粗铜粉的致密化过程进行对比,同时研究了在0.5μm的超细铜粉加入少量30μm的粗铜粉后对其致密化过程的影响。实验发现,使用0.5μm超细铜粉和混合铜粉烧结后的相对密度高于30μm粗铜粉烧结后的相对密度,其中混合粉末获得的相对密度最高为94.61%。结果表明:多物理场耦合烧结后,超细铜粉可能由于其较差的导电性而阻碍烧结的顺利进行;粗细混合铜粉烧结后的致密度高于单一粒度铜粉烧结后的致密度。
苏颖吴明霞杨屹杨刚刘剑周宇
关键词:超细铜粉致密化
SPS制备铜/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组织与摩擦性能被引量:4
2019年
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SPS)制备纯铜及铜/石墨烯复合材料,其中石墨烯含量为1.0vol%;使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天平和摩擦磨损实验机对制备好的材料进行金相分析、SEM观察、密度测试及摩擦磨损实验。结果表明:石墨烯弥散地分布在铜基体内细化了基体组织,并通过改变基体组织的磨损方式(由粘结磨损转变为磨粒磨损),降低了金属基体的摩擦系数,提高了材料的摩擦性能。同时发现,由于石墨烯具有吸氢的特点,引入少量的石墨烯降低了烧结体的致密度。
左倩刘剑苏颖杨刚
关键词:摩擦磨损性能
石墨烯/氧化铝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分别利用等离子电火花烧结(SPS)和管式炉气氛烧结技术,制备了石墨烯/氧化铝复合材料。分析对比了两种方法下制备的烧结体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研究显示:石墨烯均匀地分散在烧结体中,结合超声和球磨的分散工艺能较好实现石墨烯在陶瓷颗粒中的分散。管式炉烧结和SPS都可以实现石墨烯/氧化铝复合材料的致密化,烧结体的相对密度均可达97%以上。且通过管式炉烧结制备的样品与SPS制备的样品具有相近的力学性能,其中韧性可达4MPa·m^1/2左右,硬度可达17 GPa以上。SPS可在短时和较低温度下完成石墨烯与陶瓷粉体的烧结,其烧结过程对管式炉的烧结工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管式炉烧结则有望实现高性能石墨烯/陶瓷生物医用复合材料的批量生产。
李刚李兵刘剑苏颖周宇杨屹杨刚
关键词:石墨烯复合材料
孕育剂导致缸体表面异常锈斑的机理探讨
2016年
针对公司在发动机缸体生产后放置过程中铸件表面出现异常锈斑的问题,对锈斑出现的相关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可能出现的有关影响因素进行了排查,发现导致锈斑出现的夹渣很可能来源于未熔的孕育剂。为此,采用化学成分分析、颗粒尺寸测量、金相显微观察、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分析手段,对缸体铸造过程中所使用的孕育剂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孕育剂化学成分不符合要求、孕育剂粒度过大、孕育剂中元素分配不均匀是造成孕育浇注过程中孕育剂残留并形成Ba、Ca、Al元素富集区从而导致锈斑出现的根本原因。
赵小军谢正茂兰乔苏颖刘尚春徐光辉
关键词:缸体孕育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