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方明

作品数:4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主义
  • 3篇马克思主义
  • 2篇文化
  • 2篇湘籍
  • 2篇传统文化
  • 1篇优秀传统文化
  • 1篇院校
  • 1篇中华优秀传统...
  • 1篇受众
  • 1篇文化基础
  • 1篇阶级
  • 1篇阶级冲突
  • 1篇阶级斗争
  • 1篇湖湘文化
  • 1篇高职
  • 1篇高职院校

机构

  • 3篇广州城市职业...
  • 2篇中山大学

作者

  • 4篇董方明
  • 2篇谭群玉
  • 1篇张朝华

传媒

  • 2篇广州城市职业...
  • 1篇现代哲学
  • 1篇社会科学文摘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新民学会会员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传统文化基础
2023年
从“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到通过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以“改造中国与世界”,新民学会大多数会员之所以选择、接受马克思主义,有最深层次的传统文化基础。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理想和救世济民的慈悲情怀是这一群体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深层动力;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传统儒家大同理想的契合性是这一群体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心理认同基础;以及湖湘传统文化中“知行合一”的经世之学、“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情怀、“日新不息”的进取精神为这一群体接受马克思主义奠定地方文化根基。
董方明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湖湘文化
湘籍群体与马克思主义意识的早期启蒙
2016年
意识启蒙之所以必要,因其乃社会改造之工具。青年时期毛泽东即已认识到,动天下者当动天下之心,动其心当有大本大源,本源乃宇宙之真理。区域性群体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在中国早期启蒙之关系,是连通微观个体与宏观整体间的中观桥梁,既接近有影响的思潮多由众人促成之真实,又明晰思想成功传递之策略及其对社会意识转型之影响。本文主要关心湖南区域群体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在中国早期(1917-1927年)整体启蒙的关系,而以该时期对马克思主义正向启蒙做过贡献的湖南人群体代表(以下简称'湘籍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揭示该群体接受。
谭群玉董方明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受众阶级斗争阶级冲突
湘籍群体与马克思主义意识的早期启蒙
2016年
区域性群体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在中国早期启蒙之关系,是学界研究相对比较薄弱而且值得进一步开拓和深化的新视角和领域。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启蒙中地位极为重要的湘籍群体,在启蒙他者之前经历了自我被启蒙,并在个体与团体交流、整合依托作用下,实现从个体意识向群体结构意识的递进和转化。他们接受、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有所侧重,对不同受众采取区别启蒙的策略和多路径影响,努力回击了非马克思主义的异向启蒙,从而使正向启蒙不仅效果明显,而且影响范围超越本省,辐射全国。这既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早期启蒙的典型缩影,又有鲜明的地域传统特色。其强调实践理性,注重切合实际及收获实效,可视为以改造世界为己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与以"外王经世"、"即知即行"、"注重事功"为特征的湖湘文化的天然契合和主动对接。
谭群玉董方明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活动体系构建探索
2022年
建构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活动体系,既要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特点,又要明确活动的实施路径。该体系依循传统“明道、行道、传道”的“求道”路径,设计“明道⁃体验、行道⁃修习、传道⁃展示”的三级实施路径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参加一级传统文化体验活动中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参加二级传统文化修习实践活动中学会传统文化的修身之道;参加三级传统文化展示活动中增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意识和行动自觉,提升道德修养。尝试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学生修身立德的三级活动体系探索,期望为其他高校提供可参考的经验和易复制的做法。
董方明张朝华
关键词: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