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蕾

作品数:5 被引量:45H指数:3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心理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哲学宗教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理
  • 2篇自我
  • 2篇文化
  • 2篇文化演化
  • 1篇登山
  • 1篇动机
  • 1篇心理过程
  • 1篇心理学
  • 1篇心理学视野
  • 1篇羞耻
  • 1篇羞耻感
  • 1篇社会机制
  • 1篇女性
  • 1篇女性自我
  • 1篇贫富
  • 1篇贫富差距
  • 1篇人格
  • 1篇人格改变
  • 1篇人格特质
  • 1篇自我调节

机构

  • 5篇武汉大学
  • 2篇西南财经大学

作者

  • 5篇杨蕾
  • 2篇钟年
  • 2篇尤瑾
  • 1篇商士杰
  • 1篇徐华女
  • 1篇白宝玉

传媒

  • 3篇心理科学进展
  • 2篇中国临床心理...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8
  • 2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心理学视野下的累积文化演化:理论发展与解释流派整合
2024年
累积文化演化是文化演化的一个重要子集,侧重关注文化的逐渐累积,指的是文化在传递和修改的过程中,在复杂性、效率性等方面发生了适应性的变化。虽然累积文化演化是一个跨学科概念,但却有着浓厚的心理学底色。心理因素尤其是认知因素在其概念框架和解释流派的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认知的重视推动了累积文化演化的理论发展和解释流派的整合。未来研究可以从理论发展角度进一步明晰累积文化演化的衡量标准,从解释流派整合角度探明累积文化演化的过程与细节,以及从心理学角度更深入考察心理因素对累积文化演化的影响。
杨蕾陈维扬朱秋锦钟年
关键词:文化演化棘轮效应
客体化媒体信息对女性自我客体化和身体羞耻感的影响被引量:26
2016年
目的:探讨客体化媒体信息对女性自我客体化和身体羞耻感的影响。方法:研究1中,228名大学生被试首先观看含客体化媒体信息的同性图片,然后完成自我客体化和身体羞耻感的测量;研究2以127名女性大学生为被试,采用E-prime进行媒体信息启动,以2(客体化媒体信息、中性媒体信息)×2(高自尊、低自尊)设计检验客体化媒体信息的影响以及自尊的调节作用。结果:研究1发现被试在接触客体化媒体信息后,女性的自我客体化、身体监察和身体羞耻感水平显著高于男性。研究2发现接受客体化媒体信息启动的实验组女性的自我客体化和身体监察水平显著高于接触中性媒体信息的控制组,受客体化媒体信息启动后的身体监察水平能够预测女性的身体羞耻感水平;自尊对自我客体化的调节作用不显著,高自尊组女性也会受到客体化媒体信息的影响。结论:女性比男性更易受到客体化媒体信息的影响,致使自我客体化和身体羞耻感升高;在客体化媒体信息对女性自我客体化和身体羞耻感的影响中,自尊未起到显著的保护性作用。
杨蕾徐华女
关键词:女性自尊
健康的贫富差距及其内在机制被引量:13
2016年
健康的贫富差距是指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群体在各种健康指标上的系统差异。在过去30余年间,国外研究揭示了社会经济地位与各种健康指标的负向关系,并从环境特征和个人特征两个层面对健康的贫富差距做出了解释。以实证证据为基础,研究者提出了社会文化自我模型、储备能力模型和生物-心理-社会整合模型等理论模型,尝试从综合的视角理解健康的贫富差距。未来研究应该从多学科跨领域的视角,使用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和统计技术深化对健康的贫富差距内在机制的理解,充分考虑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和个体差异的存在,为促进我国的健康公平实践工作提供切实有效的理论指导。
尤瑾杨蕾商士杰余诗景
关键词:健康社会机制心理过程
在自我调节的视角下看人格特质的发展和改变被引量:6
2018年
人格特质在整个人生均会保持一定的变化和稳定性,其中动机和自我调节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最近自我调节取向的人格研究者提出了自我调节人格发展的三成分模型、TESSERA模型和综合状态过程模型,分别从前提条件、短期和长期的转变过程、宏观影响因素和微观状态过程的相互影响等角度阐述了动机和自我调节影响人格发展和改变的内在过程。本文首先回顾了上述三个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支持证据,然后讨论自我调节视角下人格改变失败或有限的原因,最后从人格改变的内涵和方向、实践干预、社会文化差异等角度讨论了未来研究可能的方向。
杨蕾尤瑾
关键词:人格人格改变自我调节动机
累积文化演化的内在机制:实验证据
2023年
累积文化演化(Cumulative Cultural Evolution,CCE)指随着时间推移,通过个体或群体间的多种社会传递和修改创新,人类文化在效率、功能、复杂性等方面发生了适应性的变化。单被试实验、“微社会”实验和计算机模拟是探索其内在机制的实验研究路径。复制、教学和创新是累积文化演化发生的三个重要基础,复制与教学确保了文化信息能获得高保真度传递,创新使改进后的文化信息更具适应性。文化信息在高保真度传递和修改完善的重复循环过程中逐步完成累积。总体上,累积文化演化的边界条件可归纳为环境因素和主体因素两方面,前者主要涉及任务难度、环境不确定性、群体规模、社会互动等,后者主要涉及技术推理技能、认知灵活性、创新能力、社会身份等。未来研究可以检验新提出的实验室研究范式的可行性,开展非技术文化演化的实验室研究,以及结合“文化反哺”现象探索文化信息的上行传递在累积文化演化中的价值与意义。
杨蕾陈维扬白宝玉钟年
关键词:文化变迁教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