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京京

作品数:4 被引量:63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霍英东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气候
  • 2篇黄土高原
  • 1篇地形
  • 1篇植被
  • 1篇植被类型
  • 1篇时空变化分析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土壤
  • 1篇土壤硝态氮
  • 1篇坡地
  • 1篇坡位
  • 1篇气候变化
  • 1篇气候模式
  • 1篇区域气候
  • 1篇区域气候模式
  • 1篇西北旱区
  • 1篇硝态氮
  • 1篇流域
  • 1篇黄土
  • 1篇黄土高塬

机构

  • 4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4篇李志
  • 4篇李京京
  • 2篇吕哲敏
  • 2篇石小平
  • 1篇王小静
  • 1篇向伟
  • 1篇林雪青
  • 1篇李晨曦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水资源研究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基于地形梯度的汾河流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分析被引量:54
2016年
地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分析土地利用类型与地形因子的动态关系可以反映土地利用变化的合理性,对后续的土地利用管理和水土保持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汾河流域1986年、1995年、2005年和2010年土地利用矢量图,构建土地利用变化图谱和地形位指数,系统分析了土地利用在地形梯度上的分布特征和变化历程。结果表明:1986-2010年,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林地和草地为主,其中耕地减少和建设用地增加是主要变化类型。各地类在地形梯度上呈明显的层级分布,耕地、建设用地和水域主要分布在低地形梯度,草地分布在中区段,而林地集中分布在中高区段。土地利用变化以稳定型和反复变化型为主,两者占研究区总面积的98.4%,其中,稳定型以低地形梯度的耕地和中高地形梯度的林地为主,反复变化型以低中地形梯度的草地与耕地间的反复转化为主;其余图谱类型的比例均在1%以下,主要变化类型均为中低地形梯度下耕地向建设用地的转化。在自然因素、人类活动和政策的共同作用下,汾河流域的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格局发生了改变,整体趋于合理,但仍存在部分不合理利用现象,需要加强规划管理。
李京京吕哲敏石小平李志
关键词:土地利用地形汾河流域黄土高原
黄土高塬沟壑区不同坡位和植被下的土壤硝态氮特征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地形和植被会改变水分在土壤中的运移,进而影响土壤中硝态氮(NO_3^--N)的分布,并可能导致对水体污染的差异.在黄土高塬沟壑区黑河流域选取3个样点,采集刺槐林和草地在不同坡位(上、中和下坡位)的6 m深土样,分析了坡位和植被对NO_3^--N迁移的影响,并初步评估了其对地表水及地下水污染的潜在风险.不同坡位及植被条件下,土壤中硝态氮均没有出现累积,在表层土壤达到最大值后逐渐减小.2种植被下NO_3^--N达到稳定时的深度约为200 cm,稳定浓度均为下坡位>上坡位>中坡位,但在同一坡位的稳定浓度均有草地高于刺槐林的特点,说明坡位及植被覆盖类型均会影响NO_3^--N在土壤中的分布.整个流域地表水NO-3含量枯水期及汛期分别为(6.90±2.10)mg·L^(-1)和(5.84±2.86)mg·L^(-1),而坡地表层土壤(0~20 cm)中可移动态NO_3^-为(29.55±6.59)mg·L^(-1),明显大于地表水中的浓度,很有可能随径流流失造成地表水氮素污染.地下水枯水期和汛期的NO_3^-含量分别为(24.61±23.72)mg·L^(-1)和(15.70±10.78)mg·L^(-1),而坡地深层土壤(>200 cm)中NO-3为(0.78±0.16)mg·L^(-1),由于浓度较低,对地下水造成污染的可能性较小.
林雪青李志向伟李晨曦李京京
关键词:植被类型黄土坡地硝态氮
西北旱区近50年气候变化分析
2016年
气候变化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影响更加显著,为此,需要明确其气候变化趋势,从而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管理依据。基于152个气象站点1961~2011年降水、温度、风速、湿度和日照时数等气象资料,分析了西北旱区气候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趋势。近50年,各气象要素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梯度变化特征,最高、最低及平均温度由东南–西北方向表现出增加的趋势,而降水和相对湿度则表现出递减的趋势;在旱区西部南北条带上,日照时数和风速较高,而降水和相对湿度较低。不同要素随时间变化趋势不同,降水和温度多呈上升趋势,而日照时数、相对湿度和风速则多呈下降趋势;变化趋势的显著站点数不同,92%以上站点温度和降水的上升趋势明显,69%站点的风速下降趋势显著,约40%站点的相对湿度和日照时数下降趋势显著;各气象要素基本上都在1980s发生了突变。
石小平王小静李京京李志
关键词:旱区气候变化
区域气候模式(PRECIS)对黄土高原降水模拟能力的评估被引量:1
2016年
黄土高原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其社会经济发展;全球变暖背景下,需要对该区水资源状况进行详细的影响评估。区域气候模式可提供气候变化情景下的数据,但模式的模拟精度直接影响评估结果。为此利用ERA40再分析数据作为边界条件驱动PRECIS,从降水频率、降水量和极端事件3个方面,评估了PRECIS对黄土高原1960—2000年降水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PRECIS能够模拟出各要素东南-西北方向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还可模拟出整体的时间变化趋势,其中对非汛期的模拟较好,而汛期降水日数和降水量等被严重高估;并且涉及干旱的指标普遍偏低;还发现对于极端降水事件模式对强度指标的模拟能力优于频率指标。因此,还需要进一步探讨订正方法,才能更好的应用于气候变化水文效应评估。
吕哲敏李志李京京代润润
关键词:区域气候模式PRECIS黄土高原降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