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伟山
-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NLR在AE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12月于甘肃省人民医院呼吸科就诊的AECOPD患者78例、COPD稳定期患者23例。根据肺动脉压力将AECOPD患者分为AECOPD组合并肺动脉高压组47例(A组)、单纯AECOPD组31例(B组);COPD稳定期患者为C组。同时将A组细分为合并轻度肺动脉高压组14例(A1组)、中度肺动脉高压组18例(A2组)以及重度肺动脉高压组15例(A3组)。比较A、B、C组间NLR、PaO_2、PaCO_2的差异,比较A1、A2、A3组间NLR、PaO_2、PaCO_2水平的差异,并分析NLR水平与肺动脉压、PaO_2、PaCO_2的相关性。结果:A组NLR、PaCO_2水平均明显高于B、C组,B组NLR、PaCO_2水平均高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PaO_2水平均明显低于B、C组,B组PaO_2水平高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3组NLR、PaCO_2明显高于A2、A1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3组PaO_2明显低于A1、A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2组PaO_2水平低于A1组,A2组PaCO_2水平高于A1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NLR水平随着肺动脉压力的增加而增高,NLR水平与肺动脉压、PaCO_2呈正相关(r=0.589,0.682),与PaO_2呈负相关(r=-0.447)。结论:NLR可成为反映AE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NLR水平有助于判断患者病情的变化。
- 杜伟山刘华余宏鑫王鸿雁韩昧桥杨晓丽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肺动脉高压
- suPAR、NLR在AECOPD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目的: 通过观察AECOPD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及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的变化,并分析两者与AECOPD相关标志物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浆纤维蛋白...
- 杜伟山
- 关键词:血清C-反应蛋白血浆纤维蛋白原
- COPD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浆CDK5、磷酸化PPARγ水平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观察COPD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浆细胞周期素依赖蛋白激酶5(cyclin-dependent kinase 5,CDK5)及磷酸化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hosphorylated-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sγ,P-PPARγ)水平变化,探讨二者与肺动脉高压的相关性及评估肺动脉高压的临床价值。方法以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经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肺动脉收缩压(pulmonary artery systolic pressure,PASP)后,分为对照组、COPD 组及轻、中、重度COPD肺动脉高压组;采用 ELISA 法检测血浆 CDK5及 P-PPARγ蛋白浓度;应用 Pearson 相关分析方法分析血浆CDK5、P-PPARγ浓度分别与PASP的相关性以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绘制 ROC曲线,评价二者预测COPD肺动脉高压的准确性。结果肺动脉高压组患者血浆 CDK5、P-PPARγ浓度高于对照组及COPD组,其中以重度肺动脉高压组最高,中度肺动脉高压组其次;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浆CDK5、P-PPARγ浓度分别与 PASP 呈正相关(r=0.789,P =0.000;r=0.649,P =0.000), CDK5与P-PPARγ之间亦呈正相关(r =0.674,P =0.000);ROC 曲线分析显示血浆 CDK5、P-PPARγ浓度预测肺动脉高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2、0.836,以 CDK5浓度115.91 ng/L为界值诊断肺动脉高压的灵敏度为60.0%,特异度为87.5%,以 P-PPARγ浓度95.34 ng/L 为界值,诊断肺动脉高压的灵敏度为80.0%,特异度为75.0%。结论 CDK5表达上调、PPARγ磷酸化是 COPD肺动脉高压形成中重要的病理改变,二者血浆水平与肺动脉高压密切相关,可以有效用于临床协助诊断COPD肺动脉高压、评估肺动脉高压程度。
- 韩昧桥刘华肖晓辉闫立萍余宏鑫杜伟山
-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
- 可溶性B7-H2及IL-6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观察可溶性B7-H2(sB7H2)、IL-6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差异,评价其对哮喘急性发作期严重程度判别及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甘肃省人民医院呼吸科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60例作为哮喘组,其中轻度组15例、中重度组45例,同时收集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2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各组人群血清sB7-H2表达水平,收集IL-6、嗜酸粒细胞(EOS)数及呼出气-氧化氮(FeNO)等临床常用指标,分析sB7-H2及IL-6在哮喘急性发作期表达特点及与临床常用指标相关性。结果哮喘组血清sB7-H2、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中重度组明显高于轻度组和对照组(P值均〈0.05),轻度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B7-H2与EOS(r-0.337,P〈0.01)、FeNO(r-0.651,P〈0.01)呈正相关;IL-6与EOS(r=0.286,P〈0.01)、FeNO(r=0.764,P〈0.01)均呈正相关。结论sB7-H2及IL-6在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的血清表达升高,对急性发作期哮喘的诊断及严重程度鉴别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杨晓丽刘华余宏鑫杜伟山王鸿雁
-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白介素6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