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晓丹

作品数:34 被引量:187H指数:9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农业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3篇土壤
  • 9篇水稻
  • 6篇水稻土
  • 6篇土壤有机
  • 6篇棕壤
  • 6篇微生物
  • 5篇有机碳
  • 5篇教学
  • 4篇土壤有机碳
  • 4篇配施
  • 4篇离子
  • 4篇秸秆
  • 4篇还田
  • 4篇还田方式
  • 3篇土壤胶体
  • 3篇土壤团聚体
  • 3篇团聚体
  • 3篇菌剂
  • 3篇胡敏酸
  • 3篇根茬

机构

  • 34篇沈阳农业大学
  • 6篇沈阳市农业科...
  • 2篇西南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亚...
  • 1篇沈阳市苏家屯...

作者

  • 34篇高晓丹
  • 23篇张昀
  • 19篇张广才
  • 14篇汪景宽
  • 6篇李双异
  • 6篇安婷婷
  • 5篇孙良杰
  • 5篇关连珠
  • 3篇张婷
  • 3篇金鑫鑫
  • 3篇王明达
  • 3篇潘林林
  • 3篇赵雅
  • 2篇吴岩
  • 2篇付时丰
  • 2篇裴久渤
  • 2篇杜立宇
  • 2篇陈伟伟
  • 2篇吴春龙
  • 2篇丁凡

传媒

  • 6篇土壤通报
  • 3篇中国生态农业...
  • 3篇土壤学报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辽宁农业科学
  • 2篇四川农业大学...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玉米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土壤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中国土壤与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智慧农业导刊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0
  • 9篇2019
  • 7篇2018
  • 6篇2017
  • 3篇2016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子力显微镜在土壤胶体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2022年
胶体颗粒是土壤团聚体及土壤结构形成的基础物质,其表面性质及颗粒间相互作用对土壤性质及其肥力作用有着深刻的影响。原子力显微镜(AFM)具有纳米级的分辨率且能够测量物质颗粒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将其应用于土壤胶体研究,可以更加直观、深入地阐明土壤胶体特性、探索土壤胶体作用机理。本文在概要介绍AFM的工作原理和特性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AFM在测定土壤胶体表面形貌、测定土壤胶体相互作用力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可为深入揭示土壤胶体颗粒的表面特征及颗粒间相互作用方式、强度和机制,阐明土壤肥力演变过程、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机理提供理论参考。
寇琪左研徐英德任凯璐张昀李嵩高晓丹
关键词:原子力显微镜土壤胶体表面形貌
HPO42–和H2PO4–对蒙脱石-胡敏酸胶体凝聚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为探究HPO4^2–和H2PO4^–界面行为对土壤胶体凝聚的影响,以蒙脱石和胡敏酸胶体为研究对象,采用动态光散射技术比较研究HPO4^2–和H2PO4^–引发胶体颗粒凝聚过程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电解质离子强度的升高,HPO4^2–和H2PO4^–体系蒙脱石-胡敏酸混合悬液从慢速凝聚(线性增长)转化为快速凝聚(幂函数增长),但胶体凝聚过程对H2PO4^–体系离子强度的变化更敏感.HPO4^2–和H2PO4^–作用下凝聚体有效粒径增长、总体平均凝聚速率(TAA)、临界聚沉离子强度(CCIS)和活化能均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与HPO4^2–相比,H2PO4^–体系中拥有更高的TAA、更低的CCIS和活化能,说明H2PO4–离子引发蒙脱石-胡敏酸混合胶体凝聚的作用更强,HPO4^2–体系中CCIS是H2PO4–中的2.43倍.HPO42–和H2PO4–体系中离子特异性效应的差异(活化能差值)随离子强度的降低而增大,主要由强电场中离子非经典极化作用引发.胡敏酸的添加明显增加了HPO42–体系中胶体的CCIS和活化能,而对H2PO4–体系未产生明显影响;HPO42–和H2PO4–离子特异性效应的强弱在不同比例蒙脱石/胡敏酸体系中表现为96%蒙脱石+4%胡敏酸>>99%蒙脱石+1%胡敏酸>100%蒙脱石.以上结果表明HPO4^2–和H2PO4^–对蒙脱石-胡敏酸混合胶体的凝聚存在强烈的离子特异性效应,胶体表面附近电场强度直接影响该效应的强弱.
徐英德汪景宽李双异高晓丹
关键词:土壤胶体蒙脱石胡敏酸活化能阴离子
不同开垦年限水稻土还原性物质含量及其分布被引量:2
2016年
以辽宁省各地棕壤型、草甸土型水稻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开垦年限的棕壤型、草甸土型水稻土中还原性物质总量、活性还原性物质、络合态铁、水溶性亚铁、水溶性亚锰含量及其分布状况。结果表明,不同开垦年限供试水稻土随着开垦年限增加表层还原性物质总量、活性还原性物质、络合态铁、水溶性亚铁和水溶性亚锰含量明显增加,且均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少,其积累主要集中在土壤上层。土壤络合态铁与还原性物质总量和活性还原性物质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表层土壤有机质对铁、锰的络合减少了铁、锰元素向剖面下层的迁移数量。开垦10年以上,水稻土耕层中还原性物质就明显积累,直至60年,其积累量仍不断增加,因此生产上必须采取措施抑制水稻土中还原性物质的累积。
张广才查文文关连珠张昀高晓丹吴春龙陈伟伟王明达
关键词:还原性物质水稻土
稻草不同还田方式对盐渍型水稻土铁形态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适合北方地区的稻草合理还田方式。【方法】采用室内淹水培养方法,研究添加等碳的腐熟稻草(F)、直还稻草(Z)、稻草生物炭(S)等处理对滨海盐渍型水稻土铁存在形态的影响。【结果】在培养0~180 d中,F、Z处理土壤水溶态铁含量随培养时间呈现先降低再增高后降低的变化;各处理土壤的弱酸态铁含量随培养时间逐渐增加、残渣态铁含量随培养时间先增加后减少。培养90 d后,F、Z和S处理使土壤可还原态铁含量显著高于CK,且Z>F>S。培养180 d后,各处理土壤的水溶性铁和弱酸态铁含量显著高于CK,而残渣态铁含量均显著低于CK;土壤水溶性铁含量大小依次为:Z>S>F;土壤弱酸态铁含量大小依次为:Z>F>S。【结论】此试验条件下,不同稻草添加方式使滨海盐渍型水稻土的残渣态铁向水溶态铁和弱酸态铁转化,Z处理比S和F处理的增加幅度更大。
关连珠潘林林张昀高晓丹张广才姜雪楠张婷赵雅叶超张雅楠李丽
关键词:稻草还田
不同盐基离子对黑土胶体zeta电位及凝聚过程的影响
2020年
以黑土胶体为研究对象,比较黑土胶体在不同浓度的四种盐基离子Na+、K+、Ca2+、Mg2+体系中的zeta电位、颗粒凝聚动力学过程和平均凝聚速率,明确不同离子界面行为对黑土胶体zeta电位和凝聚过程的影响。研究发现土壤胶体较高的颗粒密度(0.61 g L-1)更有利于获得稳定的zeta电位值;二价阳离子与一价离子相比,因其有更强的压缩双电层能力而引起zeta电位的降低和较强的土壤胶体凝聚过程;同价离子对zeta电位和土壤胶体聚沉影响的差异表现为离子浓度同为200 mmol L-1时,黑土胶体在K+体系中的凝聚速率是Na+体系中的7.65倍,离子浓度同为4 mmol L-1时,黑土胶体在Ca2+体系中的凝聚速率是Mg2+体系中的2.79倍。除了其自身体积的差异还与离子在表面强电场中的极化作用有关。不同盐离子受土壤表面附近电场的强烈影响,在土壤胶体表面固-液界面上被诱导极化,从而易引起胶体zeta电位的不同。该研究为表征土壤胶体表面性质及胶体凝聚过程和团聚体形成理论研究提供基础。
左研李少博王童彤徐英德张广才张昀高晓丹
关键词:土壤胶体ZETA电位盐基离子
新农科背景下智慧课堂建设探索与实践——以土壤学课程教学为例被引量:1
2023年
针对传统“注入式”教学方式所带来的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生对知识吸收和能力提升效果较差问题,开展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新农科背景下的土壤学教学改革与创新依托农林院校相关涉农专业的基础课程土壤学的智慧课堂建设为例,运用慕课堂、易而思和科大讯飞等教学共享平台相结合的方式,主要从课程学习环境设计、课程教学过程设计以及实践应用效果三方面对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设计,创建“三板块、四环节、五步走”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以确保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达到教学效果的提升。
高晓丹张昀吴岩汪景宽徐英德
关键词:智慧课堂线上教学土壤学
外源新碳在不同肥力土壤中的分配与固定被引量:11
2016年
外源新碳加入土壤后,传统技术尚无法区分其与原土壤有机碳的不同。利用13C稳定同位素方法,通过室内培养实验,探讨玉米秸秆和根茬添加到不同肥力水平土壤后外源新碳在土壤中分配与固定的差异。结果表明:(1)低肥土壤添加叶28 d后土壤有机碳(SOC)含量高于添加根和茎的;高肥土壤添加叶在整个培养期间(1~180 d)SOC含量都高于添加根和茎;两种肥力水平土壤在添加玉米根、茎、叶180 d后SOC含量均接近相等。(2)玉米根、茎、叶的添加对SOC中外源新碳含量以及残体残留率的影响不同,28 d前低肥土壤外源新碳含量高于高肥土壤,28 d后结果与之相反;低肥土壤在培养28 d后添加根的残留率比添加茎和叶的低,高肥土壤在培养7 d后添加叶的残留率比添加根和茎的低。以上结果表明,外源新碳在土壤中的固定受其来源和土壤肥力水平的影响与制约。
谢柠桧安婷婷李双异孙良杰裴久渤丁凡徐英德付时丰高晓丹汪景宽
关键词:肥力
秸秆还田方式和数量对棕壤有机碳活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和数量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方法】以沈阳农业大学棕壤长期定位试验站为平台,设计大田小区试验,采用玉米秸秆半量和全量还田、直接和腐熟还田处理,研究了春玉米拔节期、抽雄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活性和惰性指数的动态变化状况。【结果】①在春玉米生长期内,秸秆还田处理均能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且腐熟还田比直接还田的增加量更多,更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累积和培肥地力;在不施化肥条件下,无论秸秆直接还田还是腐熟还田,半量还田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增加量比全量还田处理增加的要多,而在配施化肥后,全量秸秆还田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增加量大于半量秸秆还田处理。②秸秆还田处理均可以提高土壤有机碳活性指数。秸秆单独还田处理能提高土壤有机碳活性指数,但只有在成熟期效果明显;而秸秆与化肥配施后,直接还田处理以及半量还田处理对土壤有机碳活性指数的提高最明显。③单施化肥处理会导致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惰性指数降低,不利于土壤有机碳的保持和提高。【结论】秸秆还田有利于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秸秆腐熟还田配施化肥处理更有利于培肥地力,增加土壤有机碳积累;而单施化肥不利于土壤有机碳的保持和提高;秸秆直接还田和单独还田提高了土壤活性有机碳指数。
叶超张昀燕香梅佟忠勇张广才高晓丹李少博张雅楠李丽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
减氮配施菌剂对水稻土酶活性及水稻根系生长的影响被引量:4
2019年
为了研究氮肥减量后,微生物菌剂对水稻生长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机制,本试验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水稻根系、产量和土壤酶活性在减氮配施微生物菌剂条件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减氮配施微生物菌剂在水稻分蘖期、齐穗期、灌浆期均可增加水稻根长、根表面积、总根体积,促进水稻根系生长;所有氮肥配施菌剂处理均提高了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其中减氮30%配施微生物菌剂S处理对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提高效果最好,与单施全量氮肥处理相比,分别提高了14.19%、31.80%、39.07%;同时,其水稻产量相应也增加了686.17 kg/hm^2。可见,减氮配施微生物菌剂可以改善土壤酶活性,促进水稻根系生长,提高水稻产量,能达到减少化肥用量,保持水稻产量和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目的。
李丽韩周张昀燕香梅张广才高晓丹张雅楠叶超李少博
关键词:水稻土水稻产量
环境监测实验教学中CODCr测定方法的改进
2020年
从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用量、加热回流时间这些方面,对环境监测实验教学项目水中CODCr的测定方法进行了一系列改进。结果表明,用MnSO4代替硫酸银作为催化剂,选择浓度为20 g/L的MnSO4溶液2 mL,加热回流时间为40 min时,其CODCr的测定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改进后的方法具有节省时间、降低成本、测定快速准确的特点,适用于本科实验教学。
吴岩杜立宇王展安婷婷高晓丹
关键词:CODCR催化剂本科实验教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