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栋

作品数:42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专利
  • 11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文化科学
  • 3篇化学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污染
  • 9篇磁性
  • 7篇纳米
  • 6篇表面活性
  • 6篇磁性纳米
  • 5篇乳化油
  • 5篇外界磁场
  • 5篇磁场
  • 4篇絮凝
  • 4篇絮凝剂
  • 4篇絮体
  • 4篇氧化物
  • 4篇疏水
  • 4篇疏水作用
  • 4篇双氢氧化物
  • 4篇土壤
  • 4篇破乳
  • 4篇破乳剂
  • 4篇氢氧化
  • 4篇氢氧化物

机构

  • 42篇杭州电子科技...
  • 2篇广东大众农业...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浙江工商大学

作者

  • 42篇张栋
  • 7篇金美青
  • 5篇张爽
  • 5篇张川
  • 3篇黄进刚
  • 3篇蔡文郁
  • 3篇张尔攀
  • 2篇王毅刚
  • 2篇吴艳
  • 2篇李轶
  • 2篇唐俊红
  • 2篇王希铭
  • 2篇杨磊
  • 1篇吕黎
  • 1篇陈琳
  • 1篇陈建军
  • 1篇姚志通
  • 1篇张素玲
  • 1篇吴卫红
  • 1篇刘秀艳

传媒

  • 4篇杭州电子科技...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山东化工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环境化学
  • 1篇电子测量与仪...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2016中国...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6篇2018
  • 4篇2017
  • 1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环境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本文探讨了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开展创新性实验的一些做法及其与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相比具有的优势,分析了开展创新性实验过程中有待解决的问题及体会.实践证明,创新性实验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及科学思维等方...
刘秀艳陈婷婷陈琳张栋陈建军吴卫红唐俊红
关键词:环境微生物学创新性实验教学改革
LDH对碘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
碘离子等放射性元素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受到广泛关注,其环境效应和生态风险取决于在土壤中的迁移性,急需高效缓解/控制碘离子有效性和生态毒性的方法和技术。本文研究了层状双氢氧化物(LDH)对碘离子的吸附吸附性能及构...
张栋章苗苗吕挺金美青赵红挺
关键词:环境学层状双氢氧化物碘离子
文献传递
LDHs对细菌在饱和多孔介质中迁移的影响
2024年
层状双氢氧化物(LDHs)协助固定重金属是一种高效的有发展前景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策略。LDHs强化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群落和酶活性的响应已有充分研究,然而,LDH原位修复过程中细菌的迁移响应尚不清楚。本文以铜绿假单胞菌作为土壤细菌代表,研究了其在Mg_(3)AlCO_(3)-LDH阻控修复Cd中的迁移响应。研究发现,LDH显著限制了铜绿假单胞菌在石英砂中的迁移,其程度与LDH的用量正相关。如不添加LDH时,细菌的总洗脱率为(50.76±0.88)%;而LDH含量为0.77%时,细菌洗脱率为(29.19±0.52)%。共存Cd会进一步导致抑制细菌的迁移,洗脱率降至(19.49±0.83)%。LDH对Cd有很强的亲和力,可有效地将Cd的迁移率从93.6%降低到68.9%;细菌的共存会进一步限制Cd的迁移,增加额外14.1%的保留。
蒋佳成赵红挺张栋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层状双氢氧化物迁移
光敏型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敏型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将表面含有可聚合双键基团的SiO<Sub>2</Sub>包覆的Fe<Sub>3</Sub>O<Sub>4</Sub>纳米粒子分散在溶剂中,温度调节至40‑80℃,在惰...
吕挺陶宇傅可晶李轶张栋赵红挺
表面电荷与亲疏水性可控的pH敏感型磁性破乳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表面电荷与亲疏水性可控的pH敏感型磁性破乳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Fe<Sub>3</Sub>O<Sub>4</Sub>磁性纳米粒子的基础上,通过表面二氧化硅修饰与接枝共聚反应,将表面活性单体与pH敏感单体...
吕挺赵红挺张川张栋
文献传递
空气净化器控制电路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器控制电路。本实用新型中的传感器电路对外界温湿度、异味、PM2.5进行采集和处理,传感器电路将电压信号送给主控电路,并将采集的数据经过转换显示在人机交互电路,主控电路通过脉冲信号控制传感器电路,...
蔡文郁肖理哲张栋
文献传递
层状双氢氧化物在去除水体重金属污染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3年
水体重金属污染是一个世界瞩目的环境问题。层状双氢氧化物(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 LDHs)材料是一种有潜力的重金属吸附材料,近年来获得了许多关注和研究。该文通过总结LDHs吸附重金属的机理,综述了近年来LDHs及其改性复合材料,如LDHs/聚合物、LDHs/生物炭、螯合剂插层LDHs、硫化物插层LDHs和磁性LDHs材料等,在水体重金属污染处理中的应用,为LDHs材料在处理水体重金属污染中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刘子龙张栋赵红挺
关键词:层状双氢氧化物重金属复合材料表面改性
生物质炭对土壤无机污染物迁移行为影响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6年
生物质炭材料来源广泛,制备工艺相对简单,且具备丰富的含氧官能团、发达的孔隙结构和表面电荷,对有机污染物和各类无机污染物(重金属、氮磷、放射性元素)均具有良好的潜在吸附能力,被认为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的新型环境功能吸附材料.本文针对重金属、氮磷等土壤无机物,在介绍生物质炭基本性质的基础上,综述了生物质炭吸附无机污染物的机制,探讨了应用于无机污染土壤缓解和修复的可行性,并指出了相应的发展趋势.生物质炭的基本特性受来源材料性质、裂解温度等主要因子的影响,其碳含量和结构、H/C比值、孔隙结构、pH等性质有较大差异,这也导致生物质炭对重金属、氮磷等无机污染物的吸附机制包含了表面物理吸附、络合作用、静电引力、阳离子交换、共沉淀、碘-碳特殊作用等多种机制.然而,受土壤复杂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生物质炭迁移性和稳定性等因素影响,生物质炭在无机污染土壤缓解和修复中的应用有很大潜力,但尚存在不确定性、调控性差等问题,甚至反而会活化土壤中的污染物.因此,在应用生物质炭缓解和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时,应充分考虑土壤性质、污染程度和类型与生物质炭性质的匹配度.生物质炭更适合pH和有机质含量较低的镉、铅、铜、锌等重金属污染土壤;与低温生物质炭相比,高温生物质炭的适用范围更广.
张栋刘兴元赵红挺
关键词:生物质炭重金属土壤
基于电场检测的船表涂层破损仿真分析
2024年
涂层的破损缺失是船体腐蚀的主要原因之一,但由于船体检测通常耗时耗力,检查的频率较低,因此提出一种快速检测定位涂层破损的方法。利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系统与涂层破损引起的船体周围电解质电位的变化,通过测量船体周边两侧对称位置处的水下电势差异来检测船体涂层破损。通过水下电场传递实验证实了基于电场特征信号对破损位置测距和定位方法的可行性,并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物理仿真软件模拟了阴极保护电流产生的腐蚀电场及船体表面金属的电化学腐蚀过程。通过分析船体两侧测量线段上的电位变化,可以发现船体涂层破损点位两侧水下电势差异明显最大,根据水下电场传递规律分析测量线上电解质电势分布实现了对破损点位的纵向及横向定位,平均偏差分别为0.2 m和0.21 m。同时,发现平均电位大小与破损面积呈线性关系。这种方法具有高精度,且适用于纵向定位间隔3 m以上的多点情况,规避了环境因素对检测的干扰,可实现对船体涂层破损的早期快速检测,改善船舶的防腐管理。
郑朴真林君梁尚清张栋
关键词:船体腐蚀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有限元分析
绿锈在调控污染物迁移转化中的作用及机制
2020年
绿锈一般存在于氧化还原交替的水成土中。作为类水滑石矿物,绿锈具有独特的层间结构、可交换阴离子和氧化还原特性,对各类阴离子污染物(含氧阴离子重金属、无机氮磷)和部分阳离子无机污染物(如放射性和重金属阳离子)均具有良好的吸附和转化能力,是一种环境友好、高效的环境功能材料。回顾了近年来绿锈在调控环境污染物(如放射性元素、氮磷、重金属阴离子和有机物等)迁移和转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了其调控机理(如吸附、氧化、还原等),旨在为进一步研究绿锈类环境材料用于污染治理提供一些参考。
孙超男张栋赵红挺
关键词:迁移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