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瑶瑶

作品数:21 被引量:29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9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3篇弓形虫
  • 7篇病理
  • 6篇孢子虫
  • 6篇包囊
  • 6篇虫株
  • 5篇肉孢子虫
  • 5篇住肉孢子虫
  • 5篇小鼠
  • 5篇卵囊
  • 5篇昆明小鼠
  • 4篇流行病
  • 4篇病理损伤
  • 4篇虫病
  • 3篇速殖子
  • 3篇组织学
  • 3篇流行病学
  • 3篇绵羊
  • 3篇弓形虫病
  • 3篇病理学
  • 3篇病理组织

机构

  • 2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河南省疾病预...
  • 1篇新疆农业大学
  • 1篇郑州市动物园

作者

  • 21篇陆瑶瑶
  • 20篇杨玉荣
  • 11篇董辉
  • 9篇冯永杰
  • 5篇王英华
  • 3篇梁宏德
  • 3篇付晓莹
  • 3篇王凯
  • 2篇马超锋
  • 2篇郭锋
  • 1篇王志伟
  • 1篇翟少华
  • 1篇姜义宝
  • 1篇王凯
  • 1篇王建堂
  • 1篇陈陆
  • 1篇李同义
  • 1篇牛雪萍
  • 1篇李志勇
  • 1篇仲伟平

传媒

  • 6篇中国人兽共患...
  • 3篇中国兽医学报
  • 1篇中国兽医杂志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细胞生物...

年份

  • 1篇2019
  • 7篇2018
  • 11篇2017
  • 2篇2016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提取弓形虫卵囊核酸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种提取弓形虫卵囊核酸的方法:A、样品的冻融;B、裂解样品;C、提取核酸;D、核酸的检测;裂解步骤如下:取样品剪碎,放入EP管内,加入缓冲液A,加入Proteinase K,加入3 mol/L乙酸钠缓冲液,溶液...
杨玉荣王英华李志勇杨治冬王荣华陈奎陆瑶瑶董辉
文献传递
牛和羊心肌住肉孢子虫包囊病理组织学及分型被引量:8
2018年
运用石蜡切片H&E染色和PCR技术,调查分析牛和羊心肌(黄牛405份,绵羊311份)食源性住肉孢子虫病的流行情况和感染强度。结果发现,黄牛住肉孢子虫感染率为49.38%(200/405,95%CI=44.54~54.23),感染密度为5.17~8.73个/cm2,绵羊住肉孢子虫的感染率为32.48%(101/311,95%CI=27.51~37.87),感染密度为7.06~32.02个/cm2。其中黄牛住肉孢子虫薄壁包囊占88.00%,厚壁包囊2.00%,混合感染10.00%,而绵羊住肉孢子虫薄壁包囊、厚壁包囊、混合感染的感染率分别为38.61%,31.68%,29.71%。牛、羊心肌消化液成功扩增出DNA长度为350bp的牛住肉孢子虫基因片段、羊住肉孢子虫600bp的基因片段,进而验证形态学结果。病理组织学观察和PCR结果显示,牛和羊心肌中分别存在住肉孢子虫S.cruzi、S.horninis和S.arieticanis、S.tenella,均对牛羊存在致病性,并且危害肉品质量安全。该研究为防控牛羊住肉孢子虫病,牛、羊肉品的安全监测提供参考依据。为中原地区牛、羊心肌住内孢子虫病流行情况的首次报道。
董辉陆瑶瑶王英华冯永杰党盛源梁宏德杨玉荣
关键词:住肉孢子虫病理学心肌
绵羊和山羊住肉孢子虫流行病学及分型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7年
动物住肉孢子虫病可引起畜牧养殖业的经济损失,影响食品质量安全,威胁人类健康。国际上已确定的绵羊(Ovis aries)住肉孢子虫有4种:S.tenella、S.arieticanis、S.gigantea、S.medusiformis,山羊(Capra hircus)住肉孢子虫有3种:S.capracanis、S.hircicanis、S.moulei。本文综述绵羊和山羊住肉孢子虫的生活史、国内和国际的流行情况、致病性、形态学特点和诊断方法,以期为中国绵羊和山羊住肉孢子虫的生物学特征研究及其诊断分型提供有力基础依据。
董辉陆瑶瑶杨玉荣
关键词:住肉孢子虫绵羊山羊流行病学形态学分子生物学
猪、猫弓形虫病的流行病学分析及TgCatCHn4虫株对小鼠小肠的病理损伤研究
弓形虫属于人兽共患寄生原虫,易引起人类和动物流产,免疫抑制宿主感染后易发生急性弓形虫病,从而导致经济损失,严重威胁公共健康。关于中国猪和猫的弓形虫病已有一些报道,为进一步了解弓形虫病流行病学及虫株的致病机制,本研究调查中...
陆瑶瑶
关键词:弓形虫病流行病学病理损伤
文献传递
ToxoDB#17型弓形虫感染小鼠引起小肠潘氏细胞溶菌酶缺失被引量:1
2017年
为探究Toxo DB#17型弓形虫对昆明小鼠小肠潘氏细胞(Paneth cells,PCs)溶菌酶的表达及小肠病理损伤特点,该研究以8周龄小鼠为研究对象,灌胃1×106个Toxo DB#17型弓形虫卵囊,分别在灌胃后6 HAI(hours after inoculation)、1 DAI(day after inoculation)、3 DAI、8 DAI取小肠各段,常规方法制作石蜡切片,HE和免疫组化染色,研究小肠病理损伤、虫体分布、潘氏细胞及溶菌酶表达特点。结果显示,小鼠弓形虫感染率为100%,弓形虫虫体抗原分布随时间延长呈增多趋势(P<0.05),小肠的病理损伤随着弓形虫感染时间的延长,未见明显变化。小肠隐窝数、含潘氏细胞隐窝数、PCs总数和颗粒总数的变化总趋势呈现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的趋势,3 DAI数量较多(P>0.05),潘氏细胞颗粒未观察到溶菌酶阳性染色反应。以上结果表明,Toxo DB#17型弓形虫抑制潘氏细胞溶菌酶的表达,对肠道损伤较轻,潘氏细胞及其分泌颗粒对弓形虫有应答反应,溶菌酶的缺失与Toxo DB#17型弓形虫成功入侵肠道有关。
王凯陆瑶瑶刘振阳杨玉荣
关键词:弓形虫昆明小鼠病理损伤潘氏细胞溶菌酶
散养鸡新孢子虫、弓形虫血清与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风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通过调查河南省散养鸡新孢子虫病和弓形虫病的血清与分子流行病学情况,评估该地区土壤受新孢子虫和弓形虫污染的程度。分别采用IFAT和MAT方法检测散养鸡血清中的新孢子虫和弓形虫的抗体,PCR方法检测部分血清阳性样品消化液的弓形虫抗原。结果发现,新孢子虫病的阳性率为23.26%(150/642;滴度1∶25;CI 95%=20.25~26.79),弓形虫的感染率为18.86%(132/700;滴度1∶25;CI 95%=16.13~21.93)。PCR检测弓形虫的结果为16%(4/25)。弓形虫感染与散养鸡的性别有关,公鸡感染率显著高于母鸡感染率(P<0.05)。结果表明,散养鸡的新孢子虫病和弓形虫病的感染率均较高,该地区人畜面临着较高的新孢子虫和弓形虫卵囊污染的风险,公共卫生安全形势严峻。散养鸡的新孢子虫病流行情况在国内首次报道。
冯永杰陆瑶瑶党冰怡王英华杨玉荣
关键词:散养鸡新孢子虫弓形虫流行病
绵羊弓形虫TgSheepHn1对小鼠的病理损伤及其抗原分布特点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为了探究绵羊弓形虫分离株ToxoDB#9(TgSheepHn1)感染Swiss小鼠后,弓形虫在各脏器的分布及病理组织学损伤特点。方法选取104浓度的弓形虫速殖子腹腔接种小鼠,采用H&E及IHC方法分析小鼠各脏器中弓形虫抗原的分布以及病理损伤特点。结果昆明小鼠在急性感染期病理损伤主要表现在肺脏、肝脏、脾脏、肠系膜淋巴结及小肠,其他脏器损伤较轻或无明显损伤;弓形虫抗原在脾脏,肠系膜淋巴结,肾上腺,肝脏胆囊管肌层,生殖器官分布较多,大脑,心肌,肺脏,肾脏,膀胱及小肠也可观察到弓形虫抗原的分布。结论 TgSheepHn1对昆明小鼠的免疫及消化系统损伤较重,抗原分布广泛,免疫及生殖系统是该虫株的主要靶器官。
陆瑶瑶翟少华祝子伏董辉王梦瑶杨玉荣
关键词:弓形虫速殖子绵羊分离株抗原分布
一种刚地弓形虫卵囊的制备、纯化及保存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刚地弓形虫卵囊的制备、纯化及保存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弓形虫包囊的获得;B、弓形虫阴性猫的获得;C、弓形虫包囊饲喂猫;D、收集1-21天粪便;E、从粪便分离弓形虫卵囊:F、弓形虫卵囊的保存。本发明的弓形...
杨玉荣王英华付晓莹郭锋冯永杰仲伟平郝立宾马超锋刘书平韦景平王凯陆瑶瑶
文献传递
Chinese 1型弓形虫在终宿主家猫肠内发育的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观察研究TgCatCHn4(Chinese 1)株弓形虫在猫回肠上皮细胞发育过程中的虫体形态特点,对小鼠RH株弓形虫急性感染期的病理变化和虫体分布进行探讨。方法复制弓形虫感染的终末宿主和中间宿主模型,采用石蜡切片H&E染色和IHC染色方法。结果家猫摄入弓形虫包囊后,可成功排泄弓形虫卵囊(3DPI^10DPI)。回肠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吸收细胞脱落和固有层淋巴细胞的坏死,可观察到弓形虫在回肠上皮裂殖生殖和配子生殖各阶段虫体的形态。RH株弓形虫感染的小鼠病理损伤主要表现为肝脏、脾脏和淋巴结的局灶性坏死,坏死灶分布多量速殖子,虫体多以花瓣状、簇状分布。结论详细探讨了弓形虫感染猫和小鼠后的虫体形态学和对机体的病理损伤特点,为弓形虫在终末宿主和中间宿主的病理诊断和入侵机制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祝子伏董辉苏瑞景陆瑶瑶王梦瑶杨玉荣
关键词:弓形虫虫体形态病理损伤
牛和羊心肌住肉孢子虫包囊病理组织学及分型研究
运用石蜡切片H&amp;E 染色技术和PCR 技术,调查分析牛和羊心肌(黄牛405 份,绵羊311 份)食源性住肉孢子虫病的流行情况和感染强度.结果发现,黄牛住肉孢子虫感染率为49.38%(200/405,95%CI=4...
董辉陆瑶瑶王英华冯永杰党盛源梁宏德杨玉荣
关键词:住肉孢子虫病理学心肌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