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辉
- 作品数:4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温脉通络丸结合低分子量肝素钙预防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 2014年
- 目的:探讨温脉通络丸结合低分子量肝素钙对预防骨科大手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3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DVT的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并与术后第4d检测患者血常规中血小板计数及凝血6项。结果治疗组发生率为8%,对照组术发生率为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脉通络丸结合低分子量肝素钙预防骨科大手术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有一定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李科曹玉净李光辉
- 关键词:低分子量肝素钙下肢深静脉血栓
- 黄连紫草膏对小面积深二度烧伤创面愈合的治疗效果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观察黄连紫草膏对小面积深二度烧伤创面愈合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1~7月我院烧伤科收治的深二度烧伤成年患者60例,深二度烧伤面积为1%~3%TBSA。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黄连紫草膏治疗组(观察组)和银离子抗菌凝胶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0例。创面清创后,观察组用黄连紫草膏涂抹,油纱覆盖包扎,对照组用银离子抗菌凝胶涂抹,银离子敷料覆盖包扎,每日换药1次。观察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第21、28天创面愈合率;分别在第1、4、7、14、21天进行换药时视觉模拟评分(VAS)、创面细菌培养;记录创面过敏反应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第21、28天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第1天外,之后观察组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的创面细菌培养,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例、对照组2例出现轻微创面过敏反应,无其它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对比银离子抗菌凝胶,黄连紫草膏更有利于小面积深二度烧伤的治疗,明显减轻换药时的疼痛,促进创面愈合。
- 艾进伟韩叶萍李光辉杜晨飞张燕平吴峰董林林王前进
- 关键词:深二度烧伤减轻疼痛创面愈合
- 如何防止髋部神经肌肉病变的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防止髋部神经肌肉病变的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方法。[方法]4例偏瘫侧、1例儿麻后遗症股骨颈GardenⅣ型骨折,1例儿麻股骨粗隆间骨折全髋置换术后脱位,1例股骨近端骨囊肿骨折股骨头置换术后感染脱位,分别行关节置换或翻修,通过大直径股骨头、长股骨柄恢复下肢长度和软组织张力,1例阔筋膜张肌代替臀中肌,复位后drop-kick试验判定软组织张力。[结果]1例1年后摔倒右股骨Vancouver A型骨折、保守治疗;1例术后半个月脱位,闭合复位、右髋人字石膏固定;随访时间24~60个月,所有病例未出现脱位、感染、松动征象。[结论]髋部神经肌肉病变、髋外展无力患者可以行髋关节置换,选择合适假体,强调外展肌功能恢复或重建可以防止脱位发生。
- 艾进伟韩叶萍李帅垒和艳红李光辉杜晨飞孙永强
- 关键词:关节置换假体选择
- 仿生双动关节重建髋关节的稳定性被引量:11
- 2017年
- 背景:髋部不稳,如脑瘫、偏瘫、小儿麻痹后遗症以及臀中肌广泛损伤的髋关节置换和关节置换后反复脱位翻修患者髋部肌力失衡,术后脱位率高,仍是临床医生的巨大挑战。目的:观察仿生双动关节对重建髋关节稳定性的影响,防止髋部神经肌肉病变关节置换术后脱位。方法:纳入2010年1月至2014年7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12例偏瘫、小儿麻痹后遗症、髋臼发育不良以及髋关节置换术后反复脱位患者,采用仿生双动关节行关节置换或翻修,通过调整外展肌力臂实现髋部的动力稳定。结果与结论:①随访时间20-60个月;②1例1年后摔倒右股骨假体周围骨折、保守治疗;1例术后1周脱位1次,其余病例未出现脱位、感染、松动征象;③结果表明,髋部神经肌肉病变、髋部不稳患者的髋关节置换,选择仿生双动髋关节假体,能够重建髋关节稳定性,防止术后脱位发生。
- 艾进伟韩叶萍李光辉杜晨飞孙永强
- 关键词:术后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