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静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大学生
  • 1篇大学生公共精...
  • 1篇道德
  • 1篇道德教育
  • 1篇德教
  • 1篇德育
  • 1篇德育工作
  • 1篇德育理念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学
  • 1篇院校
  • 1篇师生
  • 1篇师生关系
  • 1篇视域
  • 1篇理学
  • 1篇教育
  • 1篇敬畏
  • 1篇敬畏感
  • 1篇积极心理
  • 1篇积极心理学

机构

  • 3篇山东城市建设...

作者

  • 3篇王静
  • 2篇隋美荣

传媒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南方职业教育...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敬畏感在师生关系中的缺失与归位被引量:1
2016年
当下德育中敬畏感的缺失,是导致师生关系问题的重要原因。若缺乏敬畏感,会导致师生关系的疏离与冲突,并导致学生过度的自我中心性,影响学生人格的发展。通过重塑与维护师道尊严、教师自身有所敬畏以及加强德育实践等方法,可以让缺失的敬畏感归位。
王静隋美荣
关键词:敬畏感师生关系道德教育
积极德育理念对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启示被引量:1
2019年
当前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中存在着重管理轻引导、重说教轻体验、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受积极心理学内涵及理念的启示,在高职院校中引入积极德育的教育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主体意识、提升学生的道德体验认同、增强学生的道德行动意愿,因而对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改善有重要意义。
王静隋美荣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职院校
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困境及对策研究——基于个体化视域被引量:5
2016年
当下,我国正处于个体化转型时期,大学生也出现了个体化倾向。个体化倾向的大学生为公共精神的培育带来了困境,表现在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对公共事务漠不关心,难以为"公共利益"凝聚起来,以及缺乏公共精神的公共生活等方面。高校思政教育作为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主阵地,应通过帮助学生认清个体化处境,予以集体指导,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及公共精神的自我培育等途径走出公共精神培育的困境。
王静
关键词:个体化大学生公共精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