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雄
-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3
- 供职机构: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肥胖与良性前列腺增生发生的关系及其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6年
- 近年来,肥胖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发病率不断升高。研究发现,肥胖在BPH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目前关于肥胖与BPH发生关系的病理生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氧化应激及炎症、性激素平衡失调、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激活等可能参与其中。
- 张杰潘永军黄捷陈雄张雄
-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肥胖氧化应激胰岛素抵抗交感神经系统
- 经皮胫神经电刺激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疗效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观察经皮胫神经电刺激(PTNS)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临床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尿液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变化。方法选择2015年2月到2016年8月在该院泌尿外科就诊的女性OAB患者40例,应用PTNS治疗8周(每天1次,每次30min,每周治疗5次),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尿液中BDNF、膀胱过度活动症状评分(OABSS)、King健康问卷评分(KHQ)等指标的变化,并记录治疗中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40例患者,尿液中BDNF/Cr、OABSS、KHQ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82.5%(33/40),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PTNS治疗女性OAB临床疗效显著,且经济、安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张杰黄捷潘永军张雄陈雄
- 关键词:膀胱过度活动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 肥胖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分析肥胖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相关性,并对BPH的发病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选择在该院泌尿外科住院的BPH患者120例,收集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白介素6(IL-6)、前列腺体积(PV)、最大尿流率(Qmax)、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等临床资料。按BMI将其分为正常组、超体质量组和肥胖组,比较分析各组中BPH患者各指标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与正常组BPH患者比较,超体质量组和肥胖组的IPSS、PV、IL-6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超体质量组和肥胖组的Qmax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0例BPH患者IPSS、PV、IL-6与BMI呈正相关(r分别为0.486、0.518和0.729,P<0.01),Qmax与BMI呈负相关(r=-0.391,P<0.01)。结论肥胖与BPH的发病、发展密切相关,炎性细胞因子IL-6可能在BPH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张杰潘永军黄捷陈雄张雄
- 关键词:肥胖良性前列腺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