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瑞
- 作品数:6 被引量:46H指数:4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Ki-67在T1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检测Ki-67在T1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肿瘤复发和进展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3年10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102例T1期NMIB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组织中Ki-67的表达,分析Ki-67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其对T1期NMIBC复发和进展的影响。结果:中位随访时间43(24~57)个月,102例T1期NMIBC患者中20例(19.6%)复发,12例(11.8%)进展,32例(31.4%)Ki-67表达≥25%。Ki-67表达与肿瘤分级相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数目、肿瘤大小等无相关性(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Ki-67表达与T1期NMIBC的复发无相关性(P>0.05),Ki-67表达、肿瘤分级、肿瘤数目和既往复发率是影响T1期NMIBC进展的危险因素(P<0.05),Cox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Ki-67高表达(P=0.043)和既往复发率(P=0.018)是影响T1期NMIBC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Ki-67表达是T1期NMIBC的独立预后因素,检测Ki-67表达有助于预测其进展风险,为采取及时有效治疗提供依据。
- 陈倩倩杜君林瑞李宏蕾杨庆
- 关键词:KI-67表达
- 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和肾癌预后的关系被引量:25
- 2015年
- 目的 探讨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以及两者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与肾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1 325例病理确诊为肾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术后随访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法确定NLR最佳临界值,根据临界值将患者分为高NLR组和低NLR组.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比较高NLR组和低NLR组间的生存率差异.对患者年龄、症状、T分期、转移情况、病理类型及Fuhrman分级等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肾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 本组1 325例中1 220例获随访,随访率92.1%.随访时间2~ 87个月,中位时间40个月.1 220例的3、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91.3%、86.9%,3、5年无复发生存率(recurrence free survival,RFS)分别为88.2%、85.8%.NLR最佳临界值为2.7,NLR≥2.7为高NLR组,NLR<2.7为低NLR组.低NLR组和高NLR组5年OS分别为91.4%、8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556,P <0.05);5年RFS分别为89.6%、7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58.111,P<0.05).在153例伴有远处转移的肾癌患者中,低NLR和高NLR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58.9%和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65岁、有临床症状、有糖尿病病史、中性粒细胞计数≥4.5、淋巴细胞计数<1.7、NLR≥2.7、伴有转移、高T分期、高Fuhrman分级是患者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NLR≥2.7、高T分期、伴有转移是肾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高NLR是肾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王书华廖文峰林瑞张振庭姚欣
- 关键词:预后生存率
- T1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进展风险分析
- 目的: 分析T1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 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资料,评估临床病理因素、生物学指标及分子分型对T1期NMIBC患者进展风险的预...
- 林瑞
- 关键词: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分子分型生物学指标
- 睾丸网腺癌1例报道
- 2016年
- 患者男性,52岁,发现左睾丸黄豆粒样肿物2个月余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入院检查肿瘤标记物显示CEA、β-HCG、AFP均正常。睾丸彩超考虑恶性。腹部CT检查考虑精原细胞瘤,未见肿大淋巴结。行左睾丸高位切除术,术后标本肉眼可见左侧睾丸内一灰红结节,直径为1.5 cm,质地中等。镜下可见部分区域呈弥漫实性片状分布,部分区域肿瘤细胞呈腺体排列(图1)。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CK-pan、CD56、Vim、CD10均阳性,Ki-67、Calretinin部分阳性表达,In?hibin、SALL4、WT-1、MC、TTF、EMA、CgA、NSE、CEA均阴性(图2)。病理诊断为左睾丸网腺癌。
- 李宏蕾林瑞张艳辉姚欣
-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预后
- EORTC危险评分系统对T1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预后评价被引量:14
- 2016年
- 目的:评价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膀胱癌预后风险评分表对T1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患者预后判断的准确性。分析T1期NMIBC复发进展相关因素,探讨更适用于T1期NMIBC的危险分层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108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物电切术的T1期NMIB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患者不良预后指标进行评分,应用ROC曲线获取临界值重新进行危险分层,建立新的危险评分模型。结果:108例患者中男性90例(83%)、女性18例(17%),中位年龄65(24~88)岁,21例(19.4%)复发,11例(10.2%)进展。结论:EORTC评分系统对T1期NMIBC患者复发进展预测效能不准确。肿瘤大小及既往复发概率为肿瘤复发的独立性预后因素,肿瘤分级及既往复发概率为肿瘤进展的独立性预后因素。应用新的危险评分模型能够更准确的预测T1期NMIBC患者的复发进展风险。
- 林瑞杜君张艳辉陈倩倩李宏蕾姚欣
- 关键词:T1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 转移性肾癌术前D-二聚体对靶向治疗的预测意义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减瘤性肾切除术(cytoreductive nephrectomy,CN)术前各项临床指标对于联合靶向治疗的转移性肾癌(metastatic renal cell carcinoma,m RC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1996年1月至2015年6月40例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行CN且术后1年内行靶向药物治疗m RCC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单因素分析,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碱性磷酸酶、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lymphocyte ratio,P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lymphocyte ratio,NLR)、D-二聚体、T分期、肿瘤转移器官数目、MSKCC危险模型评分均为影响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危险因素(P<0.005),其中碱性磷酸酶、PLR、NLR、D-二聚体、肿瘤转移器官数目、MSKCC危险模型评分为影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的危险因素(P<0.005)。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D-二聚体(P=0.033)是影响患者OS、PFS的独立因素,同时碱性磷酸酶(P=0.045)、MSKCC危险模型评分(P=0.003)也是影响PFS的独立因素。结论:术前D-二聚体水平是行CN联合靶向治疗m RCC患者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
- 李宏蕾冯国伟林瑞张艳辉姚欣
- 关键词:转移性肾癌预后D-二聚体靶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