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斌

作品数:7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包头市第八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手术
  • 2篇颅脑
  • 2篇颅内
  • 2篇高血压
  • 2篇出血
  • 1篇动功
  • 1篇血流
  • 1篇血流速度
  • 1篇血压
  • 1篇血肿
  • 1篇引流
  • 1篇引流术
  • 1篇引流治疗
  • 1篇硬膜
  • 1篇硬膜下
  • 1篇硬膜下血肿
  • 1篇运动功能障碍
  • 1篇早期高压氧
  • 1篇早期高压氧治...
  • 1篇伤患者

机构

  • 5篇包头市第八医...

作者

  • 5篇周斌
  • 2篇孙志刚
  • 1篇张彦娜

传媒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大医生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18
  • 2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神经内镜手术后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6年
观察神经内镜手术后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3组,保守组:只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行钻孔引流的方法治疗,观察组行神经内镜手术和术后辅以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其治疗效果。结果:保守组治疗前血肿的直径范围在(3.1±0.2)cm,治疗后血肿的直径范围在(1.6±0.3)cm,治疗前后比较(P<0.05),对照组治疗后的吸收率为76.9%低于观察组吸收率96.2%,对照组治疗后的复发率15.4%高于观察组复发率0,组间比较(P<0.05)。结论:神经内镜手术后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董柏卓周斌孙志刚
关键词:神经内镜手术阿托伐他汀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
颅内压监护下软通道微创手术与保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对比分析
2022年
目的探讨颅内压监护下软通道微创手术与保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包头市第八医院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颅内压监护下软通道微创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各项治疗指标、神经功能变化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P<0.05);观察组患者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肿残余体积、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再出血率、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7 d、14 d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7 d、14 d的Barthel指数(BI)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颅内压监护下软通道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更好,能提高血肿清除效果,抑制炎症反应,改善神经功能,降低不良预后的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陈国辉聂宏华黄胜明杨小龙周斌
关键词:保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观察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的临床效果
2022年
观察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中选取到院进行治疗的患者共16例,随机分组,早期修补术治疗(观察组),n8。对比分析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差异小,同时手术后对侧速度差异小(P>0.05);手术后与对照组相比,并发症发生率偏低,其余指标偏高(P<0.05)。结论 对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患者使用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术后脑动脉血流速度,减少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指标。
陈国辉聂宏华黄胜明杨小龙周斌
关键词:颅骨缺损血流速度
床旁移动CT定位下软通道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床旁移动CT定位下软通道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在床旁移动CT定位下软通道穿刺引流治疗,对其穿刺后血肿清除率、术后3个月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术后2 d血肿全部清除和次全清除18例,术后4 d达到34例。术后3个月按标准化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定量表分级,Ⅰ级26例,Ⅱ级8例,Ⅲ级3例,Ⅳ级1例。结论床旁移动CT定位下软通道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操作简单,定位准确,可降低病人病死率及病残率,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黄胜明周斌杨小龙陈国辉李奕白
关键词:颅内出血高血压性引流术
早期高压氧治疗对颅脑损伤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察早期高压氧治疗对颅脑损伤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应用高压氧结合康复治疗的患者45例,单纯康复治疗的患者46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3个月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Fugl-Meyer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ugl-Meyer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氧组较康复组提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脑损伤早期病情稳定后即进行高压氧结合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提高日常活动能力(ADL)。
周斌孙志刚张彦娜
关键词:颅脑损伤高压氧运动功能障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