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宇

作品数:15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病毒
  • 4篇冠状
  • 3篇蛋白
  • 3篇淀粉样
  • 3篇淀粉样前体蛋...
  • 3篇荧光
  • 3篇荧光蛋白
  • 3篇增强型绿色
  • 3篇增强型绿色荧...
  • 3篇前体
  • 3篇前体蛋白
  • 3篇绿色荧光
  • 3篇绿色荧光蛋白
  • 3篇冠状病毒
  • 3篇沉默
  • 3篇沉默作用
  • 2篇生物学
  • 2篇实验教学
  • 2篇转移酶
  • 2篇小干扰RNA

机构

  • 14篇武汉大学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14篇陈宇
  • 5篇潘纪安
  • 4篇张苏明
  • 3篇郭德银
  • 3篇邱昕
  • 2篇曹志贱
  • 2篇熊勇
  • 1篇徐小波
  • 1篇蒋达和
  • 1篇杨明园
  • 1篇张红
  • 1篇朱应
  • 1篇田波
  • 1篇杨华静
  • 1篇刘映乐
  • 1篇柳叶
  • 1篇刘青珍
  • 1篇杨雅玲
  • 1篇高国振
  • 1篇邱昕

传媒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中国科学基金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神经科学通报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国科学:生...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教学管理与教...
  • 1篇第九届全国病...
  • 1篇2018新发...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7
  • 4篇2005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IV与HBV共感染对肝星状细胞纤维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2015年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共感染对人肝星状细胞纤维化部分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人肝星状细胞(HSC LX2)分别与HIV X4株(CXCR4噬性)、HIV R5株(CCR5噬性)、HBV、HIV X4+HBV和HIV R5+HBV共同孵育3 d后,采用RTPCR检测细胞中的前胶原蛋白α1(COL1A)、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ELISA检测细胞上悬液中相应蛋白含量,结果分别与相应对照样本进行比较。结果HIV和HBV共同作用于HSC LX2细胞比HIV或HBV单独作用更能促进COL1A蛋白合成(P均<0.05)。实验组和对照组中MMP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但实验数据显示,病毒有抑制MMP3基因表达的趋势。HIV、HBV分别作用于HSC LX2细胞可促进TIMP1mRNA以及TIMP1蛋白表达(P均<0.05)。HIV和HBV共同作用能进一步提高TIMP1 mRNA以及TIMP1蛋白表达(P均<0.05)。结论HIV、HBV分别作用于HSC LX2细胞,能促进TIMP1 mRNA以及蛋白的表达。HIV、HBV共同作用于HSC LX2细胞比单一病毒更能促进COL1A蛋白的合成以及TIMP1 mRNA转录和蛋白的合成。
徐少钦熊勇张红陈宇柳叶高国振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基因表达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乙型肝炎病毒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9年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能引起患者慢性感染,增加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是威胁全球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核苷(酸)类似物(NUCs)和干扰素(IFN)是目前治疗HBV仅有的两类药物,然而这两类药物均无法清除稳定存在于细胞核中且能够作为模板产生子代病毒的闭合共价环状DNA(covalently closed circle DNA,cccDNA).此外,HBV耐药相关突变(RAM)和疫苗逃逸突变(VEM)降低了现有治疗和预防策略的成功率.因此,人们在努力开发直接靶向cccDNA,将之失活或清除以实现治愈慢性乙肝的治疗手段.特异性靶向HBV基因组保守区域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不仅能够有效抑制病毒复制,相比其他基因编辑工具,设计也更加简单灵活,成为了一个十分具有吸引力的治疗选择.本文将总结现有CRISPR-Cas9系统在抗乙型肝炎病毒中的研究,并探讨其可能面临的问题与潜在的解决方案.
严鲲冯姜澎熊勇陈宇
关键词:基因治疗CCCDNA
《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几点体会被引量:1
2012年
分子生物学实验是生物学、医学、药学等生命科学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基础环节。本文针对分子生物学实验课教学的现状,结合我们多年来的教学体会,从实验教学内容的优化、实验教学方法的改进、实验成绩的科学评定等方面谈一些体会与思考,以取得更好的实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曹志贱蒋达和陈宇杨明园徐小波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教学方法
破解新冠病毒谜题支撑疫情科学防控
2022年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已持续两年多,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各国科技工作者对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在新冠病毒的感染致病机理、诊断技术、疫苗药物等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经过两年多的全球流行,病毒持续传播与变异,人类面临着疫苗保护力下降、药物有效性不足等诸多挑战。本综述主要介绍我们团队在新冠病毒的发现鉴定、传播途径、诊断新技术、疫苗药物、亚基因组生成调控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疫情防控提供科技支撑和参考依据。
陈宇刘映乐刘元徐可严欢周宇蓝柯
关键词:病毒复制
不同冠状病毒非结构蛋白16发挥2'-0甲基转移酶功能的机制研究
高等真核生物细胞信使RNA (mRNA)及一些病毒RNA的5&#39;-端均具有N7或者2&#39;-O甲基化修饰的帽子结构。这种帽子修饰具有很多重要的生物学功能:保证信使RNA的稳定性、剪切、核输出及有效的翻译等。除此...
陈宇王一吴安东孙颖郭德银
RNA干扰对阿尔茨海默病家族性瑞典型APP突变的沉默作用邱
2005年
目的诱导小干涉RNA (small interference RNA, siRNA )对阿尔茨海默病淀粉样前体蛋白家族性瑞典型突变(APPswe)的沉默作用。方法设计一对针对APPswe的寡核苷酸,构建成内源性表达相应siRNA的质粒,与构建的APP-EGFP重组质粒瞬时共转染COS-7细胞,利用GFP报告基因来间接观察siRNA对APPswe的沉默作用。结果siRNA可有效地下调突变型APP,相比APPwt而言,针对突变型APP的siRNA对APPswe的沉默作用更强。结论针对APPswe的siRNA可有效地沉默APPswe基因,并有一定的等位基因特异性。因此,针对APPswe的siRNA将在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研究领域扮演重要角色。
邱昕潘纪安陈宇张玮莹杨华静张苏明
关键词:RNA干扰阿尔茨海默病家族性沉默作用SIRNAAD
人淀粉样前体蛋白基因与绿色荧光蛋白融合基因筛选系统的建立
2005年
目的构建携带人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载体,以利于初步筛选对APPmRNA水平作用的药物。方法将pEGFP质粒和携带野生型APP695亚型的pXCJL经HindⅢ酶切,连接,PCR初筛,酶切鉴定,进一步经测序证实。携带野生型人类APP751亚型cDNA的pCDNA3.1质粒用XbaⅠ酶切,Klenow酶填平,再用HindⅢ酶切,回收APP751片段;质粒EGFP用SmaⅠ和HindⅢ酶切,将目的基因APP751片段与EGFP载体片段连接生成重组质粒,酶切鉴定,测序证实。构建好的重组质粒转染COS-7细胞,观察EGFP的表达情况。结果APP695和APP751重组质粒上的EGFP在COS-7细胞内得以表达。结论构建的APP-EGFP融合基因重组质粒,有助于方便、快速地初筛出作用于APP mRNA水平的药物。
邱昕潘纪安陈宇张苏明郭德银
关键词:淀粉样前体蛋白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ALZHEIMER病
冠状RNA病毒基因组复制和转录的分子机制
RNA 病毒的基因组复制变异率高,变异速度快,因此易于产生逃逸突变株或导致跨物种传播,形成新发(emerging)病毒,例如近几年爆发的 SARS 冠状病毒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因此,研究 RNA 病毒的基因...
郭德根潘纪安刘青珍陈平陈宇杨雅玲江淼柯敏田波
文献传递
小干扰RNA对人淀粉样前体蛋白基因的沉默作用
2005年
目的观察小干扰RNA(siRNA)对人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基因的沉默作用。方法将设计好的一对寡核苷酸在细胞内源性地转录成小发夹RNA(shRNA),同时构建了携带2个APP亚型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GFPAPP重组质粒;利用EGFP作为报告基因,在COS7细胞内通过共转染siRNA表达质粒和GFPAPP重组质粒来观察沉默效应。结果针对APP的siRNA可有效地下调APP基因。结论针对APP的siRNA将不仅在研究APP基因功能和深入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的病理分子机制上,而且在运用siRNA这种新型的反义核酸药物治疗AD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邱昕潘纪安陈宇张苏明
关键词:淀粉样前体蛋白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小干扰RNA
SARS冠状病毒RNA2'-O-甲基转移酶nsp16/nsp10异二聚体的结构功能研究
陈宇苏测洋柯敏金旭吴安东孙颖Tero Ahola郭德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