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俊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1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会议论文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虚
  • 3篇血虚风燥
  • 3篇血虚风燥型
  • 3篇针药
  • 3篇针药结合
  • 3篇针药结合治疗
  • 3篇特应性
  • 3篇特应性皮炎
  • 3篇皮炎
  • 3篇中药
  • 3篇风燥
  • 2篇针刺
  • 1篇药疗
  • 1篇药疗法
  • 1篇针灸
  • 1篇针灸疗法
  • 1篇中药疗法
  • 1篇疗效
  • 1篇临床疗效
  • 1篇灸疗

机构

  • 2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作者

  • 3篇陈秀华
  • 3篇全小红
  • 3篇刘俊
  • 2篇陈达灿
  • 2篇莫秀梅

传媒

  • 1篇中医杂志
  • 1篇首届世界中医...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针药结合治疗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综合评价针刺结合中药治疗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9例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结合组、针刺组和中药组3组,每组各33例,共治疗12周。于治疗前,治疗第4、8、12周记录皮损情况、瘙痒程度、睡眠质量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3组患者经治疗12周后,共脱落9例。针药结合组总有效率为96.67%,针刺组为79.31%,中药组为70.97%,临床综合疗效针药结合组优于针刺组和中药组(P<0.05);临床综合疗效、特应性皮炎皮损评分、匹兹堡睡眠量表评分及瘙痒程度评分比较,3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结合疗法较单纯中药和(或)单纯针刺疗法能明显改善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患者瘙痒程度、皮损情况、睡眠指数,且不良反应少。
陈秀华全小红莫秀梅刘俊江梓贤陈达灿
关键词:特应性皮炎血虚风燥针刺中药
针药结合治疗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综合评价针刺配合中药治疗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为特应性皮炎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案.方法:将99例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病人随机分为针药结合(A组)、单纯针刺(B组)和单纯中药(C组)三组,每组各3...
陈秀华全小红刘俊江梓贤
关键词:针刺中药特应性皮炎
针药结合治疗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研究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又称特应性湿疹、异位性皮炎等,是一种慢性、复发性变态反应性皮肤病.长期反复发作的瘙痒、皮损是特应性皮炎的主要临床表现.近年来,AD的患病率正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西医...
陈秀华全小红莫秀梅刘俊江梓贤陈达灿
关键词:特应性皮炎血虚风燥型中药疗法针灸疗法临床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