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血糖监测辅助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联合西格列汀治疗脆性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 2019年 目的探究实时血糖监测辅助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CSII)联合西格列汀治疗脆性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90例脆性糖尿病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48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CSII联合西格列汀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实时血糖监测辅助CSII联合西格列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平均血糖(mean blood glucose,MBG),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血糖波动指标[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ean amplitude of plasma glucose,MAGE),高血糖曲线下面积(AUC_(10),血糖水平≥10 mmoL/L的AUC)、低血糖曲线下面积(AUC_(3.9),血糖水平≤3.9 mmoL/L的AUC)]及低血糖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MBG和FPG水平、MAGE、AUC_(10)及AUC_(3.9)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P均<0.05),且研究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_均<0.05)。研究组患者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实时血糖监测辅助CSII联合西格列汀可有效改善脆性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血糖波动,明显减少低血糖事件的发生。 朱沁芳 杨历新 李永桂 刘晓莉 李小鸾关键词: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 脆性糖尿病 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转换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探讨血清白蛋白(ALB)与血红蛋白(Hb)水平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转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青海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取同期来院体检的85例绝经后非骨质疏松症女性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ALB、Hb、N端骨钙素(N-MID)、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5b)水平,比较不同血清ALB、Hb患者N-MID、β-CTX、TRAP-5b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ALB、Hb水平与N-MID、β-CTX、TRAP-5b的相关性,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ALB、Hb水平对N-MID、β-CTX、TRAP-5b的影响。结果研究组血清ALB、Hb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清N-MID、β-CTX、TRAP-5b高于对照组(P<0.05)。ALB<38.37 g/L患者N-MID、β-CTX、TRAP-5b水平高于ALB≥38.37 g/L患者(P<0.05),Hb<125.72 g/L患者β-CTX、TRAP-5b水平高于Hb≥125.72 g/L患者(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ALB、Hb水平与β-CTX(r=-0.324和-0.387,P=0.011和0.003)、TRAP-5b(r=-0.306和-0.415,P=0.028和0.000)呈负相关。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β-CTX/TRAP-5b水平受血清ALB、Hb水平影响(P<0.05)。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ALB、Hb水平可影响血清β-CTX、TRAP-5b水平,血清ALB、Hb水平可作为监测骨代谢的特异性指标。 李金娟 许海琦 张玲明 刘晓莉 李永桂 杨历新关键词:骨质疏松症 血清白蛋白 血红蛋白 绝经 骨转换 血清Ghrelin、p21 waf/cip1以及IGF-1与儿童特发性矮小症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0 2022年 目的:研究特发性矮小症(ISS)儿童血清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p21 waf/cip1以及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1月到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特发性矮小症儿童60例(ISS组),选择同期体检健康儿童60例作为对照(对照组),比较两组儿童一般资料,检测并比较两组儿童血清Ghrelin、p21 waf/cip1以及IGF-1水平。分析ISS儿童血清Ghrelin、p21 waf/cip1以及IGF-1水平与生长指标的相关性,同时分析治疗对其影响。结果:(1)ISS组患儿性别、年龄和体质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身高、体重以及生长速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儿童(P<0.05);(2)ISS组患儿血清Ghrelin和p21 waf/cip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血清IGF-1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ISS组患儿血清Ghrelin和p21 waf/cip1均与身高、体重和生长速度呈负相关,而血清IGF-1与身高、体重和生长速度呈正相关(P<0.05);(4)治疗显著提高ISS组患儿身高、体重、生长速度以及血清IGF-1水平,而显著降低ISS组患儿血清Ghrelin和p21 waf/cip1水平(P<0.05)。结论:Ghrelin、p21 waf/cip1和IGF-1在特发性矮小症患儿血清中表达异常,共同调控儿童生长发育,是评价儿童生长发育的良好指标。 李金娟 许海琦 张玲明 刘晓莉 李永桂 杨历新关键词:生长激素释放肽 胰岛素生长因子-1 特发性矮小症 红系前体细胞在阿尔茨海默病中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红系前体细胞(EPC)及其亚型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对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青海省人民医院首次诊断与治疗的3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AD组)予以奥氮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同时选取相匹配的30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红系前体细胞及其亚型CD45^(+)EPC和CD45^(-)EPC比例;进一步培养原代皮质神经元并构建阿尔茨海默病细胞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对照组、AD模型组、CD45^(+)EPC组、CD45^(-)EPC组、Artemin阻断组神经元凋亡比例。结果AD组与对照组、AD组治疗前后外周血红系前体细胞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AD组治疗前CD45^(+)EPC比例(t=7.277,P=0.000)和活性氧含量(t=10.817,P=0.000)高于对照组、CD45^(-)EPC比例(t=7.277,P=0.000)和Artemin含量(t=6.547,P=0.000)低于对照组,而治疗前后CD45^(+)EPC和CD45^(-)EPC比例、活性氧和Artemin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神经元凋亡实验显示,不同处理组神经元凋亡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662,P=0.000),AD模型组(t=9.330,P=0.000)、CD45^(+)EPC组(t=14.362,P=0.000)、CD45^(-)EPC组(t=2.423,P=0.036)和Artemin阻断组(t=9.970,P=0.000)神经元凋亡比例均高于对照组,AD模型组(t=4.548,P=0.001)、CD45^(+)EPC组(t=8.759,P=0.000)和Artemin阻断组(t=5.387,P=0.000)均高于CD45^(-)EPC组,CD45^(+)EPC组亦高于AD模型组(t=5.091,P=0.000)和Artemin阻断组(t=3.175,P=0.004)。结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外周血CD45^(+)EPC比例显著增加,CD45^(-)EPC比例显著减少。CD45^(-)EPC可以通过分泌Artemin减少阿尔茨海默病引起的神经元凋亡。 李娜 刘晓莉 朱爱琴 艾林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抗原 CD 细胞凋亡 踝肱指数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变化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分析踝肱指数(ABI)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变化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6年5月青海省人民医院内分泌一科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6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ABI值的不同分成2组,即ABI异常组(<0.9或>1.3)53例和ABI正常组(0.9~1.3)115例,对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及糖尿病足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并分析ABI值与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ABI异常组患者的年龄、病程高于/长于ABI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41、19.352,P=0.000、0.000),其他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168例中出现糖尿病足18例(10.7%),其中ABI异常组为22.6%(12/53),高于ABI正常组的5.2%(6/115)(x^2=11.514,P:0.001);ABI异常组患者的HbA_(1c)低于ABI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27,P=0.000),血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I异常组患者的UA、SCr、BUN均高于ABI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17、5.275、5.992,P=0.028、0.000、0.000);ABI值与患者的年龄、病程、HbA_(1c)、UA、SCr以及BUN均呈负相关(r=-0.815、-0.813、-0.821、-0.880、-0.776、-0.797;P=0.048、0.049、0.045、0.021、0.032、0.018)。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病程的延长、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降低、高尿酸血症的并发,发生ABI值异常的几率会明显加大,更容易出现糖尿病足等并发症。 李金娟 杨历新 王叶 刘晓莉 李永桂关键词:踝肱指数 糖尿病患者微量元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对糖尿病(DM)患者体内微量元素水平进行检测,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该院收治的96例DM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健康体检人群98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血清微量元素(铁、硒、铬、锌)、脂质代谢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A2(ApoA2)]、糖脂代谢指标[C肽、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进行检测,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血清铁、硒、铬、锌微量元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C、TG、Apo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ApoA1、ApoA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C肽、HbA1c、FP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铁、硒、铬、锌的水平均与TC、TG、ApoB、C肽、HbA1c、FPG水平呈负相关(P<0.05),且均与ApoA1、ApoA2水平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硒、锌为DM患者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DM患者体内存在微量元素铁、硒、铬、锌的异常情况,且其水平的变化与该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应加强对其微量元素的关注。 李金娟 杨历新 王叶 刘晓莉 李永桂关键词:糖尿病 微量元素 伊班膦酸钠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减轻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大鼠炎症损伤的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伊班膦酸钠(IB)通过激活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信号通路减轻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大鼠炎症损伤的机制。方法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多次腹腔注射方式构建糖尿病大鼠模型,再行双侧卵巢切除术诱导骨质疏松,建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T2DOP)大鼠模型。将T2DOP模型大鼠分为模型组、对照组、联合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每组8只;另取8只糖尿病模型大鼠作为空白组。模型组给予0.9%NaCl;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二甲基亚砜;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分别给予2、10、50 mg·kg^(-1)IB;联合组给予50 mg·kg^(-1)IB+50 mg·kg^(-1)ML385。7组大鼠每天腹腔注射1次,给药12周。用钙黄蛋白双标记法检测骨组织形态学参数,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Nrf2和HO-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中、高剂量实验组和联合组、对照组、模型组和空白组的骨组织形态学参数分别为1.74±0.32、2.94±0.58、0.98±0.32、1.01±0.24、0.98±0.42和2.92±0.42,Nrf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99±0.09、1.47±0.12、0.51±0.06、0.52±0.06、0.52±0.05和1.48±0.12,HO-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2±0.11、1.33±0.14、0.61±0.05、0.59±0.06、0.62±0.06和1.29±0.13。对照组的上述指标与中、高剂量实验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B通过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减轻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大鼠的炎症损伤并修复骨微观结构。 刘晓莉 朱沁芳 李金娟 杨历新关键词:伊班膦酸钠 骨质疏松 血红素加氧酶1 老年2型糖尿病尿路感染病原菌与危险因素及Toll样受体-4基因表达水平 2024年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Toll样受体-4(TLR4)基因表达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2年9月青海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尿路感染患者104例纳入研究组,另择老年2型糖尿病无尿路感染患者117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特征,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外周血中性粒细胞TLR4 mRNA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尿路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104例老年2型糖尿病尿路感染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12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83株,革兰阳性菌34株,真菌4株,占比分别为68.60%、28.10%、3.31%;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升高、泌尿系统结石、入侵式操作、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升高、外周血中性粒细胞TLR4 mRNA水平升高为老年2型糖尿病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血红蛋白(ALB)水平升高为老年2型糖尿病尿路感染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尿路感染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可据此进行针对性干预. 李金娟 许海琦 刘晓莉 李永桂 田雨 杨历新关键词:老年2型糖尿病 尿路感染 病原菌 TOLL样受体4 补充钙及维生素D对老年绝经妇女骨矿物水平及体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研究老年绝经妇女补充钙和维生素D对体成分和骨矿物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到该院检查的老年绝经妇女3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连续服用钙剂1年,试验组患者连续服用钙剂及维生素D 1年,比较干预前后2组患者身体中骨矿物水平和体成分的变化。结果 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与身高、体质量无关,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体质量指数(BMI)和体脂百分比(PBF)水平随25(OH)D水平的升高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OH)D水平对全身体脂(BF)和瘦体质量(LBM)水平没有影响,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25(OH)D水平与全身、股骨颈、腹中部等部位的骨密度(BMD)呈正相关关系,但25(OH)D水平始终与腰椎无关。结论同时对老年绝经妇女补充钙和维生素D,在控制体质量、维持骨量等方面优于单纯补钙,且能有效地预防骨量流失、骨质疏松等相关疾病。 朱沁芳 刘晓莉 李永桂 许海琦关键词:骨矿物 体成分 骨密度 瑞舒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氧化应激及mir-34a/SIRT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究瑞舒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氧化应激及微小microRNA(miRNA)mir-34a和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表达的影响。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95例采用随机字母表法分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48),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2组患者血脂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AD)]与mir-34a、SIRT1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LDL-C、TC、TG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DL-C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NF-α、IL-6、hs-CRP均较治疗前下降,且各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OD较治疗前升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AD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mir-34a表达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IRT1表达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降低2型糖尿病肾病血脂水平与氧化应激反应,减轻机体炎症,并能够调节mir-34a、SIRT1表达,对抑制疾病进展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刘晓莉关键词:瑞舒伐他汀 2型糖尿病肾病 氧化应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