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倩

作品数:5 被引量:90H指数:5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物种
  • 4篇物种多样性
  • 2篇生态位
  • 2篇群落
  • 2篇人工林
  • 2篇周公
  • 2篇柳杉
  • 2篇柳杉人工林
  • 1篇养分
  • 1篇养分含量
  • 1篇养分特征
  • 1篇优势种
  • 1篇优势种群
  • 1篇植被
  • 1篇植被类型
  • 1篇植物
  • 1篇生境
  • 1篇生态位宽度
  • 1篇生态位重叠
  • 1篇土壤

机构

  • 5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作者

  • 5篇蒋倩
  • 4篇郝建锋
  • 3篇齐锦秋
  • 3篇李艳
  • 2篇陈亚
  • 1篇宫渊波
  • 1篇姚小兰
  • 1篇王德艺
  • 1篇何淑勤
  • 1篇姚俊宇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湿地科学
  • 1篇生态与农村环...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3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川西周公山柳杉人工林群落的边缘效应被引量:5
2016年
为研究人工林群落的边缘效应特征,本文以川西周公山森林公园的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人工林破碎化大斑块为对象,以植株平均胸径、平均高度、平均密度、丰富度指数(D)和Shannon-Wiener指数(H)来综合衡量边缘效应深度。在实地踏查的基础上,从林缘向林内(梯度1至梯度5)设置5条样带(宽度为10 m),在每条样带中设置4个10 m×10 m的小样方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从物种组成上看,在总面积为2,000 m^2的20个小样方中共记录到111个物种,隶属于54科96属,物种数从林缘至林内递减。(2)从群落结构上看,乔木层的平均胸径从林缘至林内呈减小趋势,平均密度则相反,平均高度无显著变化;灌木层的平均密度从林缘向林内减小,平均高度无显著变化;草本层的平均密度和平均高度均呈减小趋势。(3)从物种多样性上看,总体上各层次的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均从林缘向林内呈减小趋势,其中灌木层和草本层的变化趋势最明显;同时,林内各梯度与梯度1(林缘)的共有种和相似性系数从林缘向林内递减。(4)分析各项群落特征发现,平均高度、平均密度和相似性系数的数值在梯度2向梯度3过渡时的起伏变化最明显,推断本研究中柳杉人工林斑块的边缘深度可达林内20 m。
王德艺郝建锋李艳齐锦秋裴曾莉黄雨佳蒋倩陈亚
关键词:柳杉人工林物种多样性物种组成
人为干扰对碧峰峡栲树次生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其优势种群生态位的影响被引量:54
2016年
为进一步了解人为干扰对碧峰峡生态旅游区的生态环境及不同种群利用资源、占据生态空间的能力的影响,并为该区植物资源、大熊猫栖息地的保护及旅游可持续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调查了人为干扰下碧峰峡栲树(Castanopsis fargesii)次生林物种多样性及其优势种群生态位的组成情况。结果表明:7200m2的样方中共记录到156个植物种,隶属于70科114属,其中乔木16科23属33种,灌木39科67属95种,草本38科42属47种;乔木层总体物种多样性水平在中度干扰下最低,在轻度及重度干扰下差异不大。灌木层总体物种多样性水平在中度干扰下最高,在轻度干扰下最低。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随着干扰强度的加深有明显降低趋势;随着人为干扰强度的增加,乔木层中优势种栲树的生态位宽度均为最大,与其他树种生态位重叠值在中度干扰下有所降低,枹栎(Quercus serrata)的生态位宽度会变小,山茶科(Theaceae)植物的生态位变宽,同时其生态位重叠值增大;在灌木层中,重度干扰下,菝葜(Smilax china)生态位宽度减小,栲树幼苗的生态适应范围也骤减,其他大多数物种在中度干扰下,生态位宽度最低;在草本层中,蕨类植物及皱叶狗尾草(Setaria plicata)在重度干扰下生态位宽度及重叠值均增高,其适应范围变广,种间竞争加剧。综合分析表明,群落各层次物种多样性水平对人为干扰的响应各不相同,其中人为干扰对灌木及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影响最大。同时人为干扰会改变群落物种组成及种间原有的关系,特别是中度干扰会使群落间优势种地位增强,种间竞争关系加剧,导致其原有生境被破坏,不利于群落发展。因此强化景区保护及合理经营迫在眉睫。
郝建锋李艳齐锦秋裴曾莉黄雨佳蒋倩陈亚
关键词:栲树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物种多样性
川西周公山柳杉人工林林窗大小对土壤理化性质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15
2018年
以川西周公山柳杉人工林林中5种不同大小(50~100、>100~150、200~250、400~450、600~650 m2)的林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林窗内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等指标和物种多样性的研究,探讨天然林窗的形成对土壤各理化指标以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林窗面积的增大,群落各层次的物种数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灌木层、草本层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Simpson优势度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sw)均表现为林窗>林下;(2)0~20 cm土壤速效钾含量表现为林窗>林下;(3)各物种多样性指数变化与土壤理化指标存在一定相关性,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及Simpson优势度指数与土壤pH值呈显著相关关系(P<0.05),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速效钾含量呈显著相关关系(P<0.05)。
蒋倩姚俊宇伍炫蓓郝建锋裴曾莉李天玲石博文张彬齐锦秋
关键词:柳杉人工林林窗土壤理化性质物种多样性相关系数
不同植被类型枯落物养分特征及其潜在归还能力被引量:8
2020年
为了分析不同植被类型枯落物养分特征及其养分潜在归还能力,采用野外调查采样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官司河流域5种典型植被类型为研究对象,采用反隶属函数法对不同植被类型枯落物的养分潜在归还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枯落物单位面积年蓄积量以马尾松-柏木-毛栗混交林最高,为605.3g/m^2;2)不同植被类型枯落物有机碳含量以马尾松-柏木-毛栗混交林最高,为390.9g/kg;全氮含量侧柏-麻栎混交林最高,为11.11g/kg;枯落物养分潜在归还量有机碳、全氮均以马尾松-柏木-毛栗混交林最高,分别为236.63g/(m^2·a)、4.68g/(m^2·a)。3)根据反隶属函数法的综合评价结果,侧柏-麻栎混交林平均反隶属函数最大,为0.61,说明其潜在归还能力更强。综上所述,以马尾松为主的植被类型在养分潜在归还量等方面较其他植被类型更占优势,有利于区域植被恢复和土壤质量的改善。
蒋倩何淑勤宫渊波
关键词:枯落物养分含量植被类型
青衣江中游河滨草本植物生态位和物种多样性被引量:9
2016年
采用典型样地方法,2014年7-8月,对青衣江中游4种河滨生境的草本植物群落多样性进行调查;采用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和Levins生态位宽度、Pianka生态位重叠和Schoener生态位相似性指数,对各生境植物种群生态位特征进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共有草本植物91种,隶属于30科73属,以菊科(Compositae)、禾本科(Gramineae)、蓼科(Polygonaceae)和豆科(Leguminosae)植物为主;乔木林地草本植物的丰富度、多样性和优势度指数最大,河漫滩、灌木林地、弃耕地草本植物的各指数依次减小;各物种在不同生境中的生态位宽度存在差异,在乔木林地、灌木林地、河漫滩和弃耕地中,生态位重叠值大于0.8的物种所占的比例分别为62.12%、54.55%、50%和34.85%,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大于0.5的物种所占的比例分别为89.39%、83.33%、68.18%和51.52%。生态位宽度较大的两个物种,生态位相似性比例较大,其生态位重叠值也越大,但生态位宽度较小的物种间也可能存在较大的生态位重叠。由于物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环境异质性,4种生境草本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生态位存在较大差异。
符饶郝建锋李艳姚小兰裴曾莉黄雨佳蒋倩
关键词:草本植物生态位物种多样性生境河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