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廉

作品数:11 被引量:91H指数: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综合征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炎
  • 2篇医师
  • 2篇住院医师
  • 2篇文献复习
  • 2篇老年
  • 2篇化脓
  • 2篇化脓性
  • 2篇风湿
  • 2篇复习
  • 2篇并发
  • 2篇大动脉
  • 2篇大动脉炎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综合
  • 1篇代谢综合征
  • 1篇性别差异
  • 1篇血性
  • 1篇医患

机构

  • 1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赵义
  • 11篇魏廉
  • 8篇廖秋菊
  • 5篇黄旭
  • 4篇李小霞
  • 3篇李霞
  • 3篇苏丽
  • 3篇孔芳
  • 3篇李雪梅
  • 2篇田真
  • 1篇陈丽芬

传媒

  • 2篇中国病案
  • 2篇中国卒中杂志
  • 2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华老年多器...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5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化脓性蜂窝织炎误诊痛风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20年
患者,男,39岁,因"右足背红肿热痛3 d、发热2 d"入院。患者3 d前出现右足背肿痛,并伴有局部皮肤发红、皮温升高,症状逐渐加重,次日出现高热,最高达39℃,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痛风性关节炎",给予抗炎止痛药治疗后右足肿痛未减轻,出现右小腿胀痛,行走困难,遂来我院,以门诊"痛风"收入院。患者无明确外伤史,有足癣10年,有高血压病史,未规律服用药物。自发病以来纳差、恶心,呕吐2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腹泻,每天稀便2次。入院查体:体温38.5℃,血压110/70 mm Hg;神志清楚,精神差,心肺腹查体无异常,右侧腹股沟可触及6 cm×6 cm淋巴结,活动可,无压痛,右下肢有压痛,右足肿胀,局部皮肤呈暗红色,边界不清。
李雪梅田真黄旭廖秋菊魏廉赵义
关键词:急性蜂窝织炎痛风误诊
合并代谢综合征的膝骨关节炎患者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合并代谢综合征的膝骨关节炎(KOA)患者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玄武医院风湿免疫科诊断的KOA炎患者390例,按有无合并代谢综合征(MS)分为非代谢综合征组(非MS组)239例,膝骨关节炎合并代谢综合征组(合并MS组)151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合并MS组BMI、腰围、舒张压(DBP)及收缩压(SBP)均较非MS组升高(P<0.05)。合并MS组并发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的人数均高于非MS组(P<0.05);合并MS组膝关节疼痛(VAS)评分、膝关节功能(WOMAC)评分、KellgrenLawtence(K-L)分级评分均高于非MS组(P<0.05)。合并MS组空腹血糖(GLU)、胆固醇(TG)、血清总胆固醇(TCH)、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红细胞沉降率(ESR)均较非MS组升高(P<0.05)。结论膝骨关节炎合并代谢综合征的患者危险因素多,代谢紊乱程度严重及关节病情严重,应给予有效的干预措施。
廖秋菊黄旭魏廉赵义李小霞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疾病特点
以缺血性卒中发病的大动脉炎15例临床特点分析
2021年
目的总结以缺血性卒中为首发症状的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TA)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1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连续收治的TA合并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以缺血性卒中为首发症状,分为缺血性卒中发病组和其他症状发病组,比较两组间临床资料的差异,分析以缺血性卒中发病的TA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最终纳入59例TA合并缺血性卒中患者,TA发病年龄8~51岁,平均29.7±13.1岁,男性7例(11.9%),缺血性卒中平均发病年龄35.8±14.1岁。15例(25.4%)患者以缺血性卒中为首发症状,首次卒中平均年龄低于其他症状发病患者(27.2±9.6岁vs.38.8±14.2岁,P=0.005)。缺血性卒中发病组患者与其他症状发病组比较,BMI较低(21.4±3.9 kg/m^(2) vs.24.2±4.6 kg/m^(2),P=0.039),合并高血压比例偏低(6.7%vs.34.1%,P=0.048),非特异性系统症状的发生率偏低(0 vs.27.3%,P=0.026),关节炎/关节痛比例较高(20.0%vs.2.3%,P=0.047),血压不对称的发生率偏高(73.3%vs.36.4%,P=0.018),偏瘫发生率较高(93.3%vs.59.1%,P=0.023),印度大动脉炎临床活动度评分2010(Indian Takayasu clinical activity score 2010,ITAS-2010)较高(12.2±5.4分vs.7.1±5.8分,P=0.004)。结论以缺血性卒中为首发症状的TA患者,较其他症状发病的患者,卒中年龄早10岁左右,BMI较低,高血压和非特异性系统症状发生率低,关节炎/关节痛、血压不对称和偏瘫发生率高,ITAS-2010较高。
孔芳黄旭魏廉赵义
关键词:大动脉炎缺血性卒中首发症状
化脓性扁桃体炎合并红斑性肢痛症1例并文献复习
2016年
患者,男,59岁,主因发热,咽痛12d,双手指间关节肿痛7d入院。患者12d前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39℃,寒颤,咽痛,四肢疼痛,就诊于当地医院。查体,扁桃体Ⅱ~Ⅲ度肿大,表面覆有白色分泌物,化验提示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考虑'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予以拜复乐每天0.4g抗感染治疗4d,体温正常及咽痛好转停药。7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手指尖红肿、胀痛,指腹压力增高伴波动性剧痛,
李雪梅苏丽孔芳魏廉赵义李小霞
关键词:红斑肢痛症
大动脉炎合并脑梗死4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总结大动脉炎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此类患者脑梗死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0年6月随访超过3年的大动脉炎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此类患者脑梗死复发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49例患者,首次脑梗死中位年龄30.0(22.0~45.0)岁,中位随访时间3.4(3.2~3.7)年。11例(22.4%)出现复发性脑梗死,两次脑梗死间隔中位时间8.0(5.0~88.0)个月。与脑梗死无复发患者相比,复发性脑梗死患者合并糖尿病比例(27.3%vs 2.6%,P=0.031)以及首次脑梗死后随访期间平均TG水平(3.65±0.96 mmol/L vs 1.14±0.54 mmol/L,P=0.001)升高。大动脉炎受累动脉以颈总动脉最为常见(48/49,98%),其次是椎动脉(40/49,81.6%),受累血管病变性质以狭窄(49/49,100%)和闭塞(36/49,73.5%)最常见。脑梗死复发组动脉闭塞比例(100%vs 65.8%,P=0.024)和动脉血栓发生率(45.5%vs 13.2%,P=0.033)均高于脑梗死无复发组。治疗方面,脑梗死复发组抗血小板治疗患者比例(63.6%vs 97.4%,P=0.007)及接受血管重建术的患者比例(27.3%vs 68.4%,P=0.033)均低于脑梗死无复发组。结论大动脉炎合并脑梗死的患者,如合并糖尿病、血脂控制欠佳、主动脉弓分支动脉有闭塞、血栓形成者,脑梗死复发风险高。
孔芳黄旭魏廉苏丽廖秋菊刘宏军赵义
关键词:大动脉炎脑梗死复发
某三甲医院老年风湿病患者患病情况调查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调查分析某三甲医院风湿科老年住院患者风湿病分布情况。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风湿科住院患者2360例,将所有患者按照年龄不同分为2组。<60岁为中青年组(1293例),≥60岁为老年组(1067例),记录患者性别、年龄、出院诊断以及合并症情况。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用四格表χ2检验分析不同疾病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中老年男性患者的比例较中青年组高;在痛风中老年女性患病的比率较中青年组高;在皮肌炎及重度骨关节炎中老年组男女患病比例与中青年组相反;在大动脉炎及系统性硬化症中无老年男性病例。结论老年人患风湿病与中青年不同,不同性别患病分布情况有其自身特点。在临床工作中,应注意老年风湿病患者的患病分布情况,有助于临床的诊断及治疗。
廖秋菊赵义李霞魏廉
关键词:老年人风湿病
干燥综合征并发神经系统病变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干燥综合征(pSS)患者并发神经系统(NS)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42例pSS患者的临床资料,判断并发NS病变情况;比较并发NS病变和未并发NS病变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实验室指标、自身抗体特征,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pSS患者并发NS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142例患者中,并发NS病变46例(32.4%)。与未并发NS病变者相比,并发NS病变者发病年龄低、病程短、口干及眼干症状发生率低、外周血白细胞降低比例低,而RF滴度≤3倍上限比例、抗AQP4阳性率及ESSDAI评分升高。二元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45岁(OR=5.74,P=0.005)、病程≤4年(OR=3.92,P=0.024)、RF滴度升高≤3倍上限(OR=9.33,P=0.002)和ESSDAI评分>3分(OR=16.06,P=0.000)是pSS并发NS病变的危险因素,而口干症是pSS并发NS病变的保护性因素(OR=0.26,P=0.019)。结论pSS常累及NS,年龄、病程、血清RF水平和病情活动性与NS病变的发生密切相关。
李霞田真魏廉李赫赵义
关键词: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神经系统病变
情景模拟教学与案例教学结合在培养住院医师医患沟通能力中的应用被引量:65
2016年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法在住院医师医患沟通能力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某院低年住院医师进行医患沟通能力的培训。所有住院医师随机分为对照组40人及观察组4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讲述式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情景模拟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应用利物浦医师沟通能力评价量表(LCSAS)中文修订版评估比较两组自身在培训前及培训后的差异,以及两组在培训后的差异;进行患者的满意度评估,并比较结果;并调查住院医师对情景模拟教学与案例教学结合的教学法在培训住院医师医患沟通能力中应用的认可程度。结果培训前两组住院医师得分分别为9.26±3.02,9.31±3.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对照组在采用传统的讲述式教学方法培训医患沟通技巧后,LCSAS量表得分为12.81±5.18,较未培训前得分有所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采用情景模拟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培训医患沟通技巧后,LCSAS量表得分为(27.26±3.75),较未培训前得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与对照组在采用不同的培训方法后比较两组得分,观察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7.26±3.75vs12.81±5.18),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在医师语言和蔼、能表现同情心、患者能得到尊重及综合沟通能力方面,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问卷显示,100%的住院医师对情景模拟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医患沟通能力培训的教学方法表示认可,并认为该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医患沟通能力。结论情景模拟教学联合案例教学法可以有效的提高低年住院医师的医患沟通能力,降低医疗纠纷风险。
廖秋菊赵义魏廉李小霞
关键词:住院医师医患沟通情景模拟教学案例教学
三甲医院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职业倦怠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分析三甲医院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住培医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某三甲医院住培医师196名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子问卷形式对住培医师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教育程度、规培年限、在职状态和专业情况等基线资料及职业倦怠程度进行调查,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住培医师职业倦怠的危险因素。结果住培医师的职业倦怠率为19.9%,其中出现重度情感耗竭、重度低成就感、重度去人格化的比例分别为13.8%、23.0%、71.4%。在读研究生是发生重度情感耗竭(P=0.034,OR=4.346,95%CI:1.12-16.856)、重度低成就感(P=0.039,OR=3.67,95%CI:1.156-12.741)、重度去人格化(P=0.01,OR=4.571,95%CI:1.935-10.798)的危险因素;26岁~30岁组(P=0.031,OR=2.995,95%CI:1.106-8.11)、31岁~36岁(P=0.018,OR=7.451,95%CI:1.416-39.221)、未婚(P=0.008,OR=2.684,95%CI:1.296-5.558)、硕士(P=0.002,OR=3.864,95%CI:1.624-9.194)及本科学历(P=0.008,OR=3.308,95%CI:1.363-8.031)、其他医院医师(P=0.024,OR=2.688,95%CI:1.141-6.33)均是住培医师发生重度去人格化倦怠的危险因素。结论三甲医院住培医师职业倦怠发生率较高,研究生住陪医师是发生职业倦怠的高危人群,培训组织者及培训专科应给予足够的关注。
廖秋菊赵义苏丽李霞陈丽芬魏廉
关键词:住院医师职业倦怠
白塞综合征并发颅内静脉窦血栓临床特点分析
2021年
目的分析白塞综合征(BS)并发颅内静脉窦血栓(CVST)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20年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住院的BS患者临床资料,并比较并发和没有CVST的BS患者之间的区别。结果在89例BS患者中,有13例(14.6%,7例女性,平均年龄31.2±8.7岁)被诊断为CVST。多为慢性起病(76.9%),头痛、恶心、呕吐是最常见的症状,脑脊液压力升高10例(76.9%),血栓形成部位多见于横窦(100%)、乙状窦(92.3%)。与没有CVST的BS患者比较,并发CVST患者颅外血管受累的发生率(P=0.038)、纤维蛋白原(P=0.034)、D-二聚体(P=0.000)和BDCAF2006评分(P=0.024)更高。所有患者均予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抗凝治疗。在23个月的中位随访期(3~60个月)中,所有患者病情缓解,没有死亡病例。结论CVST是BS罕见的并发症,发病年龄偏年轻化,头痛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横窦、乙状窦是血栓最常见的部位,易合并其他部位血栓,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早期识别和积极治疗CVST可获得很好的疗效。
廖秋菊赵义魏廉
关键词:白塞综合征静脉窦血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