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思思

作品数:5 被引量:53H指数:4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神经病
  • 3篇神经病理
  • 3篇神经病理性
  • 3篇神经病理性疼...
  • 3篇疼痛
  • 3篇病理
  • 3篇病理性
  • 3篇病理性疼痛
  • 2篇穴位
  • 2篇穴位贴敷
  • 2篇穴位贴敷治疗
  • 2篇贴敷
  • 2篇贴敷治疗
  • 2篇细胞
  • 2篇胶质
  • 2篇胶质细胞
  • 2篇敷治
  • 2篇鼻炎
  • 2篇变应性
  • 2篇变应性鼻炎

机构

  • 5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蒋松鹤
  • 5篇李思思
  • 3篇屠文展
  • 3篇姜霞
  • 1篇庄进飞
  • 1篇钟燕彪

传媒

  • 2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针刺研究
  • 1篇中国针灸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年份

  • 2篇2017
  • 3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神经胶质细胞在电针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2
2016年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慢性疼痛综合征之一,大量文献研究显示神经病理性疼痛与神经胶质细胞生理活动密切相关,神经胶质细胞通过释放各种神经活性物质,发挥信号转导通路功能,在疼痛的产生和维持中起作用,电针刺激可通过抑制神经胶质细胞活化参与镇痛效应。本文就电针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国内外最新文献研究,对神经胶质细胞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关系及其参与电针镇痛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李思思屠文展钟燕彪姜霞蒋松鹤
关键词:神经病理性疼痛电针镇痛神经胶质细胞
三九天不同强度穴位贴敷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观察基于三九天不同强度的穴位贴敷方案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变应性患者随机分为生姜组、蜂蜜组及安慰剂组,每组60例,均采用三九天灸方(穴取大椎、风门、肺俞等),生姜组及蜂蜜组分别以新鲜姜汁、蜂蜜调和中药方,安慰剂组采用蜂蜜调和小米粉进行穴位贴敷,每周1次,共4周。采用变应性鼻炎症状、体征积分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评分情况,观察治疗前后的血清特异性(S-IgE)并随访半年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生姜组、蜂蜜组与治疗前比较,症状积分、体征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安慰剂组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姜组与蜂蜜组比较,生姜组积分变化更加明显(P<0.05);3组比较,生姜组、蜂蜜组症状及体征积分明显低于安慰剂组(P<0.01)。各组分别与同组治疗前IgE水平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姜组、蜂蜜组与安慰剂组比较,治疗后生姜组、蜂蜜组IgE均稍低于安慰剂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4周后、随访半年后疗效比较,治疗4周、随访半年后,生姜组、蜂蜜组疗效均优于安慰剂组(P<0.05);生姜组与蜂蜜组比较,生姜组治疗后和半年随访的总有效率均优于蜂蜜组(P<0.05)。结论三九天穴位敷贴法是一种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方法,生姜组、蜂蜜组均能改善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但强刺激组对患者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更优。
庄进飞胡奇妙陈温慈李思思蒋松鹤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穴位敷贴法
电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被引量:19
2017年
目的:观察电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大鼠脊髓L4-L6中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探讨电针是否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影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表达达到镇痛效应。方法:将4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模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0只。正常组大鼠不做处理,假模组暴露坐骨神经2~3min,不打结,余大鼠建立慢性坐骨神经压迫性损伤(chronic constrictive injury,CCI)疼痛模型。电针组于造模后7d开始电针"足三里""阳陵泉",每次30min,每天1次,连续7d;余组仅予固定,不做治疗。各组于造模前及造模后3、5、7、10、12、14d分别测量大鼠患侧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术后14d处死大鼠,对脊髓L4-L6行免疫组化观察,检测小胶质细胞(Iba1)和BDNF蛋白表达,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脊髓L4-L6中BDNF mRNA的表达。结果:与假模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痛阈明显降低(P<0.01),出现痛觉过敏;电针干预后,电针组较模型组痛阈明显升高(P<0.01);术后14d,模型组脊髓L4-L6中Iba1、BDNF蛋白表达及BDNF mRNA水平高于正常组和假模组,电针组脊髓L4-L6中Iba1、BDNF蛋白表达及BDNF mRNA水平较模型组显著减少(均P<0.01)。结论:电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镇痛效果可能是通过抑制大鼠脊髓中小胶质细胞活化从而减少BDNF的表达产生作用。
李思思谷鹏鹏屠文展姜霞陈温慈胡奇妙蒋松鹤
关键词:神经病理性疼痛小胶质细胞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变应性鼻炎药物标准化文献分析与探讨被引量:3
2016年
为优化冬病夏治的穴位贴敷药物治疗变应性鼻炎方案,查阅近20余年来相关文献,从药物的组成、炮制方法、剂形等方面阐述贴敷方法与现状。结果提示,目前国内所应用的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组方主要在《张氏医通》白芥子涂法的基础上酌情加减化裁,临床应用广泛,疗效明确。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现阶段贴敷药物标准化程度较低,限制了该疗法的推广。本研究从临床应用的穴位贴敷药物的整体思路出发,提出了穴位贴敷药物标准化的建议,以期为正确理解穴位贴敷药物标准化的真正含义和临床应用提供思路。
胡奇妙陈温慈李思思蒋松鹤
关键词:冬病夏治穴位贴敷变应性鼻炎
电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痛觉过敏及脊髓背角钾-氯离子协同转运体2表达的影响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观察患侧电针和健侧电针足三里穴、阳陵泉穴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行为学表现以及脊髓背角钾-氯离子协同转运体2(KCC2)表达的影响,探讨患侧选穴和健侧选穴两种针刺方案的镇痛效应,以及KCC2在电针镇痛效应中的作用。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模组、模型组、患侧电针组、健侧电针组,每组10只。建立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模型,治疗组于术后1周开始电针治疗,每天1次,连续7天。各组于术前(0天)及术后3、5、7、10、12、14天分别测量大鼠患侧足机械足反射阈值(M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术后14天处死大鼠,取脊髓组织行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脊髓背角KCC2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术前比较,CCI各组大鼠痛阈明显降低,出现痛觉过敏(P<0.001),电针治疗后大鼠MWT和TWL均有不同程度的持续升高,且患侧与健侧电针相比无明显差异。HE染色结果提示,患侧电针组与健侧电针组脊髓背角组织及神经元病变程度较模型组减轻。术后14天患侧与健侧电针组较模型组脊髓背角患侧KCC2表达显著增加(P<0.05),并且患侧电针组与健侧电针组无明显差异。结论:患侧电针和健侧电针能产生类似的镇痛效果,均可减轻外周神经损伤后引起的痛觉过敏。患侧电针与健侧电针治疗均可抑制KCC2蛋白的表达下调,电针的镇痛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加脊髓背角中KCC2的表达实现的。
李思思屠文展姜霞陈温慈胡奇妙谷鹏鹏蒋松鹤
关键词:针刺神经病理性疼痛脊髓背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