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米科峰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天文
  • 2篇天文测量
  • 1篇地磁
  • 1篇地磁测量
  • 1篇定轨
  • 1篇星图
  • 1篇时延
  • 1篇视频
  • 1篇视频测量
  • 1篇特性分析
  • 1篇拍照
  • 1篇稳定性
  • 1篇机器人
  • 1篇感器
  • 1篇北斗
  • 1篇CCD
  • 1篇标定方法
  • 1篇传感
  • 1篇传感器
  • 1篇传感器校正

机构

  • 5篇解放军信息工...
  • 1篇北京航天飞行...

作者

  • 5篇米科峰
  • 4篇张超
  • 3篇詹银虎
  • 3篇李崇辉
  • 1篇王若璞

传媒

  • 2篇测绘通报
  • 2篇测绘科学技术...
  • 1篇北京测绘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一种改进的一维最大熵星图分割算法被引量:4
2020年
在CCD天文测量技术中,星点质心坐标提取的精度直接影响野外天文测量的坐标精度,而星图分割算法是数字星图处理技术中最为关键的一环。一维最大熵星图分割算法具有良好的二值化效果,且能够充分保留星图图像信息,其可靠性与准确性均已得到了试验验证。本文基于一维最大熵星图分割算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星点区域划分算法,可以在不影响精度和可靠性的前提下,大幅提升一维最大熵算法的运算效率,进一步提高野外天文测量作业的效率,在实际作业中,具有更好的可应用性。
张耿张超米科峰詹银虎詹银虎
图像全站仪拍照时延的标定方法及对天文定向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精确测定时间对于天文测量至关重要。针对图像全站仪拍摄恒星存在时延的问题,利用计算机内部时钟与全站仪拍照之间的时间关系,设计了一种简便高效准实时的时延标定方法。推导了拍照时延对天文方位角测量的影响公式,并以北极星定向为例进行了数值分析。大量野外实测数据表明,拍照时延的大小约为4.2 s,且半年内较稳定。经过拍照时延改正之后,能够满足利用北极星时角法进行一等天文方位角测量的精度要求。
米科峰张超张超李崇辉詹银虎
关键词:稳定性
视频测量机器人星识别算法在自动天文定向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9年
天文定向是通过观测天体确定方位的高精度定向方法,在天文测量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实现自动天文定向是目前天文定向的发展趋势。基于视频全站仪的工作模式,本文提出了一种星识别定向方法。首先通过视频测量连续快速拍摄多颗星,再将高度角和方位角差作为匹配条件,识别出各恒星,最后利用观测数据和解算的恒星数据关系获得定向结果,实现天文定向自动化。本文分析了因测站坐标误差和观测误差引起的星识别误差,由此给出匹配阈值,进一步提高了匹配的精确度和准确度。
叶凯张超时春霖米科峰詹银虎
关键词:视频测量
地磁快速定向在天文测量自动化中的应用
2019年
通过自动寻星进行天文测量前需要概略定向。基于地磁定向高效、可靠的测量特点,提出在天文观测前利用地磁测量快速获得概略方位的方法。研究了地磁定向的使用条件,介绍了利用TCM-XB三轴罗盘定向的基本原理,测试了磁传感器的磁定向精度,进行了磁传感器与天文测量仪器实验平台组合设计。基于地磁与经纬仪的组合实验测试表明,在不同方向磁传感器定向最大互差约为1°,其固定方向定向内符合优于0.1°,可以满足基于视频全站仪/经纬仪的天文测量系统概略寻星要求。
叶凯张超时春霖李崇辉米科峰
关键词:地磁测量传感器校正
基于动态阿伦方差的北斗星载原子钟特性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针对传统的阿伦方差等评价手段无法实现对星载原子钟进行动态性能评估的缺陷,将动态阿伦方差引入到BDS星载原子钟的监测和评估中。采用BDS多星定轨卫星钟差产品,基于动态阿伦方差算法对BDS原子钟在轨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利用BDS星地双向无线电时间比对钟差数据对其结果进行了对比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动态阿伦方差算法可以实现对BDS星载原子钟动态特性的有效评估,BDS原子钟的万秒稳定度的量级基本为在10-14,但是随着时间有一定的变化。
李铸洋米科峰周培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