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动力学监测
  • 1篇休克
  • 1篇休克患者
  • 1篇血流动力学
  • 1篇血流动力学监...
  • 1篇预检分诊
  • 1篇内压
  • 1篇护理
  • 1篇护理质量
  • 1篇护理质量管理
  • 1篇急性创伤
  • 1篇急性创伤性
  • 1篇急诊
  • 1篇急诊科
  • 1篇分诊
  • 1篇腹内
  • 1篇腹内压
  • 1篇腹内压增高
  • 1篇创伤
  • 1篇创伤性

机构

  • 2篇宁夏回族自治...

作者

  • 2篇凌娟娟
  • 2篇段梅花
  • 2篇王文晶
  • 2篇李霞
  • 1篇李丽荣

传媒

  • 2篇宁夏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急性创伤性休克患者腹内压增高时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的变化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评估急性创伤致休克患者腹内压(腹腔内压力,IAP)增高时血流动力学各监测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80例急性创伤后致休克患者在急救过程中进行腹内压监测,每4 h监测一次,连续监测48 h,根据腹内压监测结果分为2组,即腹内压正常组22例(IAP<12 mmHg)和腹内压增高组58例(IAP≥12 mmHg),并同时监测2组患者呼吸频率(R)、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BP)、心输出量(CO)、血氧饱和度(SpO_(2))、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尿量等值。结果58例腹内压增高组患者的R为(32.45±5.31)次/min,HR为(110.78±7.21)次/min,CVP为(8.78±1.83)cmH 2O,MBP为(105.74±4.29)mmHg,PaCO_(2)为(55.64±6.18)mmHg;而22例腹内压正常组的R为(28.24±4.35)次/min,HR为(102.64±5.21)次/min,CVP为(6.23±1.56)cmH 2O,MBP为(100.15±6.56)mmHg,PaCO_(2)为(48.56±5.41)mmHg;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8例腹内压增高组患者的CO为(3.01±1.08)L/min,SpO_(2)为(89.32±7.93)%,PaO_(2)为(115.2±14.25)mmHg,尿量为(14.31±5.45)mL/h;22例腹内压正常组的CO为(5.36±1.12)L/min,SPO_(2)为(95.72±8.23)%,PaO_(2)为(137.12±11.15)mmHg,尿量为(24.23±4.65)mL/h,腹内压增高组明显低于腹内压正常组(P<0.05)。结论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IAP监测值增高时明显影响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监测指标。
李霞马倩王文晶李丽荣凌娟娟高茹贺娜段梅花
关键词:腹内压血流动力学
追踪方法学在急诊科预检分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2022年
目的探讨追踪方法学对急诊科预检分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急诊科就诊的49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年7月至12月就诊的247例为对照组,2021年1月至6月就诊的247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预检分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预检分诊护理基础上运用追踪方法学原理对部分指标进行追踪并改进,比较2组预检分诊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预检分诊标准的掌握与流程的落实、应用分诊信息系统并详细记录、正确分诊、动态评估筛查潜在危重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追踪方法学能提高急诊预检分诊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凌娟娟李霞王文晶高茹王志妍罗苑红吴宇陈海涛段梅花
关键词:预检分诊护理质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