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药房
  • 2篇药物
  • 1篇等距
  • 1篇底座
  • 1篇地平
  • 1篇顶盖
  • 1篇心病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药
  • 1篇心血管药物
  • 1篇血管
  • 1篇血管药物
  • 1篇药盒
  • 1篇药理
  • 1篇药物联用
  • 1篇药学分析
  • 1篇营养风险
  • 1篇营养支持
  • 1篇治疗冠心病
  • 1篇神经系

机构

  • 6篇内蒙古医科大...

作者

  • 6篇刘文辉
  • 2篇崔鸿江
  • 2篇吴晓忠
  • 2篇王楠楠
  • 1篇霍婷
  • 1篇刘爽
  • 1篇李树文
  • 1篇邢文华
  • 1篇邵艳清

传媒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2篇2017
  • 1篇201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一种使用便捷的药房用取药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使用便捷的药房用取药篮,包括取药篮主体,该取药篮主体背面顶部活动连接有顶盖,取药篮主体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隔离盒,隔离盒两侧均设置有安装舱,安装舱内部设置有分离药盒,分离药盒远离隔离盒一侧设置有手持把手...
张晓丽崔鸿江刘爽王楠楠吴晓忠刘文辉陈佳星
一种使用便捷的旋转式药房置药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使用便捷的旋转式药房置药架,包括底座,底座的顶端设置有转动柱,且转动柱与底座之间设置有轴承,转动柱的侧边且位于底座的顶端设置有旋转机构;转动柱的外侧且由上至下的方向套设有若干置药台;底座的两侧均设置有...
崔鸿江张晓丽吴晓忠刘文辉
尼莫地平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药理疗效
2017年
观察尼莫地平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药理疗效。方法 将我院自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尼莫地平治疗,观察两组的药理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脑血管痉挛、再出血的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患者生活依赖程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莫地平可以提高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药理疗效,有利于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值得在临床用药上进行推广。
刘文辉
关键词:尼莫地平中枢神经系统蛛网膜下腔出血
探讨抗血压药物与非甾体抗炎药物联用对血压的影响
2017年
高血压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会对靶器官造成损害,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抗血压药物和非甾体抗炎药同时应用老年人群占比较大,镇痛药的不正确使用会引发各种不良反应。非甾体抗炎药物能够拮抗大部分抗压药物的降压效果,且由此引发的高血压的昼夜节律大部分呈现异常,对于服用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的高血压患者,如需使用镇痛药,须考虑其与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相互作用,规避风险,合理安全用药。
刘文辉
关键词:非甾体抗炎药物
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及药学分析
2024年
针对已确诊冠心病并常规服用心血管药物的患者增加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后所能取得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方法 102个病例样本,按照51例/组的标准规范落组,在同等依常规取心血管药物应用基础上,观察组并取他汀类药物联用。结果 第2、3表格所呈现数据对观察组所获临床效益更加认可(P<0.05)。结论 在冠心病患者常规服用心血管药物基础上增加他汀类药物,可使临床治疗有效率进一步提升,并显著改善血脂指标,以及炎症反应。
刘文辉陈佳星萨日娜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心血管药物冠心病
我院脊柱外科和微创脊柱外科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及营养支持情况调查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为了解脊柱外科和微创脊柱外科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和促进临床合理使用营养支持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定点连续抽样的方法,选取我院脊柱外科和微创脊柱外科2013年1-12月符合入组条件的住院患者为对象,利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2002调查患者入院和出院时的营养风险状况并记录其住院期间的营养支持情况。结果:432例纳入研究队列的患者中,入院时总体营养风险发生率为11.57%,其中脊柱外科为12.40%,微创脊柱外科为10.44%;出院时总体营养风险发生率为19.44%,其中脊柱外科为23.60%,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微创脊柱外科为13.74%,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有营养风险的50例患者的营养支持率为88.00%,无营养风险的382例患者中仍有14.14%接受了额外的营养支持。有营养风险且接受了营养支持的44例患者平均能量摄入为(9.84±8.10)k J/(kg·d),脂肪和蛋白质供能占比分别为10.16%和9.55%;所有接受营养支持的患者中未发现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方式者。结论:我院脊柱外科和微创脊柱外科住院患者入院时营养风险发生率总体较低,出院时前者营养风险发生率显著升高。而部分接受营养支持的患者并无适应证,且营养支持方式选择值得商榷,营养支持药物使用存在不合理之处。
王楠楠邵艳清霍婷邢文华李树文刘文辉
关键词:脊柱外科微创脊柱外科营养风险营养支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