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丽君

作品数:1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伤患者
  • 1篇双频指数
  • 1篇重型
  • 1篇重型颅脑
  • 1篇重型颅脑损伤
  • 1篇重型颅脑损伤...
  • 1篇颅脑
  • 1篇颅脑损伤
  • 1篇颅脑损伤患者
  • 1篇脑电双频
  • 1篇脑电双频指数
  • 1篇脑电双频指数...
  • 1篇脑损伤
  • 1篇脑损伤患者

机构

  • 1篇郑州大学

作者

  • 1篇王龙安
  • 1篇秦历杰
  • 1篇许丽君
  • 1篇曹栋

传媒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年份

  • 1篇2016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在评估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临床应用。方法共纳入郑州大学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急诊ICU收治的5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均在入院后24h内的相同时间点开始行BIS监测1h,自入院监测BIS值5~7d,后对出院或转普通病房者进行定期随访。记录患者预后,包括死亡、植物状态(意识未恢复,但各种反射及自主呼吸良好)、致残(意识恢复,但留有后遗症,如智力障碍、语言障碍或肢体活动障碍等)、康复。分析BIS值与GCS评分的相关性。同时根据患者的BIS值,记录每个患者的预后情况,分析BIS值和预后的关系。根据预后分为三组:死亡组,意识未恢复组,意识恢复组,对比组间的BIS值,分析BIS值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判定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BIS值与GCS评分呈正相关。52例患者中,死亡18例,植物状态15例,致残12例,康复7例。随着BIS值的升高,死亡及植物状态率逐渐降低,意识恢复率逐渐升高。结论 BIS监测在评估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许丽君曹栋王龙安秦历杰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脑电双频指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