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蕊
-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旋毛虫抗肿瘤的机制及研究进展
- 旋毛虫是寄生于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一种线虫,研究表明旋毛虫的感染会改变人体的免疫状态,其某些抗原的产生对肿瘤有一定的抵抗作用,在寄生过程中还会产生抑制肿瘤发生与生长的物质,本文对旋毛虫抗肿瘤的研究机制及进展加以综述。
- 崔蕊
- 关键词:旋毛虫抗肿瘤MCF-7HCT-8
-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研究最新进展被引量:3
- 2018年
- 中性粒细胞是机体的免疫防御系统中的一条非常重要的防线,它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主要是在病原体感染时,通过吞噬、脱颗粒来抵抗侵袭,形成吞噬体后,在内部通过NADPH形成具有高浓度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抗菌蛋白可以用来杀灭病原微生物,而在2004年,Brinkmann等首次研究证明,当受到病原体刺激后,中性粒细胞可以将颗粒蛋白和去致密化染色质排除细胞外,从而捕获并杀死病原微生物,并将这一免疫过程称为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
- 崔蕊方玲谢风
- 关键词:中性粒细胞诱捕病原体感染病原微生物NADPH免疫反应
- 前梯度蛋白2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在前列腺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7
- 2018年
- 前梯度蛋白2(AGR2)属于蛋白二硫键异构酶家族J,自1998年被发现以来,大量研究结果显示其在乳腺癌、胰腺癌、胃癌等肿瘤中呈高表达,并且通过调控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折叠、成熟和分泌过程,在恶性肿瘤的生长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本研究旨在观察AGR2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资料的关系。
- 时景伟陈欢崔蕊张华高锋孔庆阔晋学飞
-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前列腺癌组织蛋白2细胞周期相关蛋白恶性肿瘤
- 膀胱癌患者尿YKL-40蛋白与细胞角蛋白片段19抗原21-1水平变化及意义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 探讨膀胱癌患者尿中YKL-40蛋白与细胞角蛋白片段19抗原21-1(CYFRA21-1)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测定87例膀胱癌患者尿中YKL-40与CYFRA21-1水平,观察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患者尿中YKL-40和CYFRA21-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存在淋巴结转移的膀胱癌患者尿中YKL40与CYFRA21-1水平显著升高;组织学分级为高分化膀胱癌患者尿中YKL-40水平显著升高;联合YKL-40与CYFRA21-1做平行实验,对于诊断膀胱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和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1.24%、83.65%和88.93%.结论 YKL-40与CYFRA21-1在膀胱癌患者尿中呈高表达;联合平行检测YKL-40与CYFRA21-1有助于早期诊断膀胱癌。
- 晋学飞张涛崔蕊李晓燕时景伟
- 关键词:膀胱癌YKL-40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 不孕不育患者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和药物敏感情况分析
- 2024年
- 泌尿生殖道感染的主要支原体为解脲脲原体(Ureaplsama urealyticum, Uu)和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 hominis, Mh),备孕期女性支原体感染,可引起盆腔炎症性疾病,影响卵子的正常输送、受精和受精卵的着床,男性支原体感染可直接影响精液的生成和质量,导致精子数量减少、活动力下降等,所以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是导致不孕不育的重要因素之一[1]。
- 李丽红李威陈晓庆崔蕊毛瑞涛冯雪飞
- 关键词:泌尿生殖道感染不孕不育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盆腔炎症性疾病精子数量
- 3D打印技术在股骨头坏死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7年
- 3D打印技术是一种快速成型技术,通过重建的三维数字模型,将其分割成为层状后逐层堆积成为实体模型。本文主要讨论3D打印技术在股骨头坏死治疗中的应用及与股骨头坏死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比较。最后根据3D打印的技术特点,分析3D打印未来的发展趋势。
- 时景伟郑长军李晓燕崔蕊李宗阔陈炳鹏
-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