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水清

作品数:7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胸腔
  • 2篇胸腔镜
  • 2篇置换术
  • 2篇手术
  • 2篇体外循环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外科
  • 2篇外循环
  • 2篇细胞
  • 2篇细胞肺癌
  • 2篇小细胞
  • 2篇小细胞肺癌
  • 2篇开胸
  • 2篇非小细胞
  • 2篇非小细胞肺癌
  • 2篇肺癌
  • 2篇肺叶
  • 2篇肺叶切除
  • 2篇肺叶切除术

机构

  • 7篇南阳市第一人...

作者

  • 7篇水清
  • 1篇王德昌
  • 1篇冀华逊
  • 1篇秦营
  • 1篇王润生
  • 1篇陈方

传媒

  • 2篇中国卫生标准...
  • 2篇临床研究
  • 1篇安徽医学
  • 1篇河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512例心外科术后病原菌感染临床特征与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分析心外科术后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术后感染及制定临床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7-2021年于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512例患者,其中35例发生术后感染,477例未发生感染。采集感染患者的分泌物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感染组与未感染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BMI、基础病情况、是否为二次手术、术前EF值、麻醉风险评分、气管插管时间、留置尿管时间、胸腔引流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输血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5例患者发生术后感染,感染率6.84%。15例患者年龄>70岁,24例于术后10 d内发生感染,11例于秋季发生感染。发生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37.14%)与表浅手术切口(25.71%)。本次研究中共检出3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8株,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阳性菌15株,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表皮葡萄球菌。真菌2株。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表浅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阳性菌。15株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耐药率较高,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产生耐药的菌株。18株革兰阴性菌对哌拉西林的耐药率为83.33%,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和美罗培南耐药率较低。对比感染组与未发生感染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手术时间、吸烟史、合并糖尿病、二次手术、ASA分级、气管插管、胸腔引流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输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时间>6 h、合并糖尿病、二次手术、麻醉风险分级≥Ⅲ、气管插管时间>3 d、胸腔引流时间>5 d、呼吸机使用时间>5 d、输血量>400 ml是心外科术后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心外科术后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与表浅手术切口,病原�
水清曾显阁
关键词:术后感染病原菌
下咽及颈段食管癌手术方法探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下咽及颈段食管癌手术方法。方法本研究94例患者均采取全身麻醉,94例患者手术切除肿瘤89例,手术切除率为94.7%(89/94)。结果本研究94例患者中,下咽癌33例,切除32例,手术切除率为97.0%(32/33),其中16例患者行全咽、全喉及颈段食管切除的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颈段食管癌61例,手术切除57例,手术切除率为93.4%(57/61)。结论下咽及颈段食管癌的手术切除率较高,下咽癌的远期疗效优于颈段食管癌。
水清冀华逊秦营王润生
关键词:食管肿瘤外科手术方法
间断缝合与连续缝合在体外循环胸部正中切口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应用研究
2022年
目的探讨间断缝合与连续缝合在体外循环胸部正中切口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8月于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胸正中切口心脏瓣膜置换术的98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与研究组各纳入患者49例。两组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均行体外循环胸部正中切口心脏瓣膜置换术。其中对照组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采用间断缝合,研究组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采用连续缝合。观察并比较两组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切口愈合情况、主动脉阻断时间、心肺流转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术后胸液引流量、手术缝合时间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切口的甲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主动脉阻断时间、心肺流转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胸液引流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手术缝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间断缝合,连续缝合在体外循环胸部正中切口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具有更为理想的应用效果,可以提高切口愈合质量,减少并发症风险,加快康复速度,适于临床应用。
水清
关键词:体外循环胸部正中切口心脏瓣膜置换术
温血逆行灌注对瓣膜置换冠脉搭桥术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温血逆行灌注对瓣膜置换冠脉搭桥术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20年1月52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两组均行瓣膜置换冠脉搭桥术。对照组26例术中给予常规灌注,研究组26例术中给予温血逆行灌注。对比两组各项临床指标(呼吸机支持时间、体外循环、主动脉阻断时间与住院时间),术前与术后12 h时心肌损伤标志物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心肌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水平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呼吸机支持时间(22.60±13.30) h、体外循环(118.65±15.38)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15.69±15.66) h、住院时间(17.02±4.23) d与对照组(23.62±15.22) h、(120.33±15.02) min、(118.65±16.83) h、(18.24±3.02) d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57,t=0.398,t=0.657,t=1.197,P>0.05)。术后12 h,研究组cTnT(6.30±1.20) ng/mL、CK(655.65±86.53) U/L、CK-MB(75.20±10.52) U/L均低于对照组(8.65±1.28) ng/mL、(815.65±80.62) U/L、(92.54±12.05) U/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830,t=6.898,t=5.257,P<0.01)。对照组未出现并发症病例,研究组术后出现低心排1例,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中,研究组与对照组无差异性(χ;=1.020,P>0.05)。[结论]温血逆行灌注对瓣膜置换冠脉搭桥术患者心肌具有理想的保护作用,适于临床应用。
水清
关键词:心肌
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分析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入院时间顺序编号,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3例,其中对照组予以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观察组予以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拔管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肺功能及血气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术后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O2)均低于术前,动脉血氧分压(Pa CO2)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术后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前、术后FVC%、FEV1%、DLCO%、Pa CO2降低程度低于对照组,Pa O2提高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少。
王德昌水清陈方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传统开胸非小细胞肺癌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对比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直径>5 cm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且直径>5 cm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多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直径>5 cm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较传统开胸术式术中出血量更少,住院时间更短,术后生活质量更高。
水清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开胸手术
体外循环下二尖瓣置换术中保留二尖瓣及瓣下结构的可行性分析
2015年
目的 分析体外循环下二尖瓣置换术中保留二尖瓣及瓣下结构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于我院行二尖瓣置换术患者10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术中全部切除二尖瓣及瓣下结构,观察组术中保留二尖瓣及瓣下结构.分析两组可行性.结果 观察组术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7%<13.0%),差异显著(P<0.05)结论 体外循环下二尖瓣置换术中保留二尖瓣及瓣下结构有助于保持二尖瓣结构的完整性,可显著改善血流动力学,安全可行,值得应用.
水清
关键词:体外循环瓣下结构可行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