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淑梅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兴国县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赣州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化疗
  • 1篇动脉化疗
  • 1篇动脉化疗栓塞
  • 1篇动脉化疗栓塞...
  • 1篇性关节炎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癌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肝癌
  • 1篇植入
  • 1篇湿敷
  • 1篇湿敷治疗
  • 1篇术后
  • 1篇栓塞
  • 1篇栓塞术
  • 1篇痛风
  • 1篇痛风性
  • 1篇痛风性关节炎
  • 1篇中药湿敷
  • 1篇晚期

机构

  • 3篇兴国县人民医...

作者

  • 3篇许淑梅
  • 1篇谢凌燕
  • 1篇刘丹
  • 1篇罗翔
  • 1篇何鹏
  • 1篇钟慧

传媒

  • 1篇河南中医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1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多学科协作模式下系统性沟通干预对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应对方式的影响
2024年
目的分析多学科协作模式下系统性沟通干预对原发性肝癌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术后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8月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原发性肝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多学科协作模式下系统性沟通干预。在治疗前后评估患者的SF-36评分,PFS-R评分,ALT、AST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ALT、AST生化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疼痛相关量表(PFS-R量表)评估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医疗团队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协作模式下实施的系统性沟通干预在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患者的应对方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阙海燕许淑梅刘丹王素华刘艳黄敬泉
揿针疗法联合中药湿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2024年
目的:观察揿针疗法联合中药湿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cute gouty arthritis,AG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8月兴国县人民医院收治的AGA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揿针组,每组3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秋水仙碱片口服治疗,待疼痛缓解或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时停用。揿针组另给予揿针疗法治疗,联合组在揿针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湿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滑膜厚度、关节液深度、血尿酸(serum uric acid,SUA)、24 h尿尿酸(uric acid,UA)排出量、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有效率为94.29%,揿针组有效率为77.14%,联合组有效率高于揿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和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和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揿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滑膜厚度、关节液深度、SUA、ESR、CRP、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揿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24 h尿UA排出量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高于揿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揿针疗法联合中药湿敷治疗AGA疗效显著,有利于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和疼痛程度,改善患者SUA、ESR及炎性指标水平。
许淑梅许松林罗翔李鑫王蓉何鹏
关键词: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中药湿敷
腹腔镜下植入^(125)Ⅰ放射性粒子及术后联合吉西他滨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的效果观察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植入^(125)Ⅰ放射性粒子后,联合吉西他滨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40例晚期胰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0例。参照组给予单药吉西他滨治疗,研究组则先在腹腔镜下植入^(125)Ⅰ放射性粒子后,再给予吉西他滨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肿瘤直径、黄疸指数以及体重变化情况,观察两组腹痛、腹腔积液症状和营养状况,比较好转率。观察记录研究组的发生胰瘘、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总结手术是否安全。结果经治疗,研究组的肿瘤直径显著小于参照组,黄疸指数显著低于参照组,体重增量增高明显,研究组腹痛、腹腔积液以及营养状况的好转率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与参照组的0.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植入^(125)Ⅰ放射性粒子后,联合吉西他滨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能有效缩小肿瘤,降低黄疸指数,减轻腹痛、腹腔积液症状,改善营养状况,使患者体重回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且粒子植入治疗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低,是治疗晚期胰腺癌的安全有效的方案,值得推广。
钟贞武钟慧刘玲谢凌燕许淑梅
关键词:晚期胰腺癌腹腔镜吉西他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