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头静脉汇入颈外静脉的观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 1994年
- 对614侧成人尸体的头静脉末段进行了解剖观测,发现47侧(7.65%)与颈外静脉直接或间接相连。其中头静脉主干越过锁骨前面直接汇入颈外静脉者41侧(6.68%);与颈外静脉间接借越过锁骨前面的交通支相连者6侧(0.98%)。头静脉主干汇入颈外静脉的部位距锁骨上方1.52±0.78cm;越过锁骨的位置,距锁骨内侧端的直线距离为8.54±1.10cm,距肩峰外侧端的直线距离为6.40±1.30cm;在锁骨前方的外径为3.40±1.10mm。本文对头静脉的此种汇入变异的临床意义进行了讨论。
- 项涛周德明
- 关键词:解剖学头静脉颈外静脉
- 胰尾部的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被引量:1
- 1995年
- 胰尾部的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周德明,项涛,代生富华西医科大学成都610041结合胰尾部影像诊断及手术需要,用常规防腐成年尸体40例(男31,女9),解剖观测了胰尾的形态位置、与腹膜关系、与附近器官及大血管干的关系共12项目,结果表明:一、形态、位置、长...
- 周德明项涛代生富
- 关键词:胰尾部应用解剖学形态学
- 膈褶与肝副裂的形态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 1995年
- 膈褶与肝副裂的形态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陈道邦,周德明,保天然华西医科大学成都610041本文对膈褶(foldsofthediaphragm)和肝副裂(accessoryhepaticfissure)的研究进行了历史回顾,并结合3例膈褶、肝副裂的观察结果...
- 陈道邦周德明保天然
- 关键词:形态学
- 腹膜后间隙纵向联系的应用解剖被引量:13
- 1996年
- 运用矢状断面解剖。整体层次解剖和光镜观察方法,在34具尸体标本上研究了肾筋膜和腹膜后间隙在纵向上的延伸,附着和通连,结果显示,(1)肾前筋膜其上下在不同部位与后腹壁腹膜愈合,肾后筋膜向上与膈下筋膜愈合,向下愈着髂腰筋膜,外侧与腹膜愈合;(2)肾周间隙向上伸入肝裸区,肾旁前、后间隙向上受阻于肾前、后筋膜与后腹壁腹膜和膈下筋膜的愈合处,(3)肾周间隙向下开放,延续盆部腹膜外间隙,腹股沟深面及腹前外侧壁,肾旁前、后间隙在下方互不通连。
- 姜苏明高贤华雷清芳周德明闵鹏秋
- 关键词:肾筋膜腹膜后隙肾周间隙
- 十二指肠内面结构的临床应用解剖研究
- 1993年
- 在100例(男48、女52)常规防腐的成人尸体上,观测了十二指肠内面结构的形态特点,结果是:①十二指肠球部粘膜无皱襞者占40%、呈环状襞者仅10%。②十二指肠大乳头位于十二旨肠降段内侧壁(按九个等分区)中央区者占55%、后中区者占11%。向上至幽门距离平均为7.3±1.72cm。③大乳头上方有头巾样皱襞者占65%,下方有乳头下系带者占63%,两项同时缺乏者占23%。④小乳头出现率为33%(男13、女20),多数位于大乳头前上方,距大乳头为平均1.78±0.61cm。⑤十二指肠憩室出现率为10%。就上述发现结合临床应用进行了讨论。
- 周德明刘国平等
- 关键词:十二指肠憩室
- Oddi括约肌形态特征及其意义被引量:3
- 2001年
- 目的 :研究Oddi括约肌 (sphincterofOddi,SO)形态结构特点 ,为SO切开术及其病理生理意义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 :对 53例正常Vater区标本进行巨微解剖 ,免疫组化 ,Masson染色和体视学技术综合性观测。结果 :①SO可分为固有肌和十二指肠延续肌纤维两类 ,前者有内纵、外环两层 ;②SO与十二指肠环肌间有肌束联系 ;③自十二指肠大乳头尖至胆总管 (commonbileduct,CBD)括约肌上界距离 ( 1 5.92±4.97)mm ;SO长 ( 1 3.99± 3.84)mm ;从大乳头尖至CBD穿十二指肠肌层处间距 ( 1 1 .34± 3.0 7)mm ;SO最厚处 ( 0 .83± 0 .1 8)mm。结论 :SO形态特点可支持SO生理活动特征 ;为临床操作ERCP、SO压力检测和Oddi括约肌切开术等 ,提供解剖学资料。
- 陈道邦周德明杨开清李光明
- 关键词:ODDI括约肌形态学解剖学
- Oddi括约肌功能活动的研究近况
- 1995年
- Oddi括约肌功能活动的研究近况陈道邦,周德明华西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610041)Oddi括约肌(简称SO)是围绕胆总管末段、主胰管末段及其共同管道形成的括约肌。由于胆总管(CBD)和胰管(PD)汇合情况的变化,壶腹长短随之改变。因而SO的组成部...
- 陈道邦周德明
- 关键词:ODDI括约肌生理功能
- 同一标本显示胰腺动脉及胰管的铸型
- 1997年
- 1.取材:用上腹部无病变的尸体,①横断十二指肠上端、横断并结扎肝十二指肠韧带;②横断十二指肠下端、从胰头下平面横断并结扎肠系膜上动、静脉;③贴近脾门切断并结扎脾动、静脉;①从腹腔动脉发出以上和肠系膜上动脉发出以下切断腹主动脉;⑤沿十二指肠及胰周围游离此二结构。2.插管:切开十二指肠壁和腹主动脉后壁,分别从十二指肠大乳头至胰管、腹腔动脉开口、肠系膜上动脉开口三处插入平头大号注射针头并结扎固定。3.灌注;先从胰管灌入20%过氯乙烯(溶于乙酸乙酯中,加黄色颜料)10~15ml,只要被膜下能见黄色细管即止;再从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分别注入红色20%过氯乙烯40~50ml及5~10ml,见胰腺膨胀。只要见被膜下出现红色细管即止。一小时后、再补充灌注一次,用量为1/4左右。4留置:将已灌注标本于室内放置12小时,使灌注液中乙酸乙醇挥发,过氯乙烯固化、标本中液体溢出。5腐蚀:置标本于浓盐酸中(50%到70%)7天后,取出轻轻用清水冲洗、修洁后即可用于观测。
- 周德明项涛陈道邦代生富彭庆恩
- 关键词:胰腺动脉标本制作
- 膈褶与肝副裂的形态特征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 1996年
- 为探讨膈褶与肝副裂的形态特征,明确其临床意义,本文观测了29例常规固定成年男尸以及50例27—38周胎儿肝和膈。并对3例膈褶和附近膈组织进行了切片观察。结果:(1)50例胎儿未见肝副裂和膈褶;(2)3例成年肝有肝副裂与膈褶并存;(3)膈褶中有1—3条较大血管,其血管截面积大于无褶膈中血管截面积;(4)膈褶的骨骼肌组织厚于无褶膈者。本文认为膈褶可能与局部大血管有关,与长期慢性咳嗽、有力的膈肌运动等产生的“机械”因素有关。肝副裂可能为外力型。就膈褶与肝副裂的形态特征提出临床注意要点。
- 陈道帮周德明保天然
- 关键词:形态学
- 十二指肠大乳头的扫描电镜形态特征
- 1996年
- 对3例成人十二指肠大乳头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为大乳头口附近的粘膜皱襞呈纵横交错,并围成大小不等的窦腔。本文从胚胎发生及临床应用进行了讨论。
- 陈道帮周德明彭雪梅
- 关键词:粘膜皱襞扫描电镜形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