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璇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主题

  • 2篇叙事
  • 1篇隐喻
  • 1篇隐喻现象
  • 1篇语篇
  • 1篇原子
  • 1篇原子化
  • 1篇审美无利害
  • 1篇味道
  • 1篇文化
  • 1篇无利害
  • 1篇无聊
  • 1篇经济语篇

机构

  • 3篇武汉大学

作者

  • 3篇姚璇
  • 2篇包向飞

传媒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南财经政法...
  • 1篇哲学评论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叙事在何种意义上可能是美的?被引量:1
2022年
叙事形态的普遍化和叙事载体的多样化使叙事的内涵和外延都得到极大地拓展,叙事不再囿于传统的文学范围。无论从消极的还是积极的角度来看,带有目的的"挑选"是人类在叙事中都无法回避的。相比之下,审美无利害(无目的的美)一直或明或暗地属于西方美学的核心内涵。由此,就叙事所必然关涉的既定目的来说,叙事与美似乎是背道而驰的。这一对立清晰地表现在两种迥然相异的叙事上:一方面,以同一性、强制性和封闭性为特征的"宏大叙事"必然有违无利害的审美;另一方面,深陷资本主义利害的"任意叙事"也很难与审美兼容。经过辨析,美并非与一切叙事相悖。"倾听式叙事"不同于宏大叙事和任意叙事,它作为不预先设定目的却能实现真正交流和理解的"对话",具有内在规定性,故此它契合了美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包向飞姚璇
关键词:叙事审美无利害
经济语言中的隐喻现象比较——以中德经济语篇为例
2016年
认知语言学研究表明,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人类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它在共通性的体验和相似性基础上深植于人类的语言文化。中德经济报道语篇中的大量实例体现经济隐喻多源于垂直空间方位、天气和自然灾害、战争、亲属和等级关系、交通、疾病、机器和建筑领域。这些隐喻概念不但为人们认知经济现象提供新鲜视角,体现认知的普遍性和文化差异性,也使中德经济类报刊精炼化、更具吸引力、拥有更广泛的受众群。
姚璇
关键词:隐喻文化
凝思生命的芳香--读韩炳哲《时间的味道》被引量:1
2021年
在韩炳哲的《时间的味道》一书中,现今的时代被称为“一个没有芳香的时代”。人们正经历着一种时间危机,它归根于时间的原子化。原子化的时间是一切都袒露于现时的断点式时间,书中将其称为“不良时间”。这些断点无法建构起整体的支撑,它们消弭着时间的张力以及时间得以秩序化的韵律。由此人们常常感到生活中缺少持续的经验和缓慢的过渡。积极生命的绝对地位与如今的时间危机紧密相关。在过度强调有所作为的过程中,生命里凝思的元素以及人们逗留的能力被剥夺,人逐步降格为纯粹的劳动动物。面对原子化的时间,我们无须缅怀二维平面的、向心化的神话式时间,也无须重建一维线性的、目标明确的历史式时间。时间的芳香之气并非是叙事性的,而是凝思性的。为了克服时间危机,我们恰恰必须恢复凝思的生命,恢复逗留和倾听的能力。凝思意味着人自身的缓慢栖居,它暗含着一种持续性和间接性。只有在凝思的生命得以恢复的时刻,时间才能满载意蕴和支撑,生命时间才能萦绕芳香。
包向飞姚璇
关键词:叙事无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