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锋
- 作品数:6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浙江省嵊州市逸夫小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四步建构品德“真”课堂——以浙教版五年级上册《红绿灯》一课为例被引量:1
- 2018年
- 品德教学中存在着脱离生活的"假情境"、刻意为之的"假问题"、表面过场的"假探究"、只说不做的"假延伸"等现象,偏离了品德教学"求真"的初衷。针对以上问题,教师可以从"聚焦真实问题,解决真问题""精选课程资源,营造真情境""注重团队活动,实现真探究""落实课后活动,达到真延伸"等策略入手,从而建构品德"真"课堂,使学生参与"真"学习,品德得到"真"养成。
- 俞锋
- 关键词:品德教学求真
- 小Q同学的“冰山”——用正面管教方式转变孩子的不良行为
- 2018年
- 相信每个班主任都遇到过几个令人头疼的孩子,他们不守纪律、叛逆不羁,甚至影响班风、学风。如我们能关注这类孩子行为背后的思想,施以相应的方法,就能够控制其行为,达到转变的效果。与小Q过招有一次,拓展活动下课,同年级组的袁老师气冲冲地走来,向我抱怨:你们班那个胖胖的孩子,今天被他气得要死,这样不听话的小孩我从来没有见到过!
- 俞锋
- 关键词:孩子冰山班主任
- 为你改变
- 2019年
- 首先要说明的是,孩子作业拖延是学习习惯问题,有别于精神健康范畴的心理疾病。心理学定义的拖延症是指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继而出现自责情绪、负罪感,不断地自我否定、贬低等。而孩子作业拖延只表现于完成作业效率低下这一行为,并不会产生有害的心理状态。但是,心理决定行为,行为是心理的表现,我们仍可利用心理学来纠正这一不良行为。
- 俞锋
- 关键词:心理学
- 品德课延伸活动的评价改进策略
- 2016年
- 品德课的课后活动是对课堂的延续,是学生将课堂上的品德知识和道德标准在生活中进行实践的途径。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越来越重视课后延伸活动的设计,但是因为评价方式的单一与评价的迟滞导致许多课后延伸活动效率低下,甚至出现课后延伸仅停留于课堂作业布置的现象。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谁评价、用什么评价、何时评价三个方面进行改进。
- 俞锋
- 从《自然之道》走向“自然之道”——《自然之道》教学磨课记
- 2017年
- 近期,有幸在小语研修班活动中执教了《自然之道》(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一课。这是一篇反映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课文,安排在“大自然的启示”专题单元的第一篇。课文通过小海龟离巢进入大海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事与愿违,这就是自然之道。面对这“首次亮相”,从准备之始到上课完毕,经历了从焦虑走向欣喜、从困惑走向释然,又数次误入歧途,各味交集,现将体验与感悟略记一二,与同行共勉。
- 俞锋
- 关键词:自然之道教学自然规律研修班
- 小紫,你不要画了
- 2017年
- '老师,出大事了.'最后一节课下课时,小逸一本正经地走到办公桌边,吐出这几个字。平常嬉皮笑脸的小逸,此时把脸绷得紧紧的,却又透着几分幸灾乐祸,这副模样让人忍俊不禁。'小紫在画下流的画.''你可不要乱讲,不会是你画的吧?'我笑着问他。小逸常因语言不文明被同学投诉。小逸赌咒发誓地否认,把半张皱巴巴的稿纸放在我面前,只见纸上用黑色线条勾勒出了一个裸体女人形,不仅画的水平很糟糕。
- 俞锋
- 关键词:德育工作学科教学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