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昊
- 作品数:6 被引量:66H指数:4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二维码技术的医院院内导航系统设计与构建被引量:5
- 2016年
- 医院院内导航系统可协助患者及时、准确地找到目的科室,减少就医过程中的困难,改善就医体验。本文介绍了将医院标识导示系统与二维码技术相结合,设计、构建院内智能导航系统的做法。
- 王博冉王剑杨晓光姜悦姜昊满弘鹏张越巍
- 关键词:二维码
- 代谢综合征与宫颈癌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7年
-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宫颈癌近十年发病率增加了11.9%,且年轻化明显。代谢综合征是一组以肥胖、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为临床特征的代谢紊乱症候群。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高血糖、高血脂、肥胖可以增加宫颈癌的发病率、降低其生存时间,故本文就代谢综合征与宫颈癌的关系进行综述。
- 姜昊王建东
-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宫颈肿瘤肥胖症糖尿病
- 不同年龄段宫颈癌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4
- 2018年
-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12年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并确诊为宫颈癌的1 911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年龄将其分为≤35岁组(n=262)、36~49岁组(n=1 031)、≥50岁组(n=618),在初潮年龄、孕产次、家族史、首发症状、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治疗方式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病年龄16~81岁,高发年龄段为36~49岁(53.95%)。≤35岁、36~49岁患者的首发症状多为接触性出血[49.2%(129/262)、40.1%(413/1 031)],≥50岁组的首发症状多为不规则阴道流血[52.3%(323/618)]。≤35岁组、36~49岁组、≥50岁组的临床早期患者(ⅠA~ⅡA期)占比分别为79.4%、70.0%、49.7%。病理类型以鳞状细胞癌为主,但≤35组腺癌比例更高(12.2%),36~49岁组、≥50岁组分别为7.4%、9.7%。三个年龄段患者的病理分化程度未见明显差异。≤35岁组仅以手术为治疗方式的比例最高(48.6%),36~49岁组、≥50岁组分别为41.1%、28.6%。≤35组、36~49岁组、≥50岁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91.1%、92.6%、87.2%。结论宫颈癌高发年龄为36~49岁,年轻患者腺癌多见,年老患者临床晚期所占比例大,应引起重视。应扩大宫颈癌筛查范围,加强健康宣传,增强宫颈癌高发年龄人群的疾病防治意识,积极预防、早诊、早治,改善预后及生存质量。
- 姜昊吴玉梅王建东孔为民宋芳李桐
- 关键词:宫颈癌年龄
- 建立医院标识导示系统的思考被引量:1
- 2016年
- 医院标识导示系统可服务于患者和来访人员,并传播医院的优质服务理念和人文精神内涵,是医院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某医院的设计与制作实践,探讨了建立医院标识导示系统的相关问题。
- 王博冉黄丹丹王剑姜悦杨晓光张悦姜昊张越巍
- 国际妇产科联盟2018年宫颈癌分期及有关问题被引量:41
- 2020年
- 在全球范围内,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尽管中国逐渐开展了宫颈癌的筛查,但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因而中国的宫颈癌防治工作仍需重视。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妇科肿瘤委员会在2018年重新修订了宫颈癌的分期,与既往FIGO宫颈癌分期相比,2018年分期在ⅠB期和Ⅲ期方面有所改变。FIGO同时还提供了宫颈癌的防治策略和各期治疗方案,对宫颈癌的防治产生了比较重要的影响,对我国的宫颈癌防治工作也有重要的启示。
- 王建东孔为民姜昊
- 关键词:国际妇产科联盟宫颈癌
- 二甲双胍治疗宫颈癌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8年
- 二甲双胍是一种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常规药物。近年来发现,二甲双胍不仅可以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还对多种肿瘤具有治疗作用。根据细胞学研究、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发现,二甲双胍具有治疗宫颈癌的作用,但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目前认为其主要通过抑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蛋白合成、人类肿瘤髓细胞白血病1蛋白表达和降低循环中胰岛素/胰岛素生长样因子水平等多种途径,抑制癌细胞生长、分化、增殖和侵袭转移,实现对宫颈癌的治疗作用。除此之外,二甲双胍还可能具有使放化疗增敏的作用。
- 李桐姜昊王建东
- 关键词:宫颈癌二甲双胍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