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文琛

作品数:12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缺血
  • 3篇六经
  • 3篇六经辨证
  • 3篇辨证
  • 2篇血性
  • 2篇中风
  • 2篇伤寒
  • 2篇伤寒论
  • 2篇数据挖掘
  • 2篇卒中
  • 2篇方证
  • 2篇方证对应
  • 2篇病机
  • 2篇柴胡
  • 1篇短暂性
  • 1篇短暂性脑缺血
  • 1篇短暂性脑缺血...
  • 1篇新型冠状病毒
  • 1篇信使
  • 1篇信使RNA

机构

  • 12篇广东省中医院
  • 4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深圳市第三人...
  • 1篇广东省中医药...

作者

  • 12篇刘文琛
  • 3篇李国铭
  • 3篇黄燕
  • 2篇程骁
  • 2篇蔡业峰
  • 2篇卢明
  • 1篇伍世表
  • 1篇马朝晖
  • 1篇刘健
  • 1篇招远祺
  • 1篇吴伟波
  • 1篇卢爱丽
  • 1篇孙景波
  • 1篇乔利军
  • 1篇王立新
  • 1篇赵敏
  • 1篇任伟明
  • 1篇倪小佳
  • 1篇李惠平

传媒

  • 2篇中国中医急症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四川中医
  • 1篇中药新药与临...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环球中医药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7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缺血性中风阴阳类证的血清转录组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筛选急性缺血性中风阴类证、阳类证患者血清的差异表达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lncRNA),微小RNA(miRNA),信使RNA(mRNA),获取基因间调控关系,从转录组学层面探讨急性缺血性中风阴类证、阳类证形成的物质基础与生物学机制。方法:使用lncRNA,mRNA及miRNA芯片微阵列,分别检测急性缺血性中风阴类证、阳类证与非中风受试者(各10例)血清中lncRNA,miRNA与mRNA的表达情况,通过联合分析,筛选出阴类证、阳类证相关的差异表达谱。对获得的差异基因进行反义lncRNA与mRNA共表达分析、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功能通路分析,获取基因间调控关系,预测lncRNA的靶基因。对40例(阳类证10例,阴类证30例)样本中部分差异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验证。结果:227个lncRNA,54个mRNA,4个miRNA的表达与阳类证密切相关,394个lncRNA,206个mRNA的表达和阴类证密切相关。阳类证组中反义lncRNA RP11-647P12. 1和RP11-677M14. 2可能通过上调表达水平,分别调控神经元衍生神经营养因子(NDNF)和神经颗粒素(NRGN)的基因表达。通路富集显示,阴类证、阳类证之间转录组表达谱差异主要与血压调节、神经递质受体活性调节、内分泌激素调节、炎症反应、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等通路相关。结论:急性缺血性中风阴类证、阳类证的lncRNA,miRNA,mRNA表达谱存在差异,阴、阳类证的表型差异可能由血压调节、肾上腺素能受体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以及γ-氨基丁酸(GABA)等多个通路的共同参与。转录组学特征为研究急性缺血性中风阴类证、阳类证的生物学基础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刘文琛李国铭何春华乔利军申昕程骁蔡业峰黄燕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中风阴类证阳类证微小RNA信使RNA转录组学
刘茂才治疗中风病后遗症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
2024年
基于FangNet平台,对全国名中医刘茂才治疗中风病后遗症的有效病案的处方资料进行药物频次、性味归经的统计,并通过分析处方药物的权重等级、药物共现性与互斥性、药物-症状关联规则以及药物聚类,总结刘茂才教授治疗中风病后遗症的用药规律。结果共得到105首处方,涉及95味中药。处方用药以性温、味甘、入肝经的药物为主。挖掘得到17味主药,分别为黄芪、天麻、山茱萸、党参、杜仲、牛膝、川芎、远志、姜黄、石菖蒲、麦冬、白术、丹参、茯苓、钩藤、法半夏、女贞子。药物共现性分析结果得到牛膝-杜仲等12对药对,药物-症状关联规则分析得到天麻-头晕等9组药物-症状关联组合,聚类分析得到4个药物组合。分析结果提示刘茂才教授治疗中风病后遗症用药温和,以扶正补虚的药物为主,常以黄芪、党参大补元气,山茱萸、牛膝、杜仲等补益肝肾,同时兼顾痰瘀同治,攻补兼施。
田敏卢家言刘文琛卢明
关键词:扶正补虚天麻山茱萸牛膝数据挖掘
六经辨证论治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不良反应被引量:2
2021年
本文从仲景六经辨证理论出发,探讨新冠疫苗不良反应的病证规律,认为其符合仲景对六经病证的论述。接种新冠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过程中,可出现太阳病证、少阳病证、阳明病证甚至少阴病证,并具有一定的合病、并病及传变规律,认为运用六经辨证对辨治新冠疫苗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即病防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且据六经传变条件论述了接种前后相关的饮食及休作调护,并附以验案。
任伟明刘文琛谭映辉张远杰温凌志吴光亮刘健
关键词:六经辨证六经传变合病
据胡希恕经验从少阳阳明病论治重度哮喘被引量:1
2021年
目前在治疗重度哮喘时,医者常用宣肺、平喘及补纳之法,临床时常难获效且易出现变证。胡希恕老先生在治疗哮喘时常用大柴胡汤加减。本文根据重度哮喘的临床表现,从《伤寒论》原文分析,应用“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治病原则并结合临床验案,认为重度哮喘临床中常出现少阳阳明合病,临证常易被忽视而误治坏病,强调辨少阳阳明病在治疗重度哮喘中的重要性,以期能扩大临床应用和思维。
谭映辉刘文琛任伟明杨祥正
关键词:重度哮喘大柴胡汤加减胡希恕
论“湿邪致中风”被引量:5
2021年
中风病是难治性脑病,历代医家对中风病病因病机观点各异。立足于湿邪和中风病的古今文献研究,结合湿邪致病的特点和中风病的证候特点,探讨湿邪与中风病之间的关系,剖析“湿邪致中风”的源流、辨证要点及临证思路,强调湿邪为中风病的重要病理因素,以期加深临床上对中风病的研究,进一步拓宽治疗思路。
孙一凡李国铭翁銮坤刘文琛赵敏招远祺
关键词:中风湿邪病因病机
从少阳病兼阴虚证论柴胡桂枝干姜汤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2021年
柴胡桂枝干姜汤出自于《伤寒论》,本文根据原文、名家观点及笔者的临床体会认为柴胡桂枝干姜汤的病机本意应为少阳病兼阴虚证,并以临床验案为佐证,以期指导临床应用。
谭映辉刘文琛任伟明杨祥正
关键词:《伤寒论》柴胡桂枝干姜汤
浅析六经辨证、新方证对应辨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被引量:3
2020年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目前国内基本控制,但仍时有散发病例,中医药在此次抗疫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伤寒论》六经辨证、新方证对应理论出发结合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特点及临床验案,表述了其辨治过程中应重视病邪的传变及合病的处理,并强调如何使用新方证对应辨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及其优势。
任伟明刘文琛谭映辉黄亚秀吴伟波刘健
关键词:六经辨证
中药防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Meta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WanFang)数据库,检索单用或联用中药治疗TIA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两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采用Cochrane手册推荐的工具评价偏倚风险,任何分歧通过讨论或第3方仲裁解决,采用RevMan 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9项RCT,涉及病人198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就新发卒中而言,中西医联合较常规西医治疗可明显降低长期随访后(≥3个月)病人的新发卒中风险[RR=0.37,95%CI(0.22,0.62),P=0.0002];单独中药治疗较常规西医治疗对降低治疗结束后或随访后的新发卒中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中医经典名方补阳还五汤能更明显地降低长期随访后新发卒中风险[RR=0.32,95%CI(0.15,0.68)]。4项研究报道了不良事件的发生,但无严重不良事件报道。结论现有证据表明,在TIA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用中药可更好地降低新发卒中的风险,且未增加不良事件;但单独使用中药则未呈现明显的优势。
廖映迪倪小佳吴梁晖王睿弘刘文琛刘文琛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药META分析
神经危重症患者脑肾交互现象的中西医病机探讨
2023年
脑和肾的生理病理交互现象在神经危重症患者的诊疗过程中不容忽视。神经危重疾病常常可因中央自主网络受损、神经内分泌系统紊乱、炎症和免疫反应激活等原因导致肾功能障碍,进而引起电解质紊乱、多种器官功能障碍、休克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同时亦可通过多种途径进一步加重脑组织损伤。中医学理论认为,神经危重症患者多合并“虚、瘀、浊、毒”,从而极易引起气化不利、气滞水停、毒损肾络、虚损及肾,最终导致肾脏受损。神经危重症患者肾功能损伤后,病邪内生、五脏虚损、脑髓失养等虚实病机相互夹杂,反过来促使颅脑损伤进一步加重。本文旨在从中西医理论角度阐述神经重症患者脑与肾之间生理病理的交互关系,以期为防治神经重症患者肾功能障碍提供研究思路及理论指导。
袁方李惠平温万鑫卢鸿基伍世表卢爱丽马朝晖刘文琛黄燕王立新
关键词:神经危重症急性肾损伤病理机制中医病机
刘茂才治疗痴呆的方药规律的数据挖掘
2023年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结合网络药理学分析探讨刘茂才教授诊治痴呆的用药规律、核心方药、中医辨证思路。【方法】筛选刘茂才教授治疗痴呆的有效验案,利用FangNet平台的数据挖掘模块和数据分析功能,对治疗痴呆处方的中药进行药物频次、性味及归经统计,同时进行核心药物分析、药物的协同性分析、症状及药物的聚类分析;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其核心方治疗痴呆的疗效机制。【结果】共纳入病案118则,涉及中药128味,药性以温、平的药物居多,药味以甘味为主,归经以归肝、肺、脾、心、肾、胃经为主;分段线性回归分析得到19味核心药物,分别是黄芪、石菖蒲、党参、天麻、远志、山茱萸、肉苁蓉、川芎、茯苓、巴戟天、枸杞子、白术、益智、女贞子、法半夏、麦冬、知母、菟丝子、丹参;药物可聚类为6类,白术-茯苓、远志-石菖蒲等药对的协同性较高。共涉及症状64种,高频伴随症状共17种,伴随症状可聚类为4类。网络药理学分析提示,核心方(黄芪、党参、石菖蒲、远志、天麻)中包含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杨梅黄酮、油酸、芒柄花黄素等多种治疗痴呆的活性成分,其疗效机制与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白细胞介素10(IL-10)、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等有关,涉及癌症通路、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PI3K-AKT信号通路等途径。【结论】刘茂才教授辨治痴呆以肝肾不足、气血亏虚为本,痰瘀阻滞清窍为标,以益气固本扶正、涤痰活血开窍为法;所研制的痴复康口服液对于痴呆的治疗也有良效。
王梓霞符珊珊刘文琛卢明
关键词:痴呆数据挖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