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梅 作品数:5 被引量:11 H指数:2 供职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新型降血糖药物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 被引量:1 2022年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 2,SGLT2)抑制剂是一类新型降血糖药物,能直接促进肾脏对葡萄糖的排泄。SGLT2抑制剂除具有降血糖作用外,还有一些有益的降血糖外效应。这些降血糖外效应已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得到临床应用。本文概要介绍SGLT2抑制剂的作用机制、临床益处和不良反应等,以便同人更好地认识、掌握和应用此类药物。 张玉梅 丁峰 李雪竹盐酸西那卡塞对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察西那卡塞对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的治疗作用. 方法75例透析SHPT患者随机分为3组:VitD组(n= 25,罗盖全口服治疗4周),西那卡塞组(n=25,西那卡塞口服治疗4周),联合治疗组(n=25,罗盖全+西那卡塞口服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钙、 磷、PTH、钙磷 乘积的变化.结果①VitD组血PTH在治疗4周后较治疗前 明显下降,但血钙、磷、钙磷 乘积较前明显上升(随访过程中5例患者血钙〉2.8mmol/l 退出)(P〈0.05);西那卡塞组在治疗 4 周后血 PTH、钙、磷、钙磷乘积较治疗前明显下降(随访过程中3例患者血钙〈1.9mmol/l退出)(P〈0.05);联合治疗组在治疗4周后血PTH、钙、磷 、钙磷乘积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但下降均在可控范 围内(P〈0.05).②治疗4周后,联合治疗组患者血PTH下降的水平比另两组更加明显(P〈0.05).结论西那卡塞可有效治疗透析患者的SHPT,与活性维生素 D制剂联合应用效果更为显著,且因其具有降低血钙的作用,尤其适用于伴有高钙血症者. 卞志翔 顾慧益 张玉梅 陈佩华 胡春 潘瑜骨化三醇胶丸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骨化三醇胶丸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DN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控制血压、血糖及血脂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骨化三醇胶丸,治疗持续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患者治疗前后的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r)和肾小球滤过率(eGFR)及尿蛋白/肌酐比值(UAlb/Cr)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uAER、SCr及UAlb/Cr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降低更明显,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eGF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收缩压(SBP)、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下降(P<0.05),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2D3]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FPG、HbA1c明显低于对照组,1,25(OH)2D3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的1,25(OH)2D3水平与临床疗效、治疗后的uAER、UAlb/Cr及血压有显著相关性(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83.72%(36/43),显著高于对照组62.79%(27/43),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7,P<0.05)。【结论】骨化三醇胶丸可有效改善DN患者的肾功能,并降低尿蛋白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郭丽萍 胡春 卞志翔 顾慧益 张玉梅 陈佩华 朱士建关键词:丸剂 糖尿病肾病 蛋白尿 阿司匹林对维持性血透合并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影响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阿司匹林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不给予阿司匹林治疗。结果:86例患者纳入队列研究,其中治疗组42例、对照组44例。随访2年,2组全因死亡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司匹林不能明显减少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出血风险亦无显著增加。 解莹馨 潘瑜 陈佩华 张玉梅 胡春关键词:阿司匹林 维持性血液透析 心脑血管事件 糖尿病 瘤胃球菌通过调节肠-肾轴促进硫酸对甲酚清除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 2025年 目的:探索瘤胃球菌(R.gnavus)对慢性肾脏病(CKD)及其肠源性毒素硫酸对甲酚(pCS)清除的影响。方法:收集40例腹膜透析(PD)患者的粪便样本进行16 s rRNA测序,并根据血清pCS浓度中位数将患者分为两组,利用线性判别分析和共现性网络分析确定低pCS组的关键菌属R.gnavus。将2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四组:正常对照(CN)组、CKD组、R.gnavus+CKD组、CN粪便+CKD组,通过四联抗生素及腺嘌呤饮食建立伪无菌CKD小鼠模型。采用qRT-PCR检测粪便中R.gnavus相对丰度及肾组织中转运蛋白以及炎症因子表达的水平;通过ELISA检测血清尿素氮与肌酐水平,采用HE、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损伤;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血清pCS水平。结果:在PD患者中,R.gnavus与血清pCS水平呈负相关,且为低pCS组的关键菌属。在腺嘌呤诱导的CKD小鼠模型中,给予R.gnavus可显著改善肾功能(P<0.05),减轻肾脏纤维化(P<0.05),降低肾脏与结肠中炎症因子表达(P<0.05),显著上调肾脏转运蛋白有机阴离子转运体3(OAT3)、多药耐药相关蛋白4(MRP4)、ATP结合转运蛋白G亚家族成员2(ABCG2)的表达,并显著降低血清pCS浓度(P<0.05)。结论:R.gnavus定植可促进pCS的清除并减缓CKD进展。 汤子婧 张玉梅 沈毓琪 于士颜 潘瑜关键词:慢性肾脏病 肠道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