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曦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穴位
  • 2篇穴位按摩
  • 2篇术后
  • 2篇按摩
  • 1篇电切
  • 1篇电切术
  • 1篇动静脉
  • 1篇穴位电刺激
  • 1篇血气
  • 1篇药物护理
  • 1篇镇痛
  • 1篇术后腹胀
  • 1篇苏醒
  • 1篇脐动脉
  • 1篇脐动脉血
  • 1篇脐静脉
  • 1篇脐静脉血
  • 1篇前列腺
  • 1篇前列腺电切
  • 1篇前列腺电切术

机构

  • 3篇福建中医药大...

作者

  • 3篇杨代和
  • 3篇林曦
  • 1篇唐淋锋
  • 1篇宋红梅
  • 1篇陈美珠
  • 1篇林勇
  • 1篇吴冬梅
  • 1篇黄文

传媒

  • 1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穴位电刺激分娩镇痛对新生儿脐动静脉血气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用于分娩镇痛的镇痛效果,探究TEAS镇痛对新生儿的动静脉血气的影响。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产妇80例,随机分为电刺激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在临产开始时予导乐陪伴,电刺激组使用穴位电刺激仪刺激产妇双侧合谷、三阴交、夹脊穴(L3~5段),直至胎儿娩出,对照组除导乐陪伴外未予其他镇痛干预。在镇痛过程中,分别记录两组镇痛前(T0)、镇痛后30 min(T1)、镇痛后1 h(T2)、宫口开全(T3)、胎儿娩出后(T4)的VAS评分,评估镇痛效果。分娩后抽取两组新生儿脐动、静脉血各1.5 mL送检,进行血气分析,并记录新生儿1 min、5 min、10 min时Apgar评分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对照组因低体重儿脱落2例,最后收集符合要求产妇共78例,电刺激组40例,对照组38例。电刺激组组内比较,T1、T2与T4时间VAS评分低于T0(P<0.01),T3与T0时间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组内比较,T1、T2与T0时间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3时间VAS评分高于T0(P<0.01),T4时间VAS评分低于T0(P<0.01);电刺激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T0时间VAS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与T4时间VAS评分电刺激组低于对照组(P<0.01);镇痛有效率比较,电刺激组高于对照组(P<0.01)。电刺激组脐动、静脉血pH值、BE值和PO2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Lac值低于对照组(P<0.01),PCO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刺激组新生儿出生时第1 min、5 min、10 min的Apgar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AS应用于分娩镇痛临床效果确切,同时能改善新生儿脐动静脉血气,减少乳酸堆积,有助于减少新生儿酸中毒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吴雅婷杨代和陈美珠林勇黄文林曦蔡楠吴冬梅
关键词:分娩镇痛穴位电刺激脐动脉血脐静脉血
穴位按摩对改善前列腺电切术后麻醉苏醒期低体温的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对前列腺电切术后麻醉苏醒期患者低体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行前列腺电切手术术后腋温在34℃~36℃的复苏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随机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院内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穴位按摩.对比两组体温恢复时间、寒战缓解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体温恢复时间及寒战缓解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对改善前列腺电切术后麻醉苏醒期低体温问题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能够更快地帮助患者恢复正常体温,减轻低体温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影响.
林曦杨代和潘培梅
关键词:穴位按摩麻醉苏醒期前列腺电切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联合术后非药物护理的临床研究
2018年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联合术后非药物护理(穴位按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在全身麻醉下行ESD手术的60例早期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术后均采用常规护理,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加穴位按摩治疗(双侧足三里、天枢)。评估两组术后的腹胀程度、术后恢复排气时间、腹胀消失时间、护理质量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总有效率。结果联合组术后0.5、1.0、2.0 h的肠鸣音次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患者的肛门恢复排气时间、腹胀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治疗后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社会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D联合术后非药物护理(穴位按摩)可减轻患者术后腹胀程度,提早恢复肛门排气,提高护理生活质量并减轻中医症状,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上推广。
潘培梅宋红梅唐淋锋林曦张孟丽杨代和
关键词: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穴位按摩术后腹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