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引经药的临床应用浅析被引量:15
- 2019年
- 梳理中药引经药的种类,以使读者更能了解不同中药引经药的功效,并能灵活运用,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典籍,归纳对中药引经药的认识和应用,并加以解析。
- 杨世雷杨扬
- 关键词:中药引经药
- 中药用量与疗效的关系探讨被引量:4
- 2016年
-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用量的大小不仅影响中药或方剂作用的强弱,而且使中药或方剂的作用从根本上有所改变,故临床用药剂量的大小,应以辨证准确为前提,病情需要为依据,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药典》)的规定剂量为指导,客观而实际掌握中药的用量。
- 杨世雷杨扬
- 关键词:中药疗效
- 毒性中药马钱子的减毒方法探讨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寻求降低马钱子毒性的方法,使马钱子在临床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方法:查阅诸多文献结合多年的炮制和临床经验。结果:通过炮制和配伍可以降低马钱子的毒性。结论:马钱子因具有剧烈的毒性,严重影响了临床的广泛应用,但可以通过合理的炮制和配伍的方法减轻马钱子的毒性,使马钱子在临床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 杨世雷杨扬
- 关键词:马钱子毒性配伍
- 大黄的历代功效及临床应用被引量:12
- 2018年
- 目的:梳理历代医家对大黄功效的认识及临床应用,以便读者能了解大黄的功效,并能灵活运用,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方法: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典籍,归纳历代医家对大黄的认识和含大黄方剂的应用,并加以解析。结果:虽然历代医家均认为大黄"攻积导滞、泻火解毒、活血祛瘀",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历代医家对大黄的认识逐步加深,如汉代在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方面,魏晋时期在除痰实,肠间结热方面,唐代在利水肿,主小儿寒热方面,宋代在四肢冷热不调,温瘴热候,补心方面,金元时期在治疗冻疮方面,明代在瘟疫阳狂、斑黄谵语方面,清代在止吐衄方面,都有独特的见解,使大黄的应用更加广泛。结论:通过对历代医家应用对大黄功效的认识及临床应用的考证,可使大黄更加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
- 杨世雷杨扬
- 关键词:本草考证
- 人参历代方剂应用解析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梳理历代医家人参方剂的应用,以使读者更能了解人参的功效,并能灵活运用,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方法]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典籍,归纳历代医家对人参的认识和含人参方剂的应用,并加以解析。[结果]虽然历代医家均认为人参"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历代医家对人参的认识逐步加深,如汉代在生津止渴、益气补虚方面,魏晋时期在补虚温中、补气固脱方面,唐代在补心气、益心神方面,宋代在补脾益胃、益气解表方面,金元时期在补脾益肺、益气固阴方面,明代在益气养血固胎方面,清代在益气养阴方面,现代在急症急救的应用方面,都有独特的见解,使人参的应用更加广泛。[结论]通过对历代医家应用人参方剂的解析,可使补虚良药人参更加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
- 杨世雷杨扬
- 关键词:人参补虚本草方剂中医各家学说中医文献
- 黄芪历代方剂解析
- 2018年
- 目的:梳理历代医家对黄芪的认识及方剂的应用,以使读者更能了解黄芪的功效,并能灵活运用,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方法:通过查阅历代中医文献,归纳历代医家黄芪方剂的应用,并加以解析。结果:虽然历代医家均认为黄芪"生用益卫固表、利水消肿;炙用补气升阳",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历代医家对黄芪的认识逐步加深,都有独特的见解。结论:通过对历代医家对黄芪的认识及方剂的解析,可使黄芪更加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 杨世雷杨扬
- 关键词:补气敛疮本草方剂中医文献
- 防风通圣散临床新应用被引量:3
- 2019年
- 防风通圣散出自刘完素《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又名防风丸,是一首表里双解的明方。经整理濮阳市中医院近5年处方,发现临床医生已将其扩大运用于临床各科,治疗多种疾病,取得较好疗效。
- 杨世雷杨扬
- 关键词:防风通圣散顽固性头痛面部痤疮酒渣鼻耳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