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荣
- 作品数:2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松树岗钽铌钨锡矿床石英脉的矿物学研究——云母和黑钨矿成分对热液成矿过程的制约被引量:8
- 2019年
- 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的成分演化蕴含了热液成矿过程的详细信息。本文基于岩相学观察,从云母和黑钨矿着手,利用电子探针和LA-ICP-MS分析技术,对赣东北松树岗Ta-Nb-W-Sn矿床的浅部热液成矿过程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松树岗矿床浅部的钨锡矿体的石英脉,从早到晚,由深至浅,可以划分为黑钨矿石英脉、锡石石英脉、硫化物石英脉和贫矿石英脉。4类石英脉中都含有早期的铁锂云母和晚期的白云母与铁的氧化物集合体,深部早期脉中的云母以铁锂云母为主,而浅部晚期脉中的云母以白云母为主。与早期铁锂云母相比,晚期白云母具有明显较低的Ti、Na、Rb、Cs、W、Nb、Zn、Li2O含量和明显较高的Pb、Cu、B含量。从深部早期脉到浅部晚期脉,云母成分存在如下演化趋势:Ti、Na、W、Nb含量降低,Pb、Zn、Cu、Li2O、B含量增高。不同深度的黑钨矿石英脉中含有两种不同成分的黑钨矿,属同一期演化早晚形成。相对于热液流体早期沉淀的黑钨矿,晚期黑钨矿具有明显较低的Nb、Ta、Zr、Hf、Ti、Sn、U、In、Sc含量和明显较高的Mo含量和Fe O/MnO值。云母和黑钨矿主微量元素成分的演化揭示了在松树岗矿床浅部的热液成矿早期以岩浆热液为主,晚期由于水岩反应的加强有较多围岩物质贡献。
- 薛荣王汝成陈光弘车旭东谢磊诸泽颖
- 关键词:云母黑钨矿热液充填水岩反应
- 高岭石和伊利石表面润湿性的分子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1
- 2015年
- 粘土矿物广泛分布于地表土壤和沉积地层中,粘土矿物的表面润湿性与泥质烃源岩的油气初次运移、土壤中污染物的赋存形式和活动性等重要过程密切相关。本文着眼于探究泥质烃源岩中粘土矿物表面润湿性对初次排烃的影响,分别构建了由高岭石和伊利石基面构成的狭缝型孔隙,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孔隙体系中有机分子癸烷和水的分布情况,分析了纯水和低盐度孔隙流体条件下表面润湿性的差别以及烷烃、醇、苯等不同有机物在矿物表面分布的不同趋势。研究表明:伊利石表面总是表现出亲水性,而高岭石的两种表面具有不同的润湿性,羟基面更加亲水;Na Cl会使粘土的硅氧面由部分亲水向完全亲水转变;另外,有机质的类型不同,极性有机分子在倾向于吸附在粘土表面的同时,还受其他有机分子聚集的影响而呈现不同的分布。
- 薛荣邓倩陆现彩张立虎张迎春
-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粘土矿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