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护理
  • 5篇静脉
  • 4篇新生儿
  • 4篇心肌
  • 4篇介入
  • 4篇介入治疗
  • 3篇术后
  • 3篇重症
  • 3篇外周
  • 3篇麻醉
  • 3篇急诊
  • 3篇并发
  • 3篇并发症
  • 2篇胆红素
  • 2篇动脉
  • 2篇新生儿重症
  • 2篇新生儿重症监...
  • 2篇新生儿重症监...
  • 2篇心病
  • 2篇心肌梗塞

机构

  • 15篇中山大学附属...
  • 5篇广东医学院
  • 3篇广东医学院附...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作者

  • 24篇吴施惠
  • 8篇胡淑芬
  • 6篇李思勤
  • 6篇梁海华
  • 5篇谢巧庆
  • 4篇何丽颜
  • 4篇朱琼芳
  • 3篇吴剑胜
  • 2篇黄敏英
  • 2篇包世敏
  • 2篇魏文斌
  • 2篇麦小明
  • 2篇程开诚
  • 2篇陈旭素
  • 2篇司徒妙琼
  • 2篇姚晓琴
  • 2篇黄毓婵
  • 2篇郑淑君
  • 2篇罗文颖
  • 2篇周文娟

传媒

  • 6篇现代临床护理
  • 3篇岭南心血管病...
  • 3篇护士进修杂志
  • 2篇护理实践与研...
  • 2篇当代护士(中...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南方护理学报
  • 1篇中国护理管理
  • 1篇全科护理
  • 1篇第八届中国南...
  • 1篇第15届中国...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 3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白血病患儿留置PICC短期带管出院的健康教育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白血病患儿留置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短期带管出院的影响。方法通过口头讲解、示范指导、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对患儿及家长进行留置PICC短期带管出院的健康教育。结果PICC导管留置时间最长为396d,最短7d,平均留置时间为138d;伤口无红肿、出血、疼痛或敷料松脱。结论对留置PICC患儿及家长实施健康教育,提高了患儿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黄敏英李思勤梁海华吴施惠郑淑君
关键词:白血病患儿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术健康教育静脉给药
影响早产儿留置外周中心静脉管效果的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探讨影响早产儿留置外周中心静脉管效果的因素,提高早产儿留置外周中心静脉管的成功率。方法对2000年7月~2003年9月在我科住院的96例早产儿行外周中心静脉置管100例次,采用不同部位的血管穿刺,总结导管顶端到达上、下腔静脉的情况和分析总结导管堵塞、导管接口断裂、静脉炎发生等情况。结果本组早产儿中于出生后24h内置管10例次;出生后1~10d置管90例次,100例次早产儿导管留置4~45d。本组患儿经贵要静脉穿刺为66%,导管送达上腔静脉达93.9%高于经肘正中静脉或头静脉穿刺者。结论做好外周中心静脉血管、穿刺时间、病例和输入溶液浓度及种类的选择;掌握封管压力;严格进行无菌操作是提高早产儿留置外周中心静脉管成功的关键。
梁海华谢巧庆吴施惠麦小明司徒妙琼
关键词:早产儿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护理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研究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探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治疗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对符合条件的12例采用留置针穿刺,外周静脉输血,桡动脉或肱动脉出血,同步进出速度200 ml/h,配血量为患儿两倍的总血量(150-180 ml/kg)。换血前后监测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以及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换血后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下降率分别为57.58%、29.91%、47.67%,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呼吸、心率、血压、体温、血氧饱和度均稳定,未出现心衰、呼吸暂停等现象。结论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治疗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单、易行、疗效可靠、无明显并发症。
谢巧庆李思勤梁海华吴施惠何丽颜
关键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同步换血
两种输注方法对预防胺碘酮静脉给药所致静脉炎的对比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胺碘酮外周静脉给药所致静脉炎的有效预防方法。方法将使用胺碘酮静脉给药治疗心律失常的120例患者按用药时间先后分为实验组(n=60)和对照组(n=60)。试验组左右两侧上肢均建立留置针静脉通道,每4 h交替更换输注部位;对照组单侧上肢建立留置针静脉通道持续输注,出现静脉炎再更换输注部位。观察两组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静脉炎发生率为18.3%,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左右两侧上肢建立留置针静脉通道,每4 h交替输注,能有效预防胺碘酮外周静脉给药所致静脉炎的发生。
胡淑芬游莉吴施惠
关键词:胺碘酮静脉炎
气管切开患者的盖被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管切开患者的盖被。主被套的顶部设置有颈槽,所述主被套的顶部且位于颈槽的均设置有护垫,所述主被套的表面且与颈槽相对应设置有布条,所述布条内贯穿有调节绳,所述主被套的两侧均设置有侧被套,所述护垫上设置有绑...
姚晓琴郑燕玲吴施惠马巧梅肖米兰
血管封堵器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探讨血管封堵器的止血效果及护理观察。方法共有86例患者,41例患者接受血管封堵器止血,为血管封堵器组;45例行人工压迫止血,为人工压迫组。观察两组止血效果、卧床时间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止血成功率(人工压迫组86%,血管封堵器组95%)、止血时间[人工压迫组(19.3±5.5)min,血管封堵器组(1.0±0.3)min]、肢体制动时间[人工压迫组(8.0±2.7)h,血管封堵器组(2.0±1.5)h]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人工压迫组3例患者局部形成血肿。血管封堵器组仅2例患者拆线后伤口局部有少量渗血,无1例患者出现血肿或大出血。结论血管封堵器止血安全有效,可缩短介入治疗后卧床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护士的护理工作量。
赵菲胡淑芬包世敏吴焰吴施惠
关键词:冠心病血管封堵器并发症护理
脊柱侧凸矫形术中控制性降压及自体血回输的护理配合被引量:4
2011年
总结了脊柱侧凸矫形术中控制性降压联合自体血回输的护理配合体会。配合要点为:术中进行控制性降压、采用自体血液回输方式回收自体血,观察患者失血量及输血情况。认为控制性降压和自体血液回收能减少患者出血和减少异体血输注,所涉及的药物配制和应用、抗凝药追加、灌洗液、洗涤后RBC的输注等所有步骤,均需要医师和护士的密切配合,才能安全保障控制性降压及自体血回输技术实施,确保手术成功。
朱琼芳魏明吴施惠
关键词:脊柱侧凸矫形术自体血
ZEEK血栓抽吸导管对急诊PCI的血流保护和手术支出的影响
目的了解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使用血栓抽吸导管对冠状动脉血流保护作用以及对手术医疗支出的影响。方法回顾2012年广东医学院附属福田医院心脏中心的PPCI病例,将术前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罪犯血管血流TIM12级或以下,或有血栓...
吴剑胜魏文斌程开诚胡淑芬吴施惠张东辉伍贵富
新生儿微量血血清胆红素测定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探讨影响新生儿微量血血清胆红素测定结果的因素。方法对 38例黄疸患儿同时采集微量血 3份 ,即刻离心测定微量血清胆红素后 ,甲份置于室温下不避光 ,乙份置于室温下避光 ,丙份置于 4℃左右的冰箱保存 ,待 1h、2h、2 4h及 4 8h再次测定微量血胆红素。结果置于室温下不避光组 2 4h、4 8h与采血即刻所测微量血清胆红素结果的下降率分别为 31 9%和 4 4 5 % ;室温下避光组 2 4h、4 8h与采血即刻所测微量血清胆红素结果的下降率分别为 :7 6 %、12 7% ;冰箱组 2 4h、4 8h与采血即刻所测微量血清胆红素结果的下降率分别为 2 6 %和 3 6 %。结论自然光线照射后各时相所测微量血清胆红素值水平明显降低 ,而在冰箱内低温避光保存后各时相所测微量血清胆红素值水平下降不明显。因此 。
谢巧庆梁海华李思勤吴施惠何丽颜
关键词:新生儿
全身麻醉病人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麻醉苏醒期护理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病人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后苏醒期的护理。[方法]回顾性总结2011年6月—2012年2月68例垂体肿瘤病人在全身麻醉下择期行经鼻蝶窦脑室垂体肿瘤切除手术,术后苏醒期的护理体会。[结果]68例病人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有5例出现低氧血症,3例出现舌根后坠,其他病人均手术顺利清醒后安全返回病房。[结论]垂体肿瘤全身麻醉术后苏醒期易发生低氧和舌后坠等呼吸并发症,具有危险性,应严密监测,加强观察及护理,以确保病人安全平稳地度过苏醒期。
朱琼芳黄毓婵吴施惠
关键词:垂体瘤全身麻醉护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