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艾滋病
  • 1篇毒性肝炎
  • 1篇性病
  • 1篇性病门诊
  • 1篇血压
  • 1篇知识
  • 1篇人群健康影响
  • 1篇三峡库区
  • 1篇哨点监测
  • 1篇生态变化
  • 1篇相关知识
  • 1篇临床医生
  • 1篇流行性
  • 1篇流行性出血热
  • 1篇梅毒
  • 1篇结核
  • 1篇结核病
  • 1篇就诊
  • 1篇库区
  • 1篇患病

机构

  • 6篇重庆市万州区...
  • 1篇重庆大学附属...

作者

  • 6篇张婷
  • 2篇孟言浦
  • 2篇彭瑾
  • 1篇郎中凯
  • 1篇唐亮
  • 1篇杨茂瑜
  • 1篇冉贞卫
  • 1篇郑代坤
  • 1篇颜朝阳
  • 1篇周勇
  • 1篇王军
  • 1篇冉华
  • 1篇刘朝贵

传媒

  • 2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中国初级卫生...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慢性病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重庆市万州区城乡高血压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调查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了解重庆市万州区城市与农村高血压患病情况、相关危险因素和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方法在重庆市万州区12个街道和14个有代表性的乡镇随机抽取1个居委会或村,每个居委会或村按年龄、性别比例随机确定18岁以上人群100名作为调查对象,进行入户调查。城乡高血压现状调查采用入户调查的方式,进行现场调查。现场调查内容主要为调查对象登记、填写知情同意书、检测血压、了解高血压危险因素(超重、肥胖、吸烟、饮酒)和对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应用SPSS 17.0软件对城乡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城区高血压患病率为18.00%,农村高血压患病率为22.00%,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25,P<0.05);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城区明显高于农村(均P<0.01);而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农村普遍高于城区(P<0.05)。结论重庆市万州区农村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城区,主要因素是农村居民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掌握明显不如城区居民,该病的危险因素高于城区。提示要加强农村的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意识,降低该病患病率。
孟言浦彭瑾张婷周勇
关键词:相关知识
2015—2020年重庆市万州区结核菌/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防治工作效果评价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分析重庆市万州区结核菌/艾滋病病毒(TB/HIV)双重感染患者治疗信息,为进一步完善该区TB/HIV双重感染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5—2020年万州区TB/HIV双向筛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5—2020年重庆市万州区新登记结核病患者6 391例,接受HIV抗体检测4 494例,HIV抗体检测率70.75%,检出HIV阳性17例,HIV阳性检出率0.38%。新检出艾滋病患者中开展结核病检查850例,结核病检查率92.79%(850/916),发现46例结核病患者,患者检出率5.41%。既往可随访的HIV/AIDS患者中开展结核病检查3 862例次,结核病检查率91.49%(3 862/4 221),发现患者37例,患者检出率0.96%。新检出艾滋病患者中结核病检出率(5.41%)高于既往可随访到的HIV/AIDS患者中结核病检出率(0.96%)和结核病患者中HIV阳性检出率(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9.571, P<0.01)。累计发现100例双重感染患者,抗结核治疗率99%(99/100),抗艾滋病病毒治疗率81%(81/100),联合开展抗艾滋病病毒和抗结核治疗率80%(80/100),结核病成功治疗率87.88%(87/99),死亡占11.11%(11/99)。结论:双向筛查在早期发现TB/HIV双重感染患者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继续加大双重感染患者筛查力度,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同时依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做好双感患者随访管理以及关怀服务,提高结核病成功治疗率,减少传染源和传播流行,动员艾滋病患者中结核菌潜伏感染者进行结核病预防性治疗,降低发病风险。
潘程程张婷邓云王军
关键词:结核病艾滋病
2010—2019年重庆市万州区梅毒流行特征及防控成效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了解重庆市万州区梅毒发病现状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2019年万州区报告的梅毒病例进行分析。结果万州区梅毒发病率由2010年的20.48/10万上升至2019年的78.42/10万,年均增长16.09%,其中,2018—2019年上升趋势最明显。女性梅毒发病率高于男性,25~34岁和>70岁为高发年龄段;家务及待业人员所占比例最高,为26.58%;离退休人员增幅最大,为27.74%。全区52个镇(乡、街道)中,有51个镇(乡、街道)梅毒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城市年均发病率高于农村。结论2010—2019年期间,重庆市万州区梅毒疫情控制达到了预期目标,但出现了隐性梅毒占比上升和老年人发病率不断升高的新特点。应依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加强对重点人群的梅毒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护能力,控制梅毒流行。
张婷潘程程邓云
关键词:梅毒
重庆市万州区非肝病科临床医生丙型病毒性肝炎认知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23年
目的 了解重庆市万州区非肝病科临床医生对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基本知识、诊断知识、治疗措施等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为提升重庆市万州区非肝病科临床医生丙肝诊疗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1年10月,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非肝病科临床医生565名,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影响因素的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557份,丙肝知识的总知晓率为26.21%。基本知识知晓率为85.10%,传播途径知晓率为78.46%,诊断知识知晓率为22.44%,治疗知识知晓率为28.19%。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职称、医院等级和近一年是否接受丙肝知识培训是丙肝防治知识知晓的影响因素,职称越高(OR=2.257,95%CI:1.240~4.567)、来源医院等级级别越高(OR=0.189,95%CI:0.102~0.351),近一年参加过丙肝防治知识培训(OR=2.377,95%CI:1.445~3.911)医生的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越高(P<0.05)。结论 重庆市万州区非肝病科临床医生对丙肝认知严重匮乏,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的非肝病科临床医生,接下来需面向各级医疗机构的非肝病科临床医生加强丙肝诊断、治疗等薄弱知识点的培训和宣教,为实现2030消除丙肝危害夯实专业能力基础。
张婷唐亮潘程程邓云马琴
关键词:丙型病毒性肝炎
三峡库区生态变化流行性出血热对人群健康影响的调查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为掌握长江三峡库区蓄水运行后,自然生态发生变化,流行性出血热对库区人群健康的影响,并根据调查研究结果提出干预措施。方法在库区设立监测点,对生态及人群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情况等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2001-2011年对库区调查发现,库区平均鼠密度为1.40%,鼠平均带毒(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率为3.10%,人群血清抗体平均阳性率为0.82%;监测点流行性出血热平均发病率0.09/10万,高于非监测区发病率(0.04/10万)。结论库区生态虽然发生了变化,但由于落实了灭鼠等防制措施,流行性出血热仍处于非流行期,该病对库区人群健康未产生较大影响,但仍需继续对库区生态与流行性出血热进行监测,落实各项干预措施,确保库区人群健康。
孟言浦颜朝阳冉贞卫彭瑾张婷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
2010-2012年重庆市万州区三类人群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了解重庆市万州区三类人群的行为特征、艾滋病知识水平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情况,为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全国哨点监测方案的统一要求,以重复横断面调查方法,对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暗娼、孕(产)妇进行监测。结果重庆市万州区2010-2012年共监测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1 200人,19.5%发生过非婚性行为,19.92%与临时性伴发生过性行为,16.42%被诊断患过性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83.25%,HIV阳性率为0.58%。监测暗娼1 200人,最近一个月内与客人发生性关系时30.42%每次使用安全套,2.17%吸毒,3.08%被诊断患过性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45.58%,未检出HIV阳性者。监测孕(产)妇1 201人,3.16%注射过毒品,3.16%有丈夫以外的其他性伙伴,1.33%患过性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69.53%,HIV阳性率为0.25%。结论万州区艾滋病高危人群高危行为普遍存在,急需加强预防控制措施,控制艾滋病的流行。
冉华刘朝贵郑代坤张婷郎中凯杨茂瑜
关键词:暗娼艾滋病哨点监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