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红霞

作品数:9 被引量:114H指数:6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篇新闻
  • 2篇社会关系
  • 2篇社交
  • 2篇赋权
  • 1篇新闻选择
  • 1篇信息传播
  • 1篇信息流
  • 1篇信息流动
  • 1篇移动互联
  • 1篇移动互联网
  • 1篇移动互联网时...
  • 1篇盈余
  • 1篇智能化
  • 1篇守门人
  • 1篇数据新闻
  • 1篇偏见
  • 1篇专制
  • 1篇自拍
  • 1篇自我
  • 1篇自我表达

机构

  • 8篇浙江大学城市...
  • 2篇浙江大学

作者

  • 8篇范红霞
  • 2篇范红霞

传媒

  • 3篇新闻爱好者
  • 2篇现代传播(中...
  • 1篇当代传播
  • 1篇中国出版
  • 1篇东南传播

年份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基于算法主导下的议程设置功能反思被引量:14
2018年
议程设置功能理论作为传播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其于网络传播时代的作用机制与内涵变动一直为学界所瞩目。本文从大众媒体议程设置中的"微议程"层面出发,通过对传统媒体新闻选择原则与社交媒体信息排序算法的对比分析,比较二者在不同时代发挥信息选择的基础性功能变化,揭示排序算法对当下议程环境产生的深刻影响。并基于算法新闻视角,分析论证由算法驱动的信息环境与议题建构中的作用机制与理性原则。
范红霞叶君浩
关键词:新闻选择赋权
微信中的信息流动与新型社会关系的生产被引量:32
2016年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作为新兴社交媒体,它的信息传播与流动机制迥异于传统媒体,对于拓展网络社会关系大有探索意义。并且,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互动和分享成为新的传播文化,人们通过社交媒体来创造共享资源和扩大公共参与,松散的网络社区和"陌生人社交"的建立,扩大了社会交往,也建构了新型的社会关系。基于此判断,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该问题:微信中的信息传播特征与病毒式扩散路径;社交网络的无尺度性特征与蒲公英式传播;微信点赞的社交互动与"圈子"文化;以及微信红包中的馈赠经济与共享文化。其分析旨在说明,社交媒体的崛起、人际传播的复兴,都是源于并最终着眼于社会关系的重建和再生产。未来社交媒体的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范红霞
关键词:信息流动社会关系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与社交模式变革——以微信传播为例被引量:8
2016年
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作为社交媒体中的典型代表,在信息传播与社会交往等多个方面推动了社会关系网络的变革。其信息传播路径呈现病毒式传播特征;点赞文化成为社交互动的新模式,有助于增进社会认同;其独特的"圈子"文化耐人寻味;朋友圈信息发布的人格特征和信息安全问题也值得我们加以关注。伴随社交媒体的崛起,人际传播的复兴,信息与社交变得密不可分,它们都源于并着眼于社会关系的重建,引发了网络社会中社交模式的变革。
范红霞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病毒式传播社会关系
自拍:美颜盛世下的景观剥夺——基于社交媒体自我表达的社会性别考察被引量:14
2017年
景观可以被理解为生活的可见性,现实的物质存在、符号、声音、社会活动等都可以以影像的方式得以展示和显现。自拍行为的自我展示及表演性构建出来了关于用户的个人生活景观。景观的社会功能包括展示、分离、否定和重构,其社会功能就是异化的具体生产。批判现代社会的景观文化对个体的异化,主要是从景观的社会功能方面来展开批判。自拍行为中存在的"景观剥夺",主要包括景观对于人的真实性、个性、主体性和生活私密性等权利的剥夺。我们要努力摆脱这种异化和剥夺,学会批判性地表达与思考,实现从自恋到赋权的跨越,才能真正把我们从欲望和幻象中解救出来。
范红霞孙金波
关键词:自拍美颜赋权
数据新闻的算法革命与未来趋向被引量:21
2018年
研究列举并分析了数据新闻中常见的几种算法,重在揭示算法的运用给新闻业态带来的革命性变化。算法革命不仅仅停留在数据、信息和新闻的层面,它还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信息传播、思维方式和社会治理。只有当我们认清算法在改变公共舆论和客观性方面的潜在影响,以及过滤算法所导致的信息专制、社会偏见和"信息茧房"效应对我们"无形的控制",我们才能真正理解所谓客观性/中立性不过是一种假象,理解技术革命有可能造成的"创新性破坏",从而认识到保持算法新闻中的人性和自主性才是弥足珍贵。
范红霞孙金波
关键词:数据新闻
“数字守门人”在社交平台上的角色分配与权力流动被引量:3
2019年
在数字传播环境下,传统守门人角色发生了剧变,“数字守门人”的出现,较之从前无论是“守门人”的身份、价值标准、把关流程和权力,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人工到智能,由垄断到分散,把关权力发生了逆转。通过对社交平台进行研究,结合守门人理论和算法规则,分析了“数字守门人”的特点、问题、角色分配以及权力流动。
范红霞范红霞
关键词:大数据
大数据时代算法偏见与数字魔咒——兼谈“信息茧房”的破局被引量:21
2019年
当前算法新闻的兴起给新闻业带来了革命性变化,但是在算法运用中如数据收集和分析、个性化推荐、信息排序和数字过滤等技术,往往对公共议程以及人们的信息接收和自我认知等方面造成深刻影响,以至于出现数字监控、算法偏见和“信息茧房”等令人担忧的后果。文章对这些传播现象出现的原因和后果进行了深入剖析,指出要破除“信息茧房”的困境,避免算法专制,我们需要更加重视个性化新闻和信息的精准匹配,重视深度学习在人工智能领域和人类认知领域的开发和运用。在场景融合、共享观念与众创文化流行、社群经济兴起的时代潮流下,“信息茧房”并非是一个难以逾越或无法破解的难题。
范红霞孙金波
关键词:偏见
从“茧房”到“蛛网”:智能化传播中的场景连接被引量:3
2019年
在大数据传播时代,学者们注意到因为算法的过度适配和个性化定制信息潮流的出现,从而提出了关于"信息茧房"的忧思。但是考虑到社会的流动性增加,传播场景的多元化和混融跨界,弱连接有效地把各群体联系起来,信息壁垒或知识边界不断打破和交融。此外,本文也重点分析了热点话题在社交媒体上对社群的"引爆"作用。本文以香港"修例风波"中由网友自发发起的#五星红旗有14亿护旗手#和饭圈女孩#应援阿中哥哥#等网络行动案例,揭示这种网络数据劳动和情感动员中形成的场景连接和信息匹配,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了舆论共振和"和声"效应。笔者将这种传播结构命名为"信息蛛网",并推断出这种"蛛网"式连接足以突破"信息茧房"和"回音壁",在万物互联互通的情境下,重塑用户的价值观,在混融多变中形成虚拟的"共同体"心理,并可进行社会行动。
范红霞范红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