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莉 作品数:189 被引量:3,335 H指数:31 供职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生物学 天文地球 更多>>
一种陆气通量检测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陆气通量检测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通过无人机装置检测气体浓度和气象因子,所述无人机装置包括气象站和气体分析仪;基于湍流扩散系数模型,根据所述气象因子以及当前类型下垫面的植被遥感参数,确定湍流扩散系数;根据... 周广胜 吕晓敏 宋兴阳 周莉长白山林线植物岳桦和牛皮杜鹃养分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被引量:10 2013年 为了探究长白山高山岳桦林线形成过程中的养分机理,本研究通过测定林线上分布的主要植物——岳桦和牛皮杜鹃的叶片与1年生枝条中的全碳、全氮和全磷含量及其与土壤养分的相关关系,并分析了其养分含量沿海拔的变化规律,以及叶片、枝条与土壤养分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海拔1850~2050m(树木线),岳桦、牛皮杜鹃叶片及1年生枝条的C、N、P含量沿海拔的变化趋势相同,且NIP明显小于14,说明其生长受到了N限制;同时,与低海拔植物叶片和1年生枝条中P含量相比,在林线以上的高海拔植物叶片和1年生枝条中P的含量低,说明岳桦和牛皮杜鹃在林线上可能存在P限制。2种植物N、P的含量随海拔的升高没有明显的降低趋势,表明在岳桦树木线(海拔2050m)以下,养分限制与低温无关,而2种植物在林线上的斑块状分布与可能土壤养分供应有关。 刘佳庆 孟莹莹 包也 贾娟 周莉 周旺明 于大炮 代力民关键词:化学计量比 林线 盘锦芦苇湿地凋落物土壤微生物量碳研究 被引量:10 2007年 基于盘锦湿地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站芦苇群落6—10月的定位观测资料,分析了芦苇湿地凋落物土壤微生物量C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盘锦芦苇湿地凋落物土壤微生物量C未收割区大于河岸区;未收割区和河岸区垂直层次变化不明显。并进行了未收割区和河岸区土壤微生物量C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 赵先丽 周广胜 周莉 吕国红 贾庆宇 谢艳兵关键词:凋落物 微生物量碳 通径分析 夏玉米不同生育期叶片和冠层含水量的遥感反演 被引量:8 2020年 高光谱遥感技术监测作物含水量是了解作物生长状况的重要技术。为实现夏玉米不同生育期叶片和冠层含水量的快速、精细化、无损监测,本文基于2014年和2015年的6-10月华北夏玉米不同生育期不同灌水量干旱模拟试验数据构建了植被水分指数(WI,MSI,GVWI)、复比指数(WNV和WCG)和红边反射率曲线面积(Darea)的夏玉米冠层等效水厚度(EWTC)和叶片可燃物含水量(FMC)的反演模型。结果表明:6个指标反演夏玉米三叶期的EWTC模型均未达到0.05显著性水平,三叶期后各指标反演EWTC模型均达到0.01的显著性水平,且总体而言模型精度从高到低为抽雄期、拔节期、灌浆期、成熟期和七叶期。6个指标反演七叶期和拔节期的FMC均达到0.01显著性水平。因此,同一光谱指标反演夏玉米不同生育期叶片和冠层含水量的精度差异较大。光谱指标反演夏玉米叶片和冠层含水量指标的精度与夏玉米生育期有很大关系,进而提出了夏玉米不同生育期含水量反演模型。研究结果可为准确模拟夏玉米不同生育期含水量提供技术支撑。 刘二华 周广胜 周莉 张峰关键词:夏玉米 不同生育期 丁香花粉生命力及贮藏力的研究 被引量:32 2003年 针对丁香杂交育种的花期不遇和远距离杂交困难的问题 ,以7种丁香为试材 ,分别进行了新鲜花粉生命力测定比较、不同贮藏条件对花粉生命力的影响以及不同种丁香花粉贮藏力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 :红丁香的花粉生命力最高 ,可达81.5 % ;小叶丁香的花粉贮藏力最强 ,低温冷藏可达60d以上 ;丁香花粉最适的贮藏温度为0~2℃低温条件 ,在此温度下花粉生命力都能延长到15d以上 ;常温下丁香花粉生命力迅速丧失 ,5d后就已全部接近死亡。用花粉生命力和贮藏力高的丁香品种作父本 。 周莉 代力民 徐杰 罗凤霞关键词:丁香 花粉 贮藏力 杂交育种 观花灌木 长白山风倒区植被恢复26年后物种多样性变化特征 被引量:31 2015年 20世纪80年代后期,长白山遭受了罕见的台风袭击,原始森林遭到了大面积破坏。为了弄清风倒区自然恢复26a后的植被恢复状况,通过调查和对比分析风倒区和相邻的原始林区(对照区)3种典型森林类型的物种多样性的特征,评估了风倒区植被的恢复状况。结果表明,与没有受到干扰的对照区相比,阔叶红松林风倒区乔木层物种丰富度和α多样性差异性不显著(P>0.05),而云冷杉林和岳桦林风倒区的乔木层物种丰富度和α多样性显著降低;阔叶红松林风倒区的灌木层物种丰富度和α多样性均呈降低趋势,且丰富度差异性显著,云冷杉林和岳桦林风倒区的灌木层α多样性显著升高;阔叶红松林和云冷杉林风倒区的草本层α多样性显著降低,但岳桦林风倒区草本层α多样性变化不显著。阔叶红松林乔木层更新恢复的较好,灌木层和草本层更新较差;云冷杉林和岳桦林均是乔木层更新较差,灌木层更新较好;云冷杉林草本层物种较单一,岳桦林变化不大。经过风干扰后的长白山不同海拔森林物种组成和多样性还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恢复到干扰前水平。 孟莹莹 周莉 周旺明 于大炮 包也 王晓雨 郭焱 代力民关键词:物种多样性 自然恢复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大气氮素湿沉降通量和组成的季节变化特征 被引量:20 2015年 2009—2010年期间,利用雨量计收集法在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开展定位观测,分析降水中氮素浓度,研究了该区域大气氮素湿沉降通量和组成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各形态氮素月均浓度之间差别较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其降水中浓度主要受降水量和降水频次的影响。全年氮素湿沉降中TN、TIN和TON的沉降量分别为27.64 kg N hm-2a-1、11.05 kg N hm-2a-1和16.59 kg N hm-2a-1,TON为沉降主体,占60.02%;其大气氮沉降量主要由降水量和降水中氮素浓度共同决定。该地区氮湿沉降量已处于我国中等水平,考虑到氮素的干湿沉降比例,本区域的年氮沉降量已接近或超过本区域的营养氮沉降临界负荷,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该地区生长季(5—10月)的氮沉降量(16.59 kg N hm-2a-1)占全年氮沉降量的比例达到73.20%。生长季的氮沉降对于促进植物生长直接生态意义重大,而非生长季的氮沉降对于大量补充次年植物生长初期所需养分的间接生态意义明显。 周旺明 郭焱 朱保坤 王晓雨 周莉 于大炮 代力民关键词:氮沉降 湿沉降 森林生态系统 2000—2020年青藏高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及其气候驱动作用 被引量:31 2022年 青藏高原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的“气候变化实验室”,在气候变化驱动下,青藏高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发生了显著变化。本研究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数字高程、年降水量和年气温等数据,探究2000—2020年青藏高原植被NPP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2000—2020年,青藏高原植被NPP呈显著增加趋势,NPP增加速率为1.67 g C·m^(-2)·a^(-1)。青藏高原植被NPP空间分布表现为从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该分布格局与气温、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格局基本吻合。植被NPP与气温和降水量变化显著正相关。暖湿化气候变化趋势是促进植被NPP显著增加的重要动力,如果气候持续更暖更湿,青藏高原植被NPP将会持续增加。 刘杰 刘杰 汲玉河 周广胜 周莉 周梦子关键词:净初级生产力 气候变化 青藏高原 中国东北样带土壤有机碳对环境变化响应的研究 土壤有机碳库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变化直接影响全球的碳平衡.该文基于中国东北样带(NECT)的长期研究资料,分析了土壤有机碳及活性有机碳的空间分布特征,探讨其主导影响因子并建立相关模型;结合CO<,2>浓度倍增和... 周莉关键词:中国东北样带 土壤有机碳 活性有机碳 文献传递 长白山林线主要木本植物叶片养分的季节动态及回收效率 被引量:27 2015年 植物叶片养分含量的季节动态和回收效率对植被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和植物生长策略具有重要意义。以长白山高山林线上分布的3种主要木本植物——岳桦(Betula ermanii),牛皮杜鹃(Rhododendron aureum)和笃斯越橘(Vaccinium uliginosum)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叶片中N、P、K、Ca、Mg、Fe等6种养分元素含量,分析在林线处植物叶片养分含量的季节动态及其与土壤养分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岳桦和笃斯越橘叶片中养分元素的季节动态基本一致,即:N、P、K含量在生长季内逐渐降低,而Ca的含量逐渐增加;Mg在生长季旺盛期最低,而Fe含量却最高。牛皮杜鹃作为常绿灌木,叶片养分的季节动态与其余两种植物明显不同,表现为在生长季初期6种养分元素含量最低。岳桦和笃斯越橘植物叶片中N、P、K、Fe都有一定程度的回收,但笃斯越橘叶片的养分回收率更高,反映了笃斯越橘更能适应相对贫瘠的环境。3种林线植物叶片中养分含量与土壤养分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说明长白山林线上土壤中养分的分布没有对林线上3种主要的木本植物的生长和分布产生直接的影响。 刘佳庆 王晓雨 郭焱 王守乐 周莉 代力民 于大炮关键词:林线 叶片 养分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