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虹
- 作品数:4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佛山市南海区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佛山市科技局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盆底肌功能锻炼在初产妇产后性交痛防治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6
- 2016年
- 目的观察盆底肌生物反馈一电刺激在产后性交痛防治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5年7月在南海区妇幼保健院妇保科接受产后复查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初产妇3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50例。研究组于产后6-8周开始进行1个疗程(15次)的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肌康复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的产后健康教育。统计两组产妇产后6~8周、3个月盆底肌肉压力变化,产后3、6个月及9个月性交痛发生率,评估早期康复干预的效果。结果研究组产妇产后3个月阴道静息压(VRP)、阴道收缩压(VSP)及收缩持续时间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产后3、6、9个月性交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肌肉锻炼对提高盆底肌肌力、防治性交痛、促进产后盆底康复有一定的作用,值得在基层推广。
- 黄冬梅冯虹毛中英刘小菊
- 关键词:会阴侧切盆底肌功能锻炼
- 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25例分析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从 2 0 0 0年 5月至 2 0 0 4年 1月因不同原因行腹腔镜手术 184 1例患者 ,不同的手术方法发生的并发症。结果 :腹腔镜手术并发症 2 5例 ,占 1.36 % (2 5 / 184 1)。其中皮下气肿 /血肿和伤口感染分别占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 2 8% (7/ 2 5 )和 2 4 % (6 / 2 5 )。筋膜内子宫切除与阴式子宫切除术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 3.31% (4 / 12 1)和 3.97% (11/ 2 77)。结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并发症不容忽视 ,并发症的发生与手术的难度有关。
- 冯虹陈雪梅黄冬梅
- 关键词: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
- 补肾祛瘀法预防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观察补肾祛瘀法用于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保守性手术后巩固治疗,预防复发、降低西药副反应、提高不孕症患者术后妊娠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行保守性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6例,术后服用内美通配合中医补肾祛瘀法治疗,并根据月经周期辨证加减。对照组42例,术后口服内美通治疗。结果:2组完全缓解率、复发率、不孕症患者术后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副反应率、肝功能损害、停药率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补肾祛瘀法用于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保守性手术后巩固治疗,对预防复发、减少西药副反应、提高不孕症患者术后妊娠率具有良好效果。
- 巫朝霞黄敏冯虹潘佩光陈雪梅潘奔前张铭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检查手术后复发补肾祛瘀法
- 盆底肌功能锻炼联合穴位敷贴对产妇盆底肌力及尿失禁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5年
- 目的探讨盆底肌功能锻炼联合穴位敷贴对产妇盆底肌力及尿失禁的影响。方法将分娩6周来医院复查的100例产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盆底肌功能锻炼,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穴位敷贴。了解两组产妇干预前后盆底肌力及尿失禁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产妇尿失禁发生率和盆底肌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肌功能锻炼联合穴位敷贴可提高产妇盆底肌力及降低尿失禁的发生。穴位敷贴具有方法简单、实用、无损伤及不良反应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黄小玲刘小菊曾镜祥冯虹黄冬梅
- 关键词:产妇盆底肌力尿失禁穴位敷贴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