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成江

作品数:18 被引量:81H指数:4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脑梗
  • 4篇脑梗死
  • 4篇梗死
  • 3篇血管
  • 3篇缺血
  • 3篇卒中
  • 3篇细胞
  • 2篇蛋白
  • 2篇淀粉样
  • 2篇淀粉样蛋白
  • 2篇动脉
  • 2篇多糖
  • 2篇血脂
  • 2篇鱼藤
  • 2篇鱼藤酮
  • 2篇预后
  • 2篇水溶
  • 2篇水溶性
  • 2篇帕金森
  • 2篇帕金森病

机构

  • 16篇宁夏医科大学
  • 6篇宁夏医科大学...

作者

  • 18篇成江
  • 6篇李海宁
  • 6篇杜彦辉
  • 3篇杨平
  • 3篇史丽娜
  • 3篇范学文
  • 3篇于成超
  • 3篇李芳
  • 2篇付建敏
  • 2篇杨娟
  • 2篇顾淑娥
  • 2篇邸宁宁
  • 2篇马大伟
  • 1篇林树敏
  • 1篇石晓静
  • 1篇迪晓东
  • 1篇杨平
  • 1篇王妍柏
  • 1篇侯晓霖
  • 1篇张丽芳

传媒

  • 9篇宁夏医学杂志
  • 2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3
  • 2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肌强直疾病患者临床及神经电生理的检测分析
2009年
目的探讨肌强直疾病患者的临床及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对28例肌强直疾病患者均进行常规针电极肌电图(EMG)神经传导速度(NCV)、F波的检查。结果28例肌强直疾病患者均有肌强直放电,NCV及F波检查未见异常。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可对肌强直疾病诊断和分类提供客观依据。
杨平成江刘南平林树敏周立明
关键词: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
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分型与危险因素的关系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患者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OCSP)的分型及各亚型与卒中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前瞻性连续登记发病到入院<2周的缺血性卒中患者932例。根据OCSP分型标准,将其分为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腔隙性梗死(LACI)及后循环梗死(POCI)4组。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民族以及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饮酒史情况。分析不同危险因素对各卒中亚型发生风险的影响。结果①932例中,LACI组为463例(49.7%)、PACI组为326例(35.0%)、POCI组为78例(8.4%)、TACI组为65例(7.0%)。②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出血、吸烟史在各亚型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CI组中,男性比例最高(75.6%);TACI组中,回族(21.5%)、缺血性卒中(36.9%)、心房颤动(20.0%)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21.5%)的比例最高(21.5%);LACI组中,饮酒者比例最高(50.3%)。③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饮酒、缺血性卒中、TIA、脑出血、心房颤动史对POCI发生的相对危险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史对各型卒中发生的相对危险性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饮酒史和TIA史增加了LACI的风险(OR=1.488,95%CI:1.148~1.928;OR=1.686,95%CI:1.155~2.462);缺血性卒中史增加了PACI和TACI的风险(OR=1.466,95%CI:1.058~2.032;OR=2.472,95%CI:1.453~4.205);脑出血史和心房颤动增加了TACI(OR=2.570,95%CI:1.036~6.379);OR=4.266,95%CI:2.174~8.368)的风险。结论 OCSP各亚型中,LACI亚型的发生率最高;不同的危险因素可能增加OCSP不同亚型的发生风险。
杨平成江邸宁宁邵文君石晓静杜彦辉
关键词:卒中脑缺血
丹红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2024年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52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n=26)与常规组(n=26)。2组患者接受基础治疗,常规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丁苯酞治疗,观察组接受丁苯酞+丹红注射液治疗,2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2周。2组患者均于治疗后2周评估疗效,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评估卒中量表(NIHSS)评分、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2组患者NIHSS评分治疗后均降低(P<0.05),观察组低于常规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ADL评分均升高(P<0.05),观察组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TNF-α、MCP-1水平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TNF-α、MCP-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TNF-α、MCP-1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老年急性脑梗死采取丹红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治疗疗效显著,有利于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减轻患者炎性反应,且安全,值得推广。
刘文明陈娜成江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老年急性脑梗死
氧化苦参碱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脑组织Casepase-3、Bcl-2及Bax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OMT)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对Caspase-3、Bax、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清洁级新生7 d龄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OMT 120 mg/kg治疗组。后2组采用经典Rice法制作HIBD动物模型,假手术组未给予缺氧处理及左侧颈总动脉结扎。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在造模完成后,即刻开始腹腔注射无菌注射用水,剂量为10 m L/kg,每12 h 1次。OMT治疗组在造模完成后,即刻开始腹腔注射OMT 120 mg/kg,每12 h 1次,共注射4次。末次注射后12 h断头取材,用HE染色方法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采用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检测损伤侧脑组织内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Bax、Bcl-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HE染色结果表明假手术组大鼠皮层及海马CA3区锥体神经元结构完整、排列紧凑;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神经元边界不清、排列紊乱、组织疏松、基质不完整,OMT治疗组可以改善HIBD新生大鼠脑组织神经元的异常形态变化。免疫荧光显示假手术组脑组织中Caspase-3、Bax荧光细胞数目少、荧光强度低,Bcl-2阳性细胞较多、荧光明显;模型组Caspase-3、Bax阳性细胞数增加、荧光增强,Bcl-2阳性细胞数减少、荧光减弱,OMT治疗组显著逆转上述改变。Western blot显示模型组脑组织中Caspase-3、Bax蛋白表达增强(P<0.05),Bcl-2蛋白表达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OMT治疗组Caspase-3、Bax蛋白表达减少(P<0.05),Bcl-2蛋白表达增加(P<0.05)。结论 OMT可能是通过上调Bcl-2表达,抑制Caspase-3、Bax表达,减轻缺氧缺血引起的神经元凋亡,从而对HIBD新生大鼠发挥保护作用。
成江陈建红李海宁赵鹏周茹余建强
关键词:氧化苦参碱
一种帕金森病用头颈部核磁共振成像线圈滑动定位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帕金森病用头颈部核磁共振成像线圈滑动定位装置,包括床体,所述床体的两侧设有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靠近右后侧的上端设有驱动件,所述床体内设有腔室,所述腔室顶面上设有条形开口,所述腔室的右侧内壁上水平贯穿...
李海宁成江徐婷宣婷婷张俊梅祁为民
进展性脑梗死相关因素及血清IL-1β、IL-6水平研究
目的:进展性脑梗死的致残率和致死率较不发生进展的脑梗死高,是影响病人预后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脑血管病治疗中的难点。本文通过对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因素和血清IL-1β、IL-6含量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以期发现...
成江
关键词:脑梗死脑血管病发病机制
文献传递
缺血性脑卒中OCSP分型与血脂综合指数关系的研究
2010年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OCSP分型与血脂综合指数(LCI)间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连续收集2008年11月至2009年5月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300例缺血性脑卒中病例,分析OCSP各亚型间的LCI指数差异。结果OCSP各亚型间的LCI指数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隙性脑梗死(LA-CI)患者的LCI指数最高。结论LCI指数与OCSP分型有一定的相关性,当血脂异常时,监测LCI指数可能有助于对各型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诊断。
邸宁宁成江杜彦辉
关键词:血脂综合指数
枸杞多糖对β淀粉样蛋白_(1-40)致PC12细胞线粒体损伤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枸杞多糖(LBP)对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eptide,Aβ1-40)致PC12细胞线粒体损伤的作用。方法对数生长期的PC12细胞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LBP高、中、低剂量组(40、20和10 mg·L-1)。Aβ1-4040μg·mL^(-1)处理细胞24h为模型组。LBP高、中、低剂量分别预处理PC12细胞24h,加入β1-4040μg·mL^(-1)继续孵育24h。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分光光度计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簇(ROS),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MP)及观察线粒体形态。结果模型组细胞状态不良,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存活率降低,ROS显著升高,MMP明显降低(P均<0.01),线粒体形态呈颗粒状;与模型组比较,LBP高、中、低剂量组可改善细胞形态,提高细胞存活率(P<0.05或<0.01),降低ROS(P<0.05或<0.01)及显著升高MMP(P<0.01),线粒体形态改善,呈管网状结构。结论 LBP对Aβ1-40诱导损伤的PC12细胞线粒体有保护作用。
成江于成超侯晓霖李芳杨娟李海宁
关键词:枸杞多糖Β淀粉样蛋白阿尔茨海默病线粒体
阿托伐他汀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2
2011年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早期预后。方法选择入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阿托伐他汀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d-1,连续治疗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检测血脂、C反应蛋白(CRP)、双侧颈动脉B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对伴有颈动脉斑块的脑梗死患者测量斑块面积及斑块Crouse积分,并在治疗6个月进行生活自理量表(ADL)评分。结果 (1)阿托伐他汀组治疗1个月后比治疗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CRP的水平降低(P均<0.05),对照组CRP水平也比其治疗前降低(P<0.05),但阿托伐他汀组降低更明显(P<0.05)。阿托伐他汀组治疗3个月后比治疗前TC和LDL-C及CRP水平降低(P均<0.01),阿托伐他汀组治疗3个月后比治疗1个月后TC、LDL-C和CRP水平降低(P均<0.05),但治疗3个月后CRP水平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1个月后与治疗前IM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治疗3个月后比其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IMT均降低(P均<0.01);两组斑块面积在各时间点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治疗3个月后Crouse积分较其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均降低(P均<0.05)。(3)阿托伐他汀组治疗6个月后较对照组ADL评分增加(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在早期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有降脂和抗炎的作用,并能稳定或逆转颈动脉斑块,改善患者早期预后。
杨平张丽芳顾淑娥马大伟成江杜彦辉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阿托伐他汀颈动脉超声预后
TIA进展至脑梗死的患者血脂、血同型半胱氨酸结果分析
2009年
目的探讨血脂、血同型半胱氨酸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进展至脑梗死的影响。方法分析近两年进展至脑梗死的TIA患者28例及同期未进展成为脑梗死的TIA患者60例,采用病例-对照方法研究其血脂、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结果高甘油三酯血症(TG)、低密度脂蛋白(LDL)升高是TIA进展至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论对高甘油三酯血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的TIA患者,应积极予以降血脂治疗;Hcy对TIA进展至脑梗死的影响作用尚不能明确。
成江杜彦辉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血脂血同型半胱氨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