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宫下段U型排式缝合联合植入部位部分切除术在植入性凶险型前置胎盘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子宫下段U型排式缝合联合下段植入部位部分切除术在植入性凶险型前置胎盘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住院治疗的50例植入性凶险型前置胎盘孕妇,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1例,采用传统术式止血;研究组19例,采用改良术式止血;比较两组研究对象术中出血量、输血率、子宫切除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子宫切口愈合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输血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且两组子宫切口愈合情况、子宫切除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子宫下段U型排式缝合联合胎盘植入部位部分切除的改良术式能有效减少植入性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的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和住院治疗时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保守性手术治疗手段。
- 刘凌芝郑九生辛思明周晓王志忠
- 关键词:凶险型前置胎盘植入
- 凶险型前置胎盘的产前诊断被引量:5
- 2013年
-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攀升,凶险型前置胎盘的发病率也不断升高.由于此病并发胎盘植入的概率较大,如在产前未能及时诊断,常常在产时引起不能控制的严重出血,导致急诊切除子宫,甚至危及孕产妇生命.因此,提高凶险型前置胎盘的产前诊断水平,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及患病率的关键,具有重要的意义.
- 周晓
- 关键词:凶险型前置胎盘胎盘植入
- 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子痫前期孕妇血压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研究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子痫前期孕妇血压相关性.方法:选择子痫前期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症状体征、血压、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电解质等分为轻度子痫前期组(轻度组)和重度子痫前期组(重度组),以同期住院检查的正常健康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孕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差异,分析新生儿出生体重与血压的相关性.结果:轻度组和重度组研究对象SBP、DBP及新生儿体重异常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度组研究对象SBP、DBP及新生儿体重异常发生率显著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轻度组新生儿出生体重与SBP及DBP负相关(rs值为-0.527、P〈0.05,rs值为-0.372、P〈0.05);重度组新生儿出生体重与SBP及DBP负相关(rs值为-0.615、P〈0.05,rs值为-0.409、P〈0.05).结论: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子痫前期孕妇血压负相关.
- 郭红艳周晓
- 关键词:子痫前期新生儿出生体重血压
- 重症超声指导产后出血患者容量管理的研究
- 2023年
- 探讨重症超声指导产后出血患者容量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近年来在我院接受剖宫产治疗的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20例患者均选自2017年6月-2022年6月,根据随机抽签方式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前者采取常规容量管理,后者在重症超声指导下开展容量管理,比较两组一般指标、血流动力学、组织灌注及氧代谢参数,并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两组治疗相关临床指标存在差异,包括总输液量、出血量、住院时间,观察组呈现更优水平(P<0.05)。两组在T0时血流动力学没有显示差异(P>0.05);但在T1、T2时呈现明显波动,T3时接近平稳,但研究组波动始终小于对照组,具有差异(P<0.05)。两组在T0时组织灌注及氧代谢参数指标没有显示差异(P>0.05);但在T1、T2时呈现明显波动,T3时接近平稳,但研究组波动始终小于对照组,具有差异(P<0.05)。两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存在明显区别,研究组仅为6.67%,呈现更优征象(P<0.05)。结论 重症超声指导产后出血患者容量管理可以更好促进患者血流动力学、组织灌注及氧代谢参数的稳定,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李垚周晓
- 关键词:容量管理产后出血
- 三种问卷量表对妊娠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筛查价值的比较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评价Epworth嗜睡量表、STOP-Bang问卷和Berlin问卷对妊娠期OSASH的筛查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于江西省妇幼保健院住院的打鼾孕妇87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受试者进行ESS、SBQ和Berlin问卷评分,并采用多导睡眠仪对受检者进行整夜不少于7h的PSG监测,采用ROC曲线比较三种量表对OSAHS的诊断效能。结果分别取AHI为5、15、30次/h作为截点时,ESS的曲线下面积分别0.780、0.797、0.842;SBQ的曲线下面积为0.787、0.844、0.807;Berlin的曲线下面积为0.844、0.793、0.822。而三者联合筛查时曲线下面积达0.911。结论ESS、SBQ和Berlin对妊娠期OSAHS均有一定的筛查价值,但三者联合使用时可获得较高的筛查效能。
- 周晓李垚刘程程
- 关键词:EPWORTH嗜睡量表
- 胎盘缺血性疾病早期筛查相关因素分析
- 2020年
- 目的评价孕15-16周时子宫动脉阻力指数及血清胎盘生长因子水平单独及联合应用时对胎盘缺血性疾病的筛查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于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建卡的416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临床危险因素,并于孕15-16周时测量子宫动脉阻力指数和血清胎盘生长因子水平,将数据转换为正常妊娠组中位数的倍数(MoM),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临床危险因素、超声学指标、血清学指标单独及联合应用时对胎盘缺血性疾病的预测价值。结果IPD组和对照组孕妇在孕前BMI、既往IPD发生史、RI MoM和PLGF MoM间存在差异(P<0.05),临床危险因素、RI MoM和PLGF MoM单独预测时AUC分别为0.524、0.604和0.697,三者联合时AUC为0.812。结论将孕15-16周时子宫动脉阻力指数、血清胎盘生长因子浓度以及临床危险因素结合,建立胎盘缺血性疾病的多参数筛查模型,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 李垚周晓杜善英
- 关键词:胎盘生长因子
- 不同时机口服阿司匹林对肥胖孕妇的预防意义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分析肥胖孕妇不同时机口服阿司匹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于该院建卡分娩的孕妇84例,其中孕前肥胖孕妇38例作为观察组,自孕12周开始,睡前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75 mg,直至36周;对照组33例,孕28周开始同法服药至36周,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两组患者子痫前期、剖宫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及黄疸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孕12周开始小剂量服用阿司匹林对孕前肥胖患者妊娠结局的改善强于28周服药者。
- 周晓李垚
- 关键词:阿司匹林孕前肥胖
- 子痫前期早期筛查模型的建立与验证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用临床危险因素、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I)及血清胎盘生长因子(PLGF)水平联合建立子痫前期早期筛查模型,验证该模型的筛查效能。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于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建卡的532例孕妇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临床危险因素,并于孕15~16周时测量子宫动脉RI和血清PLGF水平,将数据转换为正常妊娠组中位数的倍数(MoM),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临床危险因素、超声学指标、血清学指标单独及联合应用时对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结果子痫前期组和正常妊娠组孕前BMI、吸烟及子痫前期史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临床危险因素、RI MoM和PLGF MoM单独预测子痫前期时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516、0.624和0.696,三者联合预测子痫前期时AUC为0.818。结论临床危险因素、子宫动脉RI及血清PLGF水平单独预测子痫前期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不高,但三者联合可显著提高诊断效能,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准确性。
- 周晓李垚
- 关键词:子痫前期临床危险因素胎盘生长因子
- 黄芩苷对子痫前期患者血清诱导脐静脉内皮细胞TNF-α及MAPK信号通路分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子痫前期血清诱导的脐静脉内皮细胞炎性因子TNF-α及MAPK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UVECs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建立内皮细胞损伤模型,设计组别正常妊娠组、子痫前期组及梯度浓度(20、40、60、80μg/mL)黄芩苷组,采用CCK-8实验了解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并计算黄芩苷的半抑制浓度IC50和终浓度,采用ELISA法检测正常妊娠组、子痫前期组和黄芩苷组培养上清液中TNF-α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p38、p-JNK、p-ERK的表达情况。结果⑴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可促进HUVECs的增殖活性,而黄芩苷可抑制子痫前期患者血清诱导的细胞增殖活性,其IC50为83.94μg/ml,并确定黄芩苷的终浓度为40μg/mL;⑵与正常妊娠组相比,子痫前期组细胞TNF-α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黄芩苷组TNF-ɑ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子痫前期组(P<0.01);⑶与正常妊娠组相比,子痫前期组细胞MAPK通路相关蛋白p-p38、p-JNK表达水平升高,p-ERK表达水平下降(P<0.05);而黄芩苷组p-p38、p-JNK表达水平低于子痫前期组,p-ERK表达水平高于子痫前期组(P<0.05)。结论子痫前期血清可以激活HUVECs释放炎性因子TNF-α,并上调MAPK信号通路分子表达水平,而黄芩苷对HUVECs具有抗炎保护作用,未来有望作为内皮细胞保护剂应用于临床。
- 周晓李垚王晨
- 关键词:黄芩苷血管内皮损伤TNF-ΑMAPK信号通路
- 清热凉血安宫汤对血热型产后恶露不绝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清热凉血安宫汤治疗血热型产后恶露不绝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14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的血热型产后恶露不绝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措施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益母草和头孢治疗组)30例和观察组(清热凉血安宫汤治疗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恶露结束时间、子宫三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恶露结束时间为(4.8±0.8)d,短于对照组的(8.1±1.6)d,子宫三径为(167.8±50.8)cm^3,小于对照组的(213.8±62.5)cm^3(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凉血安宫汤治疗血热型产后恶露不绝患者临床效果明显,可缩短缩短恶露结束时间,减小子宫三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周晓李垚
- 关键词:血热型产后恶露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