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建忠

作品数:22 被引量:83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7篇深井
  • 6篇水平井
  • 6篇套管
  • 6篇平井
  • 5篇完井
  • 4篇压裂
  • 4篇气藏
  • 4篇钻井
  • 4篇川东
  • 4篇川东北
  • 3篇地层
  • 3篇井身
  • 3篇井身结构
  • 3篇固井
  • 2篇页岩
  • 2篇页岩气
  • 2篇致密气藏
  • 2篇深井固井
  • 2篇随钻
  • 2篇套管变形

机构

  • 14篇中国石油化工...
  • 14篇中国石化
  • 4篇西南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石油
  • 1篇安东石油技术...

作者

  • 22篇吴建忠
  • 4篇刘伟
  • 3篇石晓兵
  • 3篇朱礼平
  • 3篇严焱诚
  • 3篇李丽
  • 3篇王波
  • 2篇章成东
  • 2篇李军
  • 2篇房舟
  • 2篇薛丽娜
  • 2篇李莎莎
  • 2篇李强
  • 1篇王希勇
  • 1篇李丽
  • 1篇李得立
  • 1篇胡大梁
  • 1篇熊继有
  • 1篇李皋
  • 1篇张磊

传媒

  • 4篇天然气技术
  • 3篇石油地质与工...
  • 3篇天然气技术与...
  • 2篇石油管材与仪...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石油矿场机械
  • 1篇钻采工艺
  • 1篇西部探矿工程
  • 1篇内蒙古石油化...
  • 1篇天然气勘探与...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中外能源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17
  • 1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川东北复杂地层固井技术探讨被引量:3
2009年
川东北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主要以碳酸盐岩裂缝—孔隙性油气藏为主。针对该地区地质条件复杂,构造应力强烈,同一井眼多套压力共存,井下复杂事故频繁;固井面临着高温高压、高含腐蚀性气体、压稳与防漏、盐膏层、顶替效率低,固井难度大且质量难以保证等技术难题,提出了具体措施,为解决复杂地层固井技术难题作了有益的尝试。
吴建忠张磊严焱诚王波石晓兵章成东
关键词:深井固井气窜固井质量
川东北深井井身结构优化探讨被引量:9
2009年
川东北地区天然气成藏条件优越,烃源丰富,圈闭类型多,成藏配置关系好。通过前期的钻井施工,常规的钻头-套管程序和井身结构设计方法难以适应深井超深井的复杂地质环境。在分析国内外深井套管程序应用特点和传统井身结构的基础上,根据钻头、套管生产的现状,结合现场实践的应用,提出了川东北海相复杂深井井身结构优化方案,该方案对于提高深井的钻井水平具有现实的意义。
吴建忠
关键词:高陡构造随钻扩眼膨胀管
页岩气井多级压裂过程中地应力变化对套管载荷的影响被引量:5
2022年
近年来,页岩气水平井多级压裂过程中的套管变形问题日渐突出,导致后续压裂施工发生大量丢段、弃段,严重影响了页岩气井产量。考虑到页岩气井变形点普遍分布在套管跟端位置,因此认为多级压裂过程中的应力累积可能是导致套管变形的主要原因,针对该观点对多级压裂过程中的近井筒地应力变化规律及其对套管载荷的影响展开研究。首先,统计分析了威荣区块套管变形形状特征和分布特征;然后以威荣M井为例,建立多级压裂数值模型,计算近井地应力随压裂级数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以最后一级压裂段作为研究对象,建立套管-水泥环-地层组合体模型,研究不同地应力条件下套管载荷的大小。研究结果表明:在多级水力裂缝起裂和扩展过程中,多级压裂产生的诱导应力会对后续压裂段产生影响,导致近井筒地应力发生非均匀累积;随着多级压裂过程中地应力累积的影响,研究点处的套管等效应力逐渐增加。该研究成果可为多级压裂过程中套管完整性控制提供参考。
吴建忠张小军李军张慧张慧刘鹏林
关键词:页岩气多级压裂套管变形
川西地区中浅层水平井高低井斜扭方位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在"十二五"川西地区中浅层水平井规模开发下,因工区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耕地紧张以及储层非均质性强等条件限制,使得部分水平井存在着井口-A靶-B靶三点连线不在同一方位问题,同时因参与川西地区各施工队伍技术水平差异化,使得对井眼轨迹优化设计和造斜井段扭方位施工等系列问题存在认识差异,影响着川西地区中浅层的开发进程。为此,从水平井轨迹设计入手,根据川西工区气藏埋深等特点,通过开展不同扭方位井眼轨迹工程因素评价,结合工区水平井定向及测井技术水平等特点,提出该类水平井宜采用低井斜扭方位轨迹设计和轨迹控制技术措施,有利于提高川西地区水平井设计及钻井施工水平。
吴建忠朱礼平周志林
关键词:水平井井眼轨迹
川东北大斜度定向井井身结构优化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川东北海相资源丰富、气藏埋藏深,具有高温、高压、含硫化氢的"三高"特性。由于该地区地质情况异常复杂,定向井已成为常用井型,钻井面临的最突出难题是钻速慢、周期长、成本高。针对钻井瓶颈问题,开展大斜度定向井井身结构优化研究,根据钻井复杂情况确定套管下深,提出了将飞仙关组和嘉陵江组同时揭示的四开制井身结构优化方案,并针对不同井段提出了相应的优快钻井工艺。该研究成果在HF203井和HJ203H井成功应用,平均机械钻速2.01m/h,平均钻井周期309d,实现了钻井提速和安全钻井双赢。
刘伟刘伟李丽吴建忠王旭东
关键词:机械钻速定向井井身结构川东北
川西地区须家河组致密气藏钻井提速新思路被引量:14
2009年
川西地区须家河组气藏埋藏深、岩石致密、压力高。目前钻井面临的突出问题是施工周期长、机械钻速慢。针对须家河组钻井难点,重点从井身结构、钻井工艺以及钻井液方面入手进行分析,提出了提高须家河组钻井速度的新思路,即优化井身结构、推广应用欠平衡钻井、在新型井身结构下优化钻压和转速、优选长寿命高效钻头、试验涡轮钻具+孕镶金刚石钻头复合钻井、优化钻井液性能以及攻关复杂结构井钻井技术等。
刘伟李丽吴建忠谭玮朱化属
关键词:深井钻井速度欠平衡钻井致密气藏
川西深井固井工艺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被引量:5
2008年
川西深井井下条件复杂,深部地层CO2含量较高,储层压力高、气显示活跃且气层多,固井防气窜难度大,固井难点较多。而包括尾管悬挂、双级固井技术、长封固段双胶塞固井技术及低密度水泥浆固井的几种特殊固井工艺技术对工具工艺要求较高。文中分析了这几种固井工艺的优缺点及应用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总结了深井固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深井固井的方法,对今后提高川西地区深井固井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严焱诚朱礼平吴建忠
关键词:深井固井工艺
川西须五气藏完井方式适应性研究
2014年
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非常规天然气成为重要的接替资源。四川盆地非常规天然气资源量丰富,须五气藏为典型的砂泥岩互层致密非常规气藏,有效的完井方式是气藏实现提高单井产能、提高气藏可采程度的重要保障。国内外非常规气藏水平井主要采用多段压裂技术、降阻水压裂技术、同步压裂技术,开发效果显著;研究表明,基质裂缝、裂缝网络渗透率、水力裂缝间隙、水力裂缝传导率、岩石压缩性、水力裂缝半长、自然裂缝孔隙度,对页岩气水平井产能影响较大,钻井过程中要对近井地带的基质渗透率、裂缝网络渗透率和自然裂缝孔隙度进行保护。川西须五气藏储层脆性矿物含量与美国其他页岩气相当,同时储层具有天然裂缝发育的特点,完井方式需要考虑储层改造工艺、最大程度上实现缝网压裂的目的;通过深入研究,优选出川西须五气藏完井方式,优选套管射孔完井方式,采用水平井+多段水力压裂和储层改造完井方法进行开发。
吴建忠
关键词:非常规气藏压裂
什邡非常规气田长水平井套管下入摩阻分析及对策
2014年
什邡非常规气田储层非均质性强,长水平段套管下入难度大。针对常规摩阻计算与实钻差异大的问题,研究了什邡气田φ139.7mm套管下入的实钻数据,反演归纳了平滑轨迹和"W"轨迹条件下的摩阻系数,分析了什邡气田长水平井套管下入能力,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为后续水平井的部署提供了可靠保障。
吴建忠房舟
关键词:套管摩阻系数
套管防磨技术在西南深井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通过开展影响套管磨损主要因素的研究,制定了适合套管防磨方案与施工措施,提出旨在减少套管磨损的一系列主动防磨、被动防磨等技术,形成了一套有效减少深井套管磨损配套技术方案。现场应用表明:大幅度降低深井套管磨损程度,为今后深井套管防磨、减磨方案制定与具体施工提供技术借鉴。
吴建忠
关键词:深井套管磨损侧向力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