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祥红

作品数:26 被引量:78H指数:5
供职机构: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8篇脑损伤
  • 5篇血性
  • 5篇缺血
  • 5篇缺血性脑损伤
  • 5篇缺氧
  • 5篇缺氧缺血性
  • 5篇缺氧缺血性脑
  • 5篇缺氧缺血性脑...
  • 4篇新生大鼠
  • 4篇综合征
  • 3篇蛋白
  • 3篇惊厥
  • 3篇患儿
  • 3篇肺炎
  • 2篇血小板
  • 2篇血小板减少
  • 2篇血小板减少综...
  • 2篇眼后节
  • 2篇氧化氮
  • 2篇一氧化氮

机构

  • 22篇佳木斯大学附...
  • 10篇佳木斯大学
  • 1篇科学出版社

作者

  • 26篇吴祥红
  • 11篇王显鹤
  • 8篇孟庆云
  • 5篇梅梅
  • 5篇康晓明
  • 4篇顾镜月
  • 4篇杨占双
  • 4篇张洋
  • 3篇张剑
  • 3篇姜伟
  • 3篇王娇
  • 2篇李丽
  • 2篇李慧玲
  • 2篇陈秀华
  • 2篇张金波
  • 2篇李金梅
  • 2篇杨松
  • 2篇王影
  • 2篇王玉清
  • 2篇邓范艳

传媒

  • 18篇黑龙江医药科...
  • 2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预防医学情报...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2
  • 2篇2001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纳米材料的细胞毒性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6年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纳米材料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由于其尺寸和特殊的结构,导致其在各个领域均有优越的应用前景,在生物医药方面以及化妆品和化工中得以广泛使用。同时作为新型材料,它对生物体仍具有细胞毒性包括对线粒体、细胞氧化应激和凋亡均和其浓度有一定的关系。本文对纳米材料的细胞毒性和应用进行总结和分析,对目前广泛确定的纳米材料的细胞毒性效应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周子靖张金波朱金玲王淑秋吴祥红金岳雷
关键词:纳米材料细胞毒性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线粒体损伤
儿童哮喘发作与肺炎衣原体感染的关系被引量:6
2011年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儿科呼吸系统的常见病,肺炎衣原体是引起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为了解哮喘患儿哮喘发作时与肺炎衣原体急性感染之间的关系,作者对188例发作期哮喘息儿进行了CP—IgM及CP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孟庆云吴祥红顾镜月
关键词:哮喘发作肺炎衣原体儿童
应用遗传学分析方法诊断遗传性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对一血小板减少症伴巨型血小板家系进行遗传学分析,分析其基因突变位点,确定其发病机制。方法采用PCR与测序相结合的方法对血小板减少症家系进行遗传学分析。结果此家系为MYH9基因突变相关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结论遗传学分析可以辅助确诊遗传性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吴祥红李金梅康晓明孟庆云王凤芝杨占双陈秀华刘爽
佳木斯地区小儿支原体肺炎流行特点
2002年
邓范艳王显鹏吴祥红顾镜月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小儿
过敏性紫癜14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吴祥红孟庆云
关键词:儿童紫癜过敏性
奥拉西坦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RGMa的表达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通过建立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模型,检测HIBD大鼠脑组织中排斥导向因子A(RGMa)的表达变化,探讨奥拉西坦对HIBD大鼠RGMa表达的影及其对神经损伤的修复及保护作用。方法:将135只新生7d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45只),缺氧缺血组(HIBD组,45只)和奥拉西坦治疗组(45只),每组分为12h、24h、48h、72h、7d五个亚组。sham组只做左侧颈总动脉分离,不做缺氧处理,HIBD组及奥拉西坦组做左侧颈总动脉结扎及缺氧处理,分别于术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m L/kg和奥拉西坦100mg/kg,分别于术后12h、24 h、48 h、72 h、7d断颈处死大鼠。免疫组化检测皮质及海马中RGMa表达。结果:sham组,可见RGMa有微量表达,各组间无统计学意义;HIBD组:RGMa阳性细胞在造模12h开始表达,24h升高,48h达高峰,此后逐渐降低,与sha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拉西坦治疗组各时间点RGMa表达均低HIB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BD组和奥拉西坦治疗组阳性细胞数均多于sham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BD时脑组织中RGMa表达增多,参与脑损伤,奥拉西坦能通过抑制RGMa大量表达从而促进受损神经的再生与修复。
丁兰兰王显鹤刘喜凤杨占双吴祥红王娇聂影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奥拉西坦腹腔注射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海马组织形态变化及NFP、CRMP-2表达观察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观察奥拉西坦腹腔注射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海马组织形态变化及神经丝蛋白(NFP)和坍塌反应介导蛋白-2(CRMP-2)表达变化,以探讨其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120只清洁级7日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仅手术分离左侧颈总动脉,未进行永久性结扎,未进行缺氧处理;模型组缺血缺氧制作HIBD模型,缺氧后10 min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 ml/kg;治疗组在HIBD模型制备成功后6 h、12 h、24 h、72 h、7 d腹腔注射100 mg/kg奥拉西坦注射液,并于上述不同时间点处死各组大鼠进行病理学观察,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NFP和CRMP-2。结果 HE染色显示对照组细胞形态结构完整,层次清晰,无细胞水肿;模型组细胞肿胀,排列紊乱,细胞质疏松,核仁不清;治疗组大多数神经元肿胀,与模型组相比,水肿减轻,结构清晰,可见尼氏小体,无坏死灶。模型组海马组织CRMP-2阳性细胞在模型建立成功后12 h表达开始升高,24 h达到高峰,随后表达逐渐降低;而NFP阳性细胞在模型建立成功后6 h表达,12 h开始下降,24 h下降至最低,之后逐渐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在模型建立后6 h外其他时点,治疗组海马组织CRMP-2表达均低于模型组(P<0.05);上述各时点治疗组NFP表达均高于模型组(P均<0.05)。结论奥拉西坦腹腔注射后HIBD新生大鼠海马组织结构改善,奥拉西坦可通过降低海马组织CRMP-2表达,增加NFP表达,从而对HIBD新生大鼠神经元起保护作用。
张洋王显鹤吴祥红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神经丝蛋白
对171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病原学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掌握本地区患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及临床特点以提高治愈率。方法:采用ELISA法做了病毒特异性IgM抗体检测,(流感病毒Flu、呼吸道合胞RSV、腺病毒Adv);肺炎支原体抗体Mp-Ab测定;血EB病毒PCR检测。结果:病毒感染已成为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微生物,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婴幼儿对于Flu、RSV、Adv和EB病毒普遍易感,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肺炎支原体感染仍以年长儿为主;对于病程较长、病情较重、临床迁延不愈者要注意EB病毒、腺病毒、肺炎支原体感染及耐药菌感染。
孟庆云李丽梅梅吴祥红杨松李慧玲
关键词:下呼吸道病毒肺炎支原体
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46例病原学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了解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构成及药物敏感情况,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46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痰培养阳性者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培养阳性菌中革兰阴性杆菌37株,革兰阳性球菌9株;阳性率前三位致病菌分别为肺炎克雷伯杆菌(14株)、大肠埃希菌(8株)、D群非肠球菌(5株);肺炎克雷伯杆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复方新诺明敏感,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亚胺培南敏感。结论: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构成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治疗前的痰培养值得临床重视。
吴祥红梅梅王显鹤孟庆云
关键词: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药敏试验
不同时期应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眼后节球内异物的疗效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比较急诊一期行玻璃体切割+球内异物取出术(A组)和一期球内异物磁吸术+二期玻璃体切割术(B组)治疗球内异物患者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3~2017-03我院眼科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经巩膜穿通口球内异物患者32例。其中一期采用急诊行玻璃体切割+球内异物取出术15例;一期球内异物磁吸术+二期玻璃体切割术17例。结果:A组患者(15眼)中术前6例并发玻璃体积血,5例并发视网膜裂孔,手术取出异物并均成功保住眼球,A组患者均无因并发症需二期手术。术后14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提高,1眼下降,术后视力提高较术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17眼)手术取出异物17眼,成功保住眼球16眼,1眼最终行眼球摘除术。其中1例并发外伤性白内障,9例并发玻璃体积血,4例继发视网膜脱离,3例继发眼内炎。二期行玻璃体切割术后,13眼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提高,一眼眼球丧失,3眼视力下降,术后视力同术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期急诊行玻璃体切割+球内异物取出术较一期球内异物磁吸术+二期玻璃体切割术,术后效果良好,术后视力恢复效果更佳。
姜伟吴祥红张剑任永波齐艳秀
关键词:球内异物玻璃体切割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