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光
- 作品数:7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牡丹江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以顾客满意为对象的顾客流失控制系统研究
- 2010年
- 顾客是企业生存的根本。某种程度上企业拥有的顾客多,销售额相对大,企业拥有的老顾客多,利润额相对大。但是现有的理论尚不能对企业形成有效的指导,使之可以构建一个系统的,可操作性强的控制体系。对此,基于理论分析,以顾客满意的分类方法,构建以顾客满意为目标的顾客流失控制系统,可以达到提高顾客满意度,控制顾客流失的目的。
- 王耀光姜涛
- 关键词:顾客满意顾客分类顾客保持
- 物业管理公司发展壮大的现实意义
- 2006年
- 物业管理公司发展壮大及管理水平的提高对于推进中国的城市化建设有着积极的意义。在中国由于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传统意义上的街道办事处与居委会,无论政治上还是经济上,已经远远地落后于现实的需要。而现在,大部分的物业管理公司尚在所谓的“职能”梦中沉睡,根本不去理会什么是市场经济,什么是精神文明建设,什么是城市化建设。因此,若不积极地推进物业管理公司的发展壮大及物业管理水平的提高,长期下去,将会导致大量的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的出现。
- 王耀光
- 关键词: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城市化建设物业管理水平街道办事处政治问题
- 建立保险代理人诚信档案的有效性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保险业的经营是以最大诚信原则为基础的,而现实中寿险公司的代理人却存在着种种不诚信的行为,不仅对客户造成了伤害,而且损害了保险业在公众中的形象。针对寿险行业中保险代理人存在的不诚信行为进行深入地分析,同时,运用博弈论的研究方法探讨对寿险代理人建立诚信档案的有效性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 姜涛王耀光
- 关键词:寿险代理人诚信档案博弈
- 顾客保持理论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销售额的扩大代表着企业市场份额的提高,而顾客流失率的降低则代表着企业利润率的上升。在数字化经济的今天,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对顾客保持研究的兴起是企业追求利润的合理和必然结果。而理论研究大多是基于静态且分散的,不能对企业的营销实践起到指导作用。必须对顾客保持进行有效整合,使顾客流失控制理论具有相对的系统性。
- 王耀光姜涛
- 关键词:顾客保持顾客满意
- 以建立农产品市场营销机制为切入点解决阻碍农业经济发展的五大问题
- 2004年
-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总人口中的70%是农民。要想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必须首先保证农业经济以较快的速度发展。目前阻碍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原因很多。集中有以下五大突出问题:1.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生产决策之间不协调问题。2.人口增加与耕地减少问题。3.农业资源非持续性地开发造成资源浪费问题。4.国家对农业投资有限,而农民个人投资能力又弱,从而阻碍农业经济发展问题。5.农业生产与市场对农产品需求不合拍问题。如何解决上述五大问题,对此我国一些学者多集中在宏观层面上加以论述。笔者认为,农业经济的发展的确离不开宏观经济政策的指导,但是再好的宏观经济政策,也必须通过微观经济政策的实施才能奏效。真正想解决中国农业经济发展问题,也必须要从宏观着眼,从微观入手。因此在这里,笔者提出以建立农产品市场营销机制为切入点,探索解决阻碍农业经济发展的五大问题,与同仁们共同研讨。
- 王耀光
- 关键词:农产品市场营销营销机制农业经济发展农业资源营销工作农产品需求
- 顾客关系需求与顾客保持策略研究
- 2011年
- 企业市场份额增长的原因有二个,一是销售额的提高,二是顾客流失率的下降。处理好顾客关系需求是顾客保持的重要因素。以往的文献仅仅将顾客关系视为一种策略性的手段去看待,而没有把顾客关系看作顾客在购买与消费过程中必须给予满足的一部分。顾客关系需求伴随顾客购买与消费的全过程,顾客关系需求与产品需求共同构成顾客需求的整体。任何一部分的不满意都将导致顾客的流失。
- 王耀光
- 关键词:顾客关系管理
- 谈建立农产品市场营销机制的必要性
- 2006年
- 一、依靠农产品市场营销工作来解决长期存在的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生产决策之间不协调的问题
中国的农业生产是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基础的。每一个家庭都是一个生产决策单位。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都是由农民自己做主。宏观经济政策再好,也要农民自己理解认可才行。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是由各级政府逐级下达的,可政府不是经济活动的主体,政策指导不是经济合同。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要发挥政府宏观经济政策作用,就必须有一个介于农民与市场之间的独立经济主体将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理解转化成具体实施方案。并依据具体的经营政策与农民签定相关的经济合同,引导农民进行生产经营。让作为独立生产者的农民切实地感到自己的利益是能够得到保证的。这个独立的经济主体就是从事农产品市场营销工作的企业。
- 王耀光
- 关键词:市场营销机制家庭联产承包制市场营销工作经济合同经济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