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
- 作品数:96 被引量:308H指数:8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艺术更多>>
- 三维可视化系统在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三维可视化系统(MI-3DVS软件系统)在肝门部胆管癌术前评估和手术规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前瞻性研究对象为2009年6月至2013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应用MI-3DVS软件进行术前评估的13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34~81岁,中位年龄55岁。采用64排或256排螺旋CT进行肝、胆、胰、脾和腹腔血管等增强扫描,采集患者平扫期、动脉期、门静脉期和静脉期的4套医学数字成像和数据。将患者各期数据导入MI-3DVS,进行图像分割和三维重建。对重建图像进行可视化处理后,观察肿瘤与肝内胆管、肝动脉、门静脉系统和肝静脉系统的三维立体关系,并进行Bismuth-Corlette分型,模拟手术并制定手术方案。结果 13例患者的重建模型均准确显示肝脏形态及其管道系统的解剖标志,肝门部胆管癌、肝内各种管道系统等结构形态逼真,立体感强,各分支走向清晰。根据三维重建结果对肿瘤进行Bismuth-Corlette分型,Ⅲa型1例,Ⅲb型7例,Ⅳ型5例。术前三维重建对肿瘤分型诊断准确率100%(13/13)。模拟手术与实际手术方式符合率为85%(11/13)。患者的手术时间为630(300~720)min,术中出血量420(110~1 800)ml;手术并发症发生率23%(3/13),其中切口感染2例,胆漏1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三维可视化系统能准确、直观、动态地显示肝门部胆管癌及其三维毗邻关系,可对患者进行准确的术前评估和手术规划。
- 曾宁方驰华范应方杨剑项楠祝文刘军方兆山陈青山
- 关键词:三维可视化系统胆管肿瘤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手术
- 螺旋C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后纵韧带破裂的诊断分析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评价螺旋CT常规扫描结合薄层靶扫描及矢状位重建,对腰椎间盘突出后纵韧带破裂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与CT诊断对比。结果:110例手术后诊断与术前CT诊断相符合,占73%;40例术前CT诊断与手术后结果不符合,占27%。结论:螺旋C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后纵韧带破裂有诊断价值,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杨刚刘军
- 关键词:椎间盘突出断层摄影X线计算机
- 带血管蒂大转子或髂骨骨膜瓣移位修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被引量:4
- 2013年
- 背景: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从儿童到老年均有发病,虽然目前治疗方法较多,但如何根据患者年龄和分期进行治疗尚无定论。目的:根据不同年龄和分期采用不同方法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对获得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自1998年10月至2008年10月,收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共202例(242髋),根据年龄分组,儿童组(4-14岁)45例47髋,采用带血管蒂大转子或髂骨骨膜瓣移位术式;青壮年组(15-45岁)100例125髋,采用带血管蒂大转子或髂骨骨瓣移位术式;中老年组(46-81岁)57例70髋,采用混合型或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结果与结论:202例患者均得到随访,术后随访6个月-10年,平均6.3年。儿童组、青壮年组、中老年组优良率分别为87%,89%,86%,均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青壮年组术后Harris评分提高至(88.1±0.9)分,目测类比评分降低至(0.9±0.4)分;中老年组术后Harris评分提高至(91.5±1.0)分,目测类比评分降低至(0.60±0.07)分。结果显示:带血管蒂大转子或髂骨骨膜瓣移位术较适用于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带血管蒂大转子或髂骨骨瓣移位术较适用于中青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尤其是15-45岁FicatⅡ、Ⅲ期患者;混合型或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适用于老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及保头治疗失败患者。
- 邢林卿谭金海符孔龙邵世坤陈煜东刘军
- 关键词:器官移植人工关节置换影像学分期
- 肝胆管结石三维可视化诊治平台构建及临床价值研究被引量:30
- 2015年
- 目的研究肝胆管结石三维可视化诊治平台的构建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肝胆一科2008年1月至2015年4月符合纳入标准的112例肝胆管结石病人临床资料。(1)对肝胆管结石病人进行上腹部增强CT扫描,获取亚毫米CT数据,采用腹部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系统(MI-3DVS)构建三维可视化图像模型。(2)然后进行三维可视化分析,包括三维可视化脉管分型、三维可视化肝胆管结石临床诊断分型、三维可视化肝分段、虚拟肝切除术和体积计算。(3)术前评估、手术规划,制定合理的手术方式。(4)根据需要进行三维可视化肝脏3D打印,用于指导精准手术治疗。(5)疗效评估。结果 112例病人均构建了忠实于CT图像数据的三维可视化图像模型,能清晰显示结石的部位、分布,胆管狭窄的部位、程度,以及脉管的空间解剖关系;进行了肝动脉、肝静脉、门静脉的三维可视化分型、三维可视化肝胆管结石临床诊断分型、三维可视化肝分段。三维可视化肝脏3D打印模型可以从全方位展示病变与血管相互关系;三维可视化术前规划、三维可视化肝脏3D打印模型与实际手术一致。总手术残石率<3%、并发症发生率<5.6%、术后结石复发率<2.4%。结论肝胆管结石三维可视化诊治平台的构建,有助于提高结石清除率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肝胆管结石治疗提供一个安全、精准、微创、高效的治疗措施,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方驰华方兆山蔡伟祝文陶海粟杨剑范应方刘军
- 关键词:肝胆管结石3D打印三维可视化
- 数字医学技术构建肝胆外科医患沟通桥梁的效果观察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研究以数字医学三维可视化技术为依托、医患共同参与的术前讨论模式在肝胆外科中应用的效果观察。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2015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肝胆外科三、四级手术患者共计600例,术前收集患者薄层增强CT数据并构建三维重建模型,邀请患者家属参加术前讨论,观察患者家属参加三维可视化术前讨论前、后焦虑量评分及患者家属对术前讨论满意度。结果医疗团队通过三维重建模型及术前仿真手术详细讲解病变的部位与肝内各管道的关系、手术方案、术中的风险及围手术期并发症,提高了患者家属对风险的理解程度,减轻了术前的焦虑情绪(x^2=433.10,.P=0.000);患者家属对三维可视化术前讨论满意度为96.67%;600例患者无1例医疗投诉、医保投诉、医德医风投诉。结论实施以数字医学三维可视化为依托、医患共同参与的术前讨论模式,可减轻患者家属术前的焦虑情绪,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医疗工作的依从性和医疗服务满意度。
- 曾宁方驰华范应方杨剑项楠祝文刘军胡敏陈青山
- 关键词:数字医学技术三维可视化系统术前讨论
- 氟骨症性椎管狭窄的MRI研究被引量:6
- 2004年
- 目的 探讨氟骨症性椎管狭窄的磁共振成像 ( MRI)特点和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 PHILIPS公司 Gyroscan Intera 1 .5 T磁共振成像系统 ,对 6例氟骨症性椎管狭窄的患者行磁共振成像检查 ,并对其 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6例患者均有明显的氟骨症并有不同程度的椎管狭窄 ,其中脊髓受压胸段 2例、胸腰段 3例、腰段硬膜囊受压 1例 ,受压的脊髓灶状变性 1例 ,脊柱椎骨信号强度减低 5例 ,后纵韧带增厚 3例 ,黄韧带增厚 5例 ,前纵韧带增厚 4例 ,椎间关节膨大 3例 ,椎间盘突出 2例、膨出 2例。结论 MRI能清晰地显示脊髓的受压和变性 ,对氟骨症性椎管狭窄的诊断和疗效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 刘军刘宏亮刘进富昭邵莹刘庆禄鱼博浪
- 关键词:MRI影像学诊断骨质硬化
- 数字医学的发展与展望被引量:7
- 2016年
- 当前,信息科学尤其是计算机科学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人类社会进入了数字化时代,生命科学运用数字化技术大大加快了自身的发展。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这两大前沿科学的有关技术交叉、渗透、融合后,涌现出很多新的学科生长点和热点研究领域。在这种大环境下,2011年5月,
- 刘军张绍祥
- 关键词:生命科学信息科学
- 胰腺癌CT征象与手术关系探讨
- 2005年
- 目的:研究胰腺癌CT征象与手术切除可能的关系,提高术前预测肿瘤能否切除的准确性。方法:通过对6 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癌CT征象回顾分析,对手术切除肿块或未切除肿块的CT各征象进行对比,研究各征象与手术切除的关系。结果:肿块大小、血管侵犯类型、胰管是否扩张及扩张形态对肿瘤能否切除关系较大。结论:肿块≤3cm的胰头癌; 型、型血管受侵;胰管不扩张或规则平滑的扩张、无脏器转移的病例,有可能切除肿块, 型血管侵犯预测能否切除不可靠。
- 陈昀刘军周魏曾晓宾李敏
- 关键词: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胰腺癌手术
- 首发精神分裂症颞叶结构MRI及与病理心理因素的相关研究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受试冠状位最大垂体切面颞叶测量值与正常对照的差异 ,分析精神分裂症受试病理心理评定值与颞叶测量值的相关性。方法 2 4例精神分裂症和 2 1例匹配的正常对照进行冠状位T1加权图 1mm层厚连续扫描 ,测量两组受试两半球MRI垂体最大层面颞叶横径、颞叶高径、颞叶上、中、下回面积、颞叶横径指数和颞叶高径指数。对精神分裂症组进行SAPS、SANS评定 ,并与颞叶 14个测量值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与正常对照相比较 ,精神分裂症右颞下回面积减少 ,妄想因子与左颞高径、左颞上回面积呈显著负相关。
- 亢万虎鱼博浪王崴陈策李强马现仓高成阁刘军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MRI病理因素心理因素形态学测量
- Sca-1,CD24和Muc1在雌性大鼠静止期乳腺中的表达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研究干细胞抗原(Sca-1),CD24和Muc1在静止期乳腺中的表达。方法用Western免疫印迹法检测Sca-1和CD24在6周龄和9周龄大鼠乳腺中的含量变化,制备6周龄、9周龄SD雌性大鼠乳腺标本,切片(4μm),运用免疫组化酶标和免疫组化荧光法对乳腺中Sca-1,CD24,Muc1进行标记。结果Sca-1,CD24在6周龄的大鼠乳腺中的含量略低于9周龄大鼠;Sca-1在乳腺叶间导管、分支导管及腺泡周围表达;CD24在分支导管、乳脂垫及腺泡周围中表达;Muc1在分支导管和叶间导管中表达。结论Sca-1阳性细胞可能代表一类乳腺祖细胞,CD24阳性细胞代表一类乳腺干细胞,而Muc1阳性细胞代表成熟腺上皮细胞。本实验为上述细胞的鉴定提供了一些形态学证据,但需要细胞移植实验进一步实证。
- 陈金拳刘军安靓
- 关键词:CD24MUC1乳腺干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