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亚林

作品数:353 被引量:3,821H指数:28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2篇期刊文章
  • 29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4篇医药卫生
  • 102篇哲学宗教
  • 23篇经济管理
  • 22篇社会学
  • 15篇文化科学
  • 5篇政治法律
  • 2篇机械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58篇家庭暴力
  • 36篇抑郁
  • 34篇心理
  • 34篇强迫症
  • 34篇儿童
  • 27篇抑郁症
  • 20篇心理治疗
  • 18篇焦虑
  • 17篇童期
  • 17篇疗法
  • 16篇应激
  • 16篇施暴
  • 15篇干预
  • 14篇强迫症患者
  • 14篇夫妻暴力
  • 13篇信度
  • 13篇症状
  • 13篇施暴者
  • 13篇精神卫生
  • 11篇受虐

机构

  • 285篇中南大学湘雅...
  • 51篇长沙市中心医...
  • 21篇新乡医学院第...
  • 18篇南京医科大学...
  • 18篇中南大学
  • 17篇深圳市人民医...
  • 14篇南京医科大学
  • 14篇深圳市康宁医...
  • 10篇广东医学院
  • 10篇湖南省脑科医...
  • 9篇新疆维吾尔自...
  • 9篇四川省精神卫...
  • 8篇国防科学技术...
  • 8篇天津市安定医...
  • 6篇湖南医科大学
  • 6篇南华大学
  • 6篇深圳市精神卫...
  • 5篇昆明医科大学
  • 4篇山东科技大学
  • 4篇新乡医学院

作者

  • 344篇张亚林
  • 79篇曹玉萍
  • 52篇黄国平
  • 50篇杨世昌
  • 35篇周云飞
  • 32篇邹韶红
  • 28篇王国强
  • 26篇赵幸福
  • 25篇柳娜
  • 23篇李鹤展
  • 20篇张迎黎
  • 20篇瞿中威
  • 18篇杨德森
  • 18篇张勇
  • 17篇胡纪泽
  • 17篇陈丹
  • 15篇李龙飞
  • 15篇王纯
  • 13篇邹高伟
  • 12篇王芙蓉

传媒

  • 54篇中国临床心理...
  • 34篇中国心理卫生...
  • 24篇中国行为医学...
  • 19篇临床心身疾病...
  • 13篇临床精神医学...
  • 12篇中国CT和M...
  • 11篇中华精神科杂...
  • 9篇中国临床康复
  • 9篇国际精神病学...
  • 8篇中国公共卫生
  • 7篇国外医学(精...
  • 7篇中国神经精神...
  • 6篇临床放射学杂...
  • 6篇医学与哲学(...
  • 6篇中华行为医学...
  • 5篇中国健康心理...
  • 4篇医学与社会
  • 4篇四川精神卫生
  • 3篇中国学校卫生
  • 3篇实用儿科临床...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19
  • 4篇2018
  • 8篇2017
  • 9篇2016
  • 15篇2015
  • 12篇2014
  • 11篇2013
  • 16篇2012
  • 20篇2011
  • 19篇2010
  • 24篇2009
  • 25篇2008
  • 36篇2007
  • 45篇2006
  • 26篇2005
  • 24篇2004
  • 11篇2003
  • 6篇2002
3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神经衰弱患者EB病毒的免疫检查所见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了解神经衰弱与EB病毒 (EBV)的关系。方法 对 34例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 2版修订本中神经衰弱诊断标准的患者 (病例组 )和 33名年龄、性别及文化程度与病例组基本匹配的健康者 (对照组 ) ,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血清EB病毒抗体IgG和IgM ,并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外周血EB病毒基因 (EBVDNA)表达。病例组经 4个月的常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后重测上述指标。结果 病例组的EBVIgG(76 %)、IgM(2 4%)阳性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分别为5 2 %和 0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33,0 0 0 3) ;EBVIgG效价 (1 15± 0 2 6 )及外周血EBV基因表达阳性率(6 %)也高于对照组 (分别为 1 0 9± 0 2 8和 0 )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5 6 3,0 15 7)。治疗后病例组的症状明显改善 ,其EBVIgG、IgM及EBVDNA阳性率亦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EBVIgG由 78%降至 71%,EBVIgM由 14%降至 11%,EBVDNA由 4%降至 0 ) ,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神经衰弱患者EBVIgG、IgM阳性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且与其临床症状呈同步同向变化。
曹玉萍张亚林王国强张向晖
关键词:神经衰弱疱疹病毒4型EB病毒病因
暴力家庭社会学特征的对照研究摘要
目的:我国湖南家庭暴力的发生率为16.2%,与其他国家的报告相比,其发生率大约居中。本研究进一步了解暴力家庭的社会学特征,为家庭暴力(domestic violence,DV)的防制与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抽样...
曹玉萍张亚林
文献传递
海洛因依赖者脱毒前后T淋巴细胞的动态变化被引量:8
2006年
赵幸福张亚林杨荷叶张红亚周云飞张瑞岭黄国平
关键词:海洛因依赖者血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缺陷性疾病脱毒细胞免疫异常感染性疾病
焦虑障碍的心理治疗被引量:7
2015年
在焦虑障碍的治疗中,心理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远古时代的先民,每当大难临头、惶惶不安时,便会去卜卦、抽签、算命、跳大神、巫医巫术,往往有效,得以安宁.这些“原始行为”与心理治疗颇有几分异曲同工之妙,看来焦虑与心理治疗生来就有不解之缘.
张亚林杨峘
关键词:心理治疗焦虑障碍
抗抑郁治疗早期临床变化与疗效的相关分析
2012年
目的探讨盐酸氟西汀抗抑郁治疗的临床症状早期变化与疗效的关系,为临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盐酸氟西汀20mg/d对103例抑郁症患者治疗并完成随访6周,按照治疗6周末抑郁症状是否缓解分为缓解组和未缓解组。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问卷"、"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临床疗效总评定量表"进行评定。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两组基础因子分比较,仅缓解组的阻滞因子基础分低于未缓解组,差异有显著性(t=-3.300,P<0.01)。治疗2周末,缓解组阻滞因子及睡眠障碍因子的减分率均显著高于未缓解组,差异具有显著性(t=2.880,2.602,P<0.05);两组总分、认识障碍因子、焦虑/躯体化因子及体重因子的减分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0.210,0.547,0.578,-0.309,P>0.05)。阻滞因子和睡眠障碍因子的2周末减分率与6周末总分减分率显著正相关(r=0.380,0.254,P<0.05)。结论治疗前患者的阻滞症状越轻,后期疗效越好。治疗2周末临床总严重程度评分愈小、阻滞症状及睡眠障碍的好转愈明显,后期疗效愈好。
申景进张亚林曹玉萍陈向一
关键词:抑郁症症状盐酸氟西汀疗效
儿童虐待史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被引量:29
2004年
目的 引入儿童虐待史问卷(CECA.Q),并对它进行初步的信度、效度分析。方法 对 308例某一社区人群和 60例抑郁症患者人群进行了CECA.Q测试,分析CECA.Q的内部一致性,重测信度,内容及校标效度。结果 CECA.Q的精神虐待部分的Cronbach’sα系数为 0. 97 (其中母亲为 0. 96,父亲为0. 94),其中憎恶因子为 0. 93 (其中母亲为 0. 90,父亲为 0. 88 ),忽视因子为 0. 97 (其中母亲 0. 96,父亲0. 95)。精神虐待的重测信度 0. 82(其中母亲 0. 80,父亲 0 83),其中憎恶因子为 0. 80 (其中母亲为 0. 80,父亲为0. 67),忽视因子为 0. 78(其中母亲 0. 75,父亲 0. 77);躯体及性虐待的两次测评的一致性好 (Kappa值为0. 78)。精神虐待分值与抑郁自评量表 (SDS)分值正相关(r=0. 61,P<0. 01),CECA.Q与儿童虐待史晤谈评定提纲(CECA)评定躯体及性虐待史的一致性好(Kappa值为 0. 87),抑郁症患者的精神虐待分值高于社区人群的精神虐待分值(P<0. 05)。结论 儿童虐待史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在我国也可作为回顾性儿童虐待史筛选调查的自评工具。
李鹤展张亚林周永红张迎黎王国强杨世昌
关键词:儿童虐待问卷抑郁症患者精神虐待分值
将危机干预内容引入精神医学教学被引量:2
2005年
张亚林郭果毅杨世昌
关键词:危机干预教学
家庭暴力中对儿童施暴者心理卫生及生活事件状况初探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家庭暴力中对儿童施暴者的心理状况及其生活事件。方法:通过横断面调查,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受虐儿童筛查表、生活事件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70户家庭暴力中对儿童施暴的施暴者与同期70名身份匹配的对儿童非施暴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施暴组的负性生活事件分值及生活事件总分均高于非施暴组(18.74±29.09/7.31±12.53,P=0.003;25.56±33.13/14.47±25.35,P=0.023),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①社会心理因素是家庭暴力中对儿童施暴者进行施暴的重要因素。②对儿童进行暴力攻击不仅是病态父母的行为,正常父母中也可能存在。
杨世昌张亚林曹玉萍王国强郭果毅黄国平
关键词:精神卫生家庭暴力儿童虐待
受虐儿童的父母养育方式及其个性特征初探
目的:探讨受虐儿童的父母养育方式与个性特征。方法:使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儿童版”和自编的“一般资料问卷和儿童受虐筛查表”,调查随机抽取的某工厂子弟中学二年级学生282人,比...
杨世昌张亚林黄国平郭果毅
关键词:儿童虐待父母养育方式家庭暴力
文献传递
难治性强迫症研究进展被引量:25
2004年
周云飞张亚林
关键词:难治性强迫症5-羟色胺
共3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