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文春

作品数:12 被引量:112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篇土壤
  • 6篇浅层土壤
  • 6篇层土
  • 4篇地球化
  • 4篇地球化学
  • 4篇成都盆地
  • 3篇金矿
  • 3篇金矿床
  • 3篇矿床
  • 2篇地球化学特征
  • 2篇化学特征
  • 2篇分类学
  • 2篇分类学意义
  • 2篇成矿
  • 2篇CD
  • 1篇地质
  • 1篇地质地球化学
  • 1篇元素地球化学
  • 1篇找矿
  • 1篇找矿方向

机构

  • 9篇中国地质大学
  • 6篇四川省地质调...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四川省地质矿...

作者

  • 12篇唐文春
  • 9篇秦兵
  • 6篇马振东
  • 6篇任利民
  • 4篇周雪梅
  • 4篇何玉生
  • 3篇陈代庚
  • 3篇陈德友
  • 2篇胡以铿
  • 2篇金立新
  • 1篇许峰
  • 1篇龚敏
  • 1篇阚泽中
  • 1篇张成江
  • 1篇高媛
  • 1篇张原
  • 1篇杨丹
  • 1篇祁士华
  • 1篇邢新丽
  • 1篇闭向阳

传媒

  • 2篇地球化学
  • 2篇地质通报
  • 1篇物探与化探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矿物岩石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安全与环境工...
  • 1篇第十届全国矿...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成都盆地浅层土壤中砷来源的多元统计分析被引量:6
2006年
对成都盆地3 061个浅层土壤样品以元素为变量进行砷回归分析,在回归模型的基础上进行R型因子分析,并选取因子载荷较大的元素作为特征元素组合。在结合元素地球化学性质、区域地质背景和因子得分等值线图的基础上,根据特征元素组合来研究砷的来源。研究结果表明:成都盆地浅层土壤中砷的来源有6种,其中龙门山一带晚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沉积岩系和酸性岩浆岩及基性岩、超基性岩是成都盆地浅层土壤的主要来源。相对于后期人类作用而言,自然作用对成都盆地土壤中砷分布特征的影响占主导地位。
秦兵陈代庚任利民唐文春马振东何玉生
关键词:成都盆地
成都市土壤中元素地球化学基准值研究及其意义被引量:39
2005年
通过系统的土壤深层 (第Ⅰ环境 )取样调查 ,研究并给出了成都市土壤中元素系列地球化学基准值及其基本特征 ,包括全区及不同景观区、不同流域、不同土壤类型、不同用地、不同行政区土壤中元素地球化学基准值 。
唐文春金立新周雪梅
关键词:土壤
成都盆地浅层土壤中Cd来源初探被引量:14
2005年
利用四川成都盆地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获取的大量数据,通过先线性回归再因子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重点研究了浅层土壤中Cd元素与其他元素的相关性及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得出浅层土壤中Cd的回归方程及其由元素组合表征的2类来源:自然作用与人为作用。龙门山岩体、沉积地层和硫化物矿床是Cd的主要自然来源;农业活动和城市污染是Cd的人为源,表现为人为作用与自然作用的叠加。这为生态评价和污染防治提供了重要参考。
任利民陈代庚陈德友唐文春秦兵周雪梅马振东胡以铿
关键词:成都盆地CD
成都盆地浅层土壤中F来源分析被引量:6
2005年
对成都盆地3061个浅层土壤样品以元素为变量进行F回归分析,在回归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因子分析,并选取因子载荷较大的元素作为特征元素组合。在结合元素地球化学性质、区域地质背景和因子得分等值线图的基础上,根据特征元素组合来研究F的来源。研究结果表明:①成都盆地浅层土壤中F的来源有6种,其中岷江流经地区出露的酸性岩浆岩、碱性岩和龙门山前陆盆地上三叠统、侏罗系、白垩系沉积岩系是成都盆地浅层土壤中F的主要来源;②F在表生作用过程中显著地发生了迁移,岷江冲积扇成为其富集的“储库”;③自然作用对成都盆地浅层土壤中F的分布特征有显著的影响。
陈代庚任利民陈德友唐文春秦兵周雪梅马振东胡以铿
关键词:成都盆地F
成都经济区土壤中HCH和DDT含量及其分布特点被引量:5
2009年
通过对成都经济区土壤中HCH各异构体、DDT及其衍生物的含量及分布特点研究,得出成都经济区土壤中HCH和DDT都有较高的检出率,含量变化幅度也很大,含量较高点主要分布在化工厂附近。对比其他地区研究结果,成都经济区HCH含量较低,DDT含量较高。以西藏地区作为背景值,HCH有一定的污染,DDT污染较为严重。
张凯祁士华邢新丽张原杨丹许峰高媛秦兵阚泽中陈德友金立新刘应平唐文春
关键词:HCHDDT含量及分布
四川省红原县新康猫金矿床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新康猫金矿床是近年来在川西北地区发现的最大规模金矿。矿床位于秦岭造山带西部的松潘-甘孜地槽褶皱系阿坝地块南部与北东向龙门山推覆构造接壤地带的活动带内。该矿床的发现大大拓展了川西北地区找矿空间,为壤塘~理县金成矿带找矿...
张成江唐文春
关键词:成矿规律找矿方向
文献传递
四川龙门山地区磷矿、煤矿开采对水系沉积物Cd等元素影响调查被引量:15
2007年
以沱江水系源头流经含磷、含煤地层的绵远河和石亭江为研究对象,以一级阶地早期水系沉积物和河床中现代水系沉积物为采样介质,分析了含磷、含煤地层中常富集的Cu、Pb、Zn、As、Hg、Cd、Cr、U、Th等有毒有害元素。富集因子和水系表壳岩系化学分析结果表明:①绵远河上游龙门山区的现代水系沉积物遭受了显著的Cd、Hg、U富集,主要为磷矿、煤矿开采及相关工业影响所致;进入成都平原后,上游含矿地层及矿业活动对水系沉积物的影响减弱,水系沉积物主要表现为流域表壳岩系在自然风化作用下的正常组成,Cd等元素均为轻微富集。石亭江仅Sr出现显著富集。②龙门山表壳岩系"正常源"的化学组成控制了成都平原第四纪沉积物的背景化学组成。而含磷地层、含煤岩系"异常源"由于层厚及出露面积有限,仅在矿区周围形成Cd、Hg、U、Sr、Ba等元素的局部高值区,对成都平原沉积物的影响仅在两河汇入沱江之前。
王磊唐文春秦兵任利民龚敏闭向阳马振东
关键词:水系沉积物
四川阿坝地区刷马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被引量:4
2010年
通过对刷马地区地质构造、矿床时空演化以及水系沉积物、土壤、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综合研究,结合地质背景和区域地质环境,认为刷马地区金矿床赋存于上三叠统侏倭组变质石英砂岩中,严格受北西向的韧-脆性剪切带控制,与金矿化有关的蚀变主要有黄铁矿化、硅化、碳酸盐化、毒砂化和黄铜矿化,1∶20万、1∶5万水系沉积物和1∶1万土壤均显示有Au、As、Sb、Hg的地球化学组合异常,1∶20万水系沉积物异常显示Au矿矿田范围,1∶5万水系沉积物异常显示矿区位置,而1∶1万土壤异常与矿体展布基本一致,异常带稳定连续、规模大,异常展布受控于韧-脆性剪切带,是有利的Au成矿区,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其矿床类型初步判定为微细浸染型金矿床(卡林型金矿)。
秦兵朱汇派唐文春
关键词:微细浸染型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
新康猫金矿床热液矿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被引量:13
2008年
通过对与新康猫金矿金成矿有关的石英、方解石和黄铁矿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等地球化学特征的测试分析发现:这些数据较好地反映了该矿床的成矿流体来源和成因信息证实其为受层位和构造复合控制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矿体赋存于北北东向与北北西向构造复合部位,在垂向上构造对成矿具有分带控制的特征。石英形成于氧化环境下石英中Au与亲岩浆元素Cr,Co,Rb,Zr,Hf,Th,V,W,O正相关,说明有较多深部流体或岩浆流体参与。黄铁矿中Au,As含量很高,其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与岩石有一定的相似性,而石英与方解石的则与岩石的有较大的差异,显示形成的流体是有深部流体的参与。
唐文春朱汇派
关键词:微量元素稀土元素成矿流体金矿床
成都经济区浅层土壤地球化学特征的土壤分类学意义
<正>自上世纪末开始的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对深、浅层土壤进行了全面的“体检”,其成果广泛地应用于农业、环境和资源等方面。众所周知,土壤的发生分类综合了成土条件、成土过程和土壤属性三个因素,后两者就包括了成土作用的地球化学...
何玉生任利民唐文春秦兵周雪梅马振东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