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娟
- 作品数:8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高等学校省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品质管理圈在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中的作用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品质管理圈(QCC)在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感染率中的作用。方法将2013年2月至4月收集到的110例患者为对照组,9月至11月实施QCC后收集到的112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ICU诊疗常规方法对患者进行管理,观察组应用QCC对患者进行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率的差异性。结果实施QCC后,VAP的发生率由23.256‰降至12.842‰,手卫生依从性由72%提高至84%,手卫生的合格率由80%提高至9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CC管理能有效降低ICU呼吸机患者VAP的发生率。
- 何小兰王丽红姚秀英丁娟
-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肺炎
- 追加反馈对护生沟通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临床教学中追加反馈对护生沟通技能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某院实习的护理专业2007级本科生56名,分为实验1组(28人)和实验2组(28人)。实验1组采用结果反馈(KR),反馈内容为沟通错误的信息;实验2组采用表现反馈,反馈内容为沟通错误及正确沟通的信息。结果:两组在沟通技能整个阶段成绩有显著性差别(P<0.01)。结论:学习和实践过程中追加反馈的类型和内容对护生沟通技能的把握和运用有影响,表现反馈较结果反馈能够明显提高护生沟通技能。
- 丁彩侠荣燕丁娟
- 关键词:护生沟通技能
- 追加反馈对护生形体礼仪训练的干预性研究
- 2017年
- 目的:探讨护理美学教学中追加反馈对护生形体礼仪技能训练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护理专业2013级本科班的120名在校护生,分为对照组(40人)、实验1组(40人)和实验2组(40人).在技能示教中对照组采用无追加反馈;实验1组采用结果反馈(KR)反馈内容为形体演示操作错误的姿势动作;实验2组采用表现反馈,反馈内容为形体演示操作错误姿势动作及礼仪训练正确技能操作的内容.结果:实验1组、实验2组在形体技能演示初步阶段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在随后形体训练持续阶段的测试中实验1组成绩低于实验2组(P<0.01).结论:形体技能学习和实践过程中追加反馈的类型和内容对护生在形体礼仪技能把握和运用有一定的影响.结果反馈可以保证形体技能学习和获得阶段的表现但却不能持续技能训练的保持;表现反馈不仅满足习得也能够利于技能的保持.
- 荣燕李一芳丁娟
- 关键词:形体礼仪
- 不同程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药物雾化吸入治疗的肺部感染状况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分析不同程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药物雾化吸入治疗的肺部感染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中度(n=90例)和重度(n=90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情况。按照气管切开后治疗方式的不同,将中度和重度患者分为气管滴药组(n=90例)和雾化吸入组(n=90例)。观察患者治疗7 d、14 d和21 d后,细菌阳性率、痰量、病原菌分布及并发症情况的变化差异。结果:中度颅脑损伤患者治疗7 d、14 d和21 d后,气管滴药组的细菌阳性率及痰量指标高于雾化吸入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而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治疗7 d、14 d和21 d后,气管滴药组的细菌阳性率、痰量指标低于雾化吸入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对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滴药组与雾化吸入组的革兰阳性菌、真菌、结核杆菌等分布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而气管滴药组的革兰阴性菌高于雾化吸入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对于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其气管滴药组与雾化吸入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气管滴药法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明显,可防止肺部感染,而雾化吸入法则对中度颅脑损伤患者的应用效果较为明显。
- 荣燕丁娟丁彩侠
- 关键词:颅脑损伤气管切开药物雾化肺部感染
- 气道雾化吸入对颅脑损伤误吸致肺损伤患者集束化预防措施的构建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气道雾化吸入对颅脑损伤误吸致肺损伤患者集束化护理对策,为患者的临床护理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立医院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间收治的颅脑损伤误吸致肺损伤患者86例治疗情况,按照患者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2例及对照组44例,对照组实施气道雾化吸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采取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进行集束化护理策略,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临床疗效、护理前后血浆生物标志物水平、治疗相关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P-D、CC16、TNF-α以及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集束化护理策略对颅脑损伤误吸致肺损伤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 荣燕张传英丁娟丁彩侠
- 关键词:误吸颅脑损伤肺损伤集束化护理
- 不同气道湿化液对痰液粘稠度的定量研究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从痰液成分的定量研究来探讨三种湿化液对痰液粘稠度影响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气管切开术后患者54例,共同选择输液管持续滴注湿化方式,分别使用0.45%氯化钠溶液(A组)、药物湿化液(B组)和盐酸氨溴索(C组)三种不同湿化液后,收集痰液标本以测定痰液成分中α-酸性糖蛋白、Ca2+含量和PH值.结果:盐酸氨溴索组痰液成分中α-酸性糖蛋白、Ca2+含量低于0.45%氯化钠溶液、1.25%碳酸氢钠溶液中的含量,三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气道湿化中PH值的分布图显示,在机体正常范围内,盐酸氨溴索组高于其他两组,并呈现升中求稳的气道需求态势.结论:三组不同气道湿化液在满足呼吸道正常生理需求即衡量湿化效果的指标之一的基础上,本研究中盐酸氨溴索组相比较0.45%氯化钠溶液、药物湿化液组能够较有效的降低痰液成分中影响痰液粘稠度的α-酸性糖蛋白、Ca2+含量,实现气道湿化的最终目标即分泌物的吸引通畅和及时清除.
- 荣燕江智霞丁彩侠丁娟
- 关键词:气道湿化粘稠度
- 两种方法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
- 2017年
- 目的:比较临床上常用的两种口腔护理方法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应用效果,找出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确实有效的口腔护理方法。方法:将60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棉球擦洗法,实验组采用冲吸式刷牙口腔护理法。比较两组患者口腔异味及口腔牙菌斑指数。结果:实验组患者口腔异味及口腔牙菌斑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冲吸式刷牙口腔护理法优于棉球擦洗法口腔护理方法,能够有效去除口腔异味,减少口腔牙菌斑。
- 姚秀英王丽红丁娟王俊
- 关键词:口腔护理牙菌斑指数经口气管插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