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敏

作品数:5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安市儿童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室间隔
  • 3篇室间隔缺损
  • 3篇缺损
  • 3篇间隔缺损
  • 2篇右室
  • 2篇双腔
  • 2篇外科
  • 2篇外科学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炎
  • 1篇炎性
  • 1篇炎性细胞
  • 1篇炎性细胞浸润
  • 1篇胰岛
  • 1篇胰岛再生
  • 1篇右室双出口
  • 1篇双出口
  • 1篇细胞
  • 1篇小儿
  • 1篇疗效

机构

  • 5篇西安市儿童医...

作者

  • 5篇孙敏
  • 3篇蹇强
  • 2篇孙利群
  • 2篇李丹
  • 2篇谢卫科
  • 1篇朱晓琳
  • 1篇田丹秋
  • 1篇行海舰
  • 1篇程玮
  • 1篇王涛
  • 1篇宋旸
  • 1篇王垒
  • 1篇杨华
  • 1篇裴绪斌

传媒

  • 2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临床小儿外科...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封堵器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452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452例室间隔缺损患儿应用国产对称双盘封堵器经导管介入治疗,并进行术中、术后第1、3、6、12、18、24、36个月随访,包括12导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并发症情况(有无房室传导阻滞、封堵器形态、主动脉瓣及三尖瓣返流情况及有无残余分流等),评估该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本组452例中,治疗成功445例,总有效率为98.9%。因1例术后脑出血做开颅手术,2例术后1周出现III度房室传导阻滞经治疗1月后恢复,2例半年后出现三尖瓣中-重度关闭不全转外科手术治疗,2例手术失败转外科手术治疗。其余随访期间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结论:应用国产双盘对称封堵器经导管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很强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应成为室间隔缺损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但同时应掌握好适应证,注意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并发症。
王垒行海舰蹇强王涛李丹孙敏杨华
Reg Ⅲγ修饰HuMSCs对柯萨奇B3病毒诱导的心肌炎炎性细胞浸润及心脏功能的影响
2023年
目的:观察胰岛再生源蛋白Ⅲγ(RegⅢγ)修饰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SCs)对柯萨奇B3病毒(CVB3)诱导的小鼠心肌炎炎性细胞浸润及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从新鲜脐带组织中提取HuMSCs,倒置显微镜观察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抗原表达;采用含过表达RegⅢγ的慢病毒感染HuMSCs,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RegⅢγ mRNA表达水平。将40只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HuMSCs组和RegⅢγ-HuMSCs组,每组10只。模型组、HuMSCs组和RegⅢγ-HuMSCs组采用腹腔注射CVB3建立心肌炎模型,HuMSCs组和RegⅢγ-HuMSCs组再分别尾静脉注射HuMSCs、RegⅢγ-HuMSCs。14 d后,采用高分辨率小动物超声成像系统记录小鼠心脏超声指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血清白细胞介素(IL)-2、IL-4、IL-6、IL-10和IL-23含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损伤情况,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测定法(TUNEL)检测心肌组织细胞凋亡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心肌组织T淋巴细胞表面抗原(CD4、CD8)和巨噬细胞特异性抗体(CD68)的表达。结果:分离的细胞呈典型纺锤形,细胞表面抗原CD44、CD73、CD90呈高表达,CD34、CD45、人类白细胞抗原-DR蛋白(HLA-DR)呈低表达,说明成功分离到HuMSCs。经过慢病毒感染的HuMSCs有明显绿色荧光蛋白表达,RegⅢγ mRNA表达水平高于未感染的细胞(P<0.05),说明成功得到RegⅢγ修饰的HuMSCs。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射血分数(EF)、缩短分数(FS)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升高,血清IL-2、IL-6和IL-23含量增加,IL-4和IL-10含量减少,心肌组织内炎性细胞浸润明显,TUNEL阳性率增加,CD4、CD8及CD68蛋白表达均呈强阳性(P<0.05);与模型组比较,HuMSCs组和RegⅢγ-HuMSCs组小鼠EF和FS升高,LVEDV和LVESV降低,血清IL-2、IL-6和IL-23含量
蹇强李丹程玮孙敏
关键词:心肌炎柯萨奇B3病毒炎性细胞
右室双腔并发室间隔缺损67例治疗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67例右室双腔并发室间隔缺损的治疗方法。方法:对67例右室双腔并发室间隔缺损进行根治手术,术中、术后测量其右心室-肺动脉压差。结果:全组手术死亡2例,手术死亡率3%。死亡原因:严重低心排血量综合征1例,发生室性心律失常1例。痊愈患者分别随访3~12个月,所有患者均无室间隔残余分流,右室-肺动脉压差小于20mmHg。结论:行右室双腔并发室间隔缺损手术患儿年龄应适当减小,虽然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已不是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但在该类手术中仍应引起重视。术中处理重点应为正确处理室间隔缺损和右室肥厚肌束。
孙利群谢卫科田丹秋孙敏宋旸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病因学室间隔缺损外科学
188例川崎病临床分析
2013年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川崎病的早期诊断特点和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09年06月-2012年06月我科收治的188例川崎病患儿,观察并总结患儿的临床症状特征、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结果,并于确诊后给予人免疫球蛋白及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患儿具有发热、结膜充血,均未见眼部分泌物、口唇改变、杨梅舌、皮疹、四肢末端改变、颈部淋巴结肿大的症状。本组病例中发病早期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c反应蛋白水平增高、血沉增快等实验室检查异常发生率分别为63.3%、92%、75.5%,37.8%行心脏超声检查提示存在冠状动脉损害。治疗上95.7%的患儿静脉滴入人免疫球蛋白后48小时左右体温降至正常,有3.7%静注人免疫球蛋白72小时体温未降至正常,按原剂量再次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后体温可降至正常。结论:小儿川崎病早期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眼结膜充血、口唇潮红皲裂、杨梅舌、皮疹、手足硬肿、颈淋巴结肿大等.出现以上症状时应考虑到川崎病可能,并结合其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对川崎病进行早期诊断。早期应用丙种球蛋白及阿司匹林抗炎治疗可明显改善患儿发热症状,以期减轻冠脉病变程度,改善患儿预后。
孙敏蹇强
关键词:川崎病小儿
压力测定在右室双腔合并室间隔缺损手术中的应用
2009年
目的总结67例右室双腔合并室间隔缺损患儿的手术治疗经验,介绍压力测定在右室双腔手术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8年本院收治的67例右室双腔合并室间隔缺损患儿临床资料,均在低温、浅低温体外循环下行根治手术,术中常规测定右室、肺动脉压力。结果全组手术死亡2例,病死率为3%。痊愈患者随访3~12个月。经心脏超声心动图评估右室-肺动脉压差均逐步降低,小于20mmHg,存在室间隔残余漏3例,均小于3mm。结论右室双腔合并室间隔缺损患儿术中进行压力测定,可以指导临床手术,术中评价手术纠治效果,提高该病的近远期手术疗效。
孙利群谢卫科朱晓琳裴绪斌孙敏
关键词:右室双出口
共1页<1>
聚类工具0